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网盘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网盘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行测量分析的 系统,旨在测量网盘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性能,并分析其底层的系 统架构,供第三方应用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以保证应用性能,并帮 助网盘提供商分析性能瓶颈。系统包括三层。系统顶层根据用户给定 的测量参数对网盘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出到 文件。系统中层包含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网盘,实现该网盘 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应用层协议。系统预定义了网盘模块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对船舶推进器模型执行力学和轴系振动测量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船舶推进器模型执行力学和轴系振动测量的系统,包括连接壁、磁性盘式联轴器和第一、第二传动轴,其中连接壁呈竖直设置的舱壁结构,并安装在螺旋桨与驱动电机之间;磁性盘式联轴器由两个相互对置且分别安装在连接壁左右两侧的磁盘共同组成;两个传动轴各自设置在连接轴的两侧,并用于将驱动电机和螺旋桨与磁性盘式联轴器分别相联接;此外,在第二传动轴处于连接壁一侧的轴端设置有力传动器,并在中间连接壁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得电机与螺旋桨及测量元件从连接上彻底隔离,杜绝电机振动给测量过程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实时测量模数转换器孔径抖动的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测量模数转换器孔径抖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成两路频率分别为 f1、f2 的数字导频信号;将数字导频信号转换为模拟导频信号,并与模拟输入信号合成得到含有三种频率成分的合成模拟信号;滤除模拟信号中大于 f2 的频率成分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提取含单一频率成分 f1 的第一数字信号和含单一频率成分 fp2 的 第 二 数 字 信 号 ; 测 量 第 一 数 字 信 号 的 相 位 <imgfile=""DDA0000506364340000011.GIF"" wi=""67"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阵列式原子干涉重力梯度张量全分量的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式原子干涉重力梯度张量全分量的测量系统,包括:n 个阵列式排布的冷原子干涉单元,冷原子干涉单元包括:真空腔体;真空腔体包括上干涉区,下干涉区,探测区和原子团制备结构,上干涉区为一根细长型管道,且顶端安装有玻璃窗口;下干涉区为多窗口的腔体,且侧面安装有玻璃窗口。三束竖直激光操纵四 团 原 子 同 时 干 涉 , 实 现 重 力 梯 度 张 量 中 的 <imgfile=""DDA0001192057860000011.GIF"" wi=""424"" he=""70""/&g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
武汉大学张永军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构建了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突破了匹配干扰地物快速智能分割、语义辅助几何处理与大范围影像镶嵌合成、地物信息智能提取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MIPS。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武汉大学张永军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构建了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突破了匹配干扰地物快速智能分割、语义辅助几何处理与大范围影像镶嵌合成、地物信息智能提取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MIPS,相关技术理论《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及应用》2021年荣获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 技术特色: (1) 首次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模态卫星影像语义分割与几何处理融合新理论。创建了卫星影像跨域稳健语义分割技术,通过自适应增量优化提升深度分割网络模型的迁移性和普适性,保证多类型地物语义分割的时效性、容错性、稳定性和区域一致性。 (2) 通过语义分割结果全自动进行多源地理信息控制点粗差剔除,实现超大范围多模态影像精准几何处理;提出辐射不变特征变换算法进行多模态影像高可靠性匹配;单台机器2.5分钟可完成8000景卫星影像的并行区域网平差,大幅提高了自动化处理精度和效率。 (3) 突破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视遥感影像三维地形及大范围合成影像智能生成技术,采用物方半全局优化提升困难区域的密集匹配精度,并在语义分割结果的辅助下进行大范围遥感影像无缝镶嵌合成。 (4) 基于深度学习进行建筑物、道路、农作物等典型地物目标语义信息智能提取;基于多尺度语义分割网络融合经验知识实现建筑物矢量边缘精确提取;结合语义分割和多起点中心线追踪优化提取道路网拓扑矢量;基于3D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实现多类农作物精细分类及其时空特征智能提取。 (5) 构建了全新的多模态卫星遥感影像几何语义一体化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研制出我国首套自主产权的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软件系统MIPS,其数据处理效果和效率均有明显优势,显著提升了融合处理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先进性 MIPS具备快速语义分割、语义辅助精准几何处理、三维地形提取与多影像时序合成、地物语义信息智能提取等特色功能。系统采用最新的卫星影像摄影测量处理、多源影像融合、语义信息提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CPU/GPU两级加速并行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处理效果和效率均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软件。例如单机情况下19小时即可完成1551景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自动处理,包括云区检测、影像融合、影像匹配、区域网平差、正射影像纠正等全部处理流程。语义分割结果约束的立体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自动化程度和精度均显著提升,例如在1:1万基础测绘产品DEM/DOM的辅助下,高分七号立体卫星影像的全自动处理高程精度从2.6米大幅提升至0.8米以内,镶嵌接边精度优于1像素。
