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科技、人才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新华社 2025-03-05
北京大智汇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智汇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开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服务、产品推广及应用,主要经营产品有: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应用系统、环境建设等多项软硬件产品,同时提供信息化教学的定制开发服务。公司拥有智慧教学系统、智慧微格实训系统、融创直录播教学系统、学情跟踪大数据系统等十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同时,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汇领云学平台已取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保护备案证明。 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号召,立足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专注教育,致力于用高性价比的产品、诚信守诺的服务,为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筑路建桥。公司秉承着“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服务理念,以一线教学改革需要为已任,秉承专业、敬业、务实、创新的发展理念,以自身擅长的技术服务、产品集成等优势及规范化的服务,用心、用力解决客户最迫切、最实际的需求。 大智汇领虚心谦恭,面向未来,愿与所有的客户一同创造更智慧、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化教学新发展。
北京大智汇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27
云南优医良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优医良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08
广州博未特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博未特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9-16
智能混凝土流变仪-冠力科技--GL-LBY L
概述 GL-LBY/L型流变仪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测试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是一种全新多功能和轻便的混凝土流变仪,用于检测骨料粒径在32mm以下的混凝土流变性。可应用于科研、混凝土材料配比确定、生产质量控