武汉大学 2022-08-15
椎弓根螺钉植入反馈力信息采集装置
一种椎弓根螺钉植入反馈力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手柄,扭转传力机构,拉压传力机构,操作头和参考架.扭转传力机构嵌装在手柄的型槽内,拉压传力机构连接在扭转传力机构的前端,操作头连接在拉压传力机构的前端,参考架连接在拉压接头上.本发明椎弓根螺钉植入反馈力信息采集装置配合光学定位系统使用,可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过程中直接作用于人体胸,腰椎,并同步采集反馈力信息;也可通过专门的信息采集实验作用于人体胸,腰椎标本,采集反馈力信息.所采集的力觉信息可用于虚拟椎弓根钉植入手术系统中的力觉模型构建.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
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主要装载在机械臂末端的效应器与关节之间,用于测量机械臂末端效应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六维力和力矩,为机械臂的力柔顺控制提供力信息输入,是机械臂的重要传感器之一。/line大型机械臂六维力传感器的成果包括传感器的机械结构设计、组桥方式的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采集软件、标定及解耦算法
东南大学 2021-04-10
铁路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力测试装置
在铁路无缝线路中,气温的变化在钢轨中产生了巨大的纵向力,称为钢轨温度力。 由于钢轨扣件扣压力的不均匀分布和列车载荷的影响,钢轨内的温度力沿长度方向分布 不均匀。因此很难用计算的方法来测算钢轨中的温度力。这种不均匀分布的纵向力是导 致无缝线路发生在夏天胀轨、冬天钢轨被拉断的根本原因,严重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影响现有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的测定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力的无损 检测方法,所得到的值就是测试点处的钢轨中的实际纵向力的大小。操作简单,所用时 间少,能在现场直接测试判断,不需要进行专门标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还 没有一种能够有效测定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力和识别无缝线路是否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的 测试方法和装置。本专利装置能测定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力的大小, 能识别铁路无缝线路 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在安全运营方面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3
力致发光材料体系的新设计策略
发现了聚集诱导热激活延迟荧光(AIE-TADF)材料具有力致发光现象(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874-878),然后又发现了一些AIE分子具有力致发光性能,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Chem. Sci., 2015, 6, 3236-3241;Chem. Sci., 2016, 7, 5307-5312;Chem. Sci., 2018, 9, 5787-5794)。2017年,武汉大学李振教授团队与池振国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了一些纯有机磷光材料具有力致发光现象,把力致发光拓展到有机磷光领域(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5299-15303;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880-884)。2018年,池振国教授团队又发现了力致长余辉发光现象(Chem. Sci., 2018, 9, 3782-3787),至此,纯有机材料的力激发发射荧光、TADF、磷光或长余辉等不同发光类型的力致发光拼图拼齐。2018年,池振国教授团队(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727-12732)与青岛科技大学杨文君教授团队(Chem. Commun., 2018, 54, 8206-8209)同时研究发现,将主体材料(具有力致发光性能)与不同客体发光材料(不具有力致发光性能)进行复合,可以通过机械力激发不同发光颜色客体分子产生发光,从而把力致发光材料体系从纯有机单组分进一步拓展到复合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有机力致发光材料体系。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池振国教授研究团队提出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精准设计力致发光复合材料体系的新设计策略。该策略设计的力致发光复合材料体系中,单独的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都不具有力致发光性能,但是通过主客体复合得到的复合体系则具有力致发光性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力致发光。同时,客体材料的选择范围非常广,可以是纯有机发光材料、配合物磷光材料,也可以是无机量子点发光材料等等。通过改变客体材料的种类,非常容易调节力致发光的发光颜色、亮度、色纯度以及发光寿命等性能,极大地丰富了力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内涵。结合光物理测试和理论计算,深入探究这类新型力致发光复合体系的激发过程和发射过程,并揭示了复合体系力致发光的激活机制是源于压电效应和主客体分子的能量转移。
中山大学 2021-04-13
QSX-17型抗穿孔性仪(力特)
产品详细介绍QSX-17型抗穿孔性仪(力特) 利用重锤从高处落下冲击PVC防水卷材,以测定其抗穿孔性 技术参数: 1、金属导管刻度长为:500mm,分度值10mm 2、重锤重为:500g±1g 3、冲杆端钢球为:?12.7mm 4、垫块:150mm*150mm*50mm 密度为25kg/立方米的泡沫聚苯乙烯 5、垫板:150mm*150mm*5mm铝板 6、净重:11kg 7、仪器外型尺寸:280mm*155mm*832mm   
沧州力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710 7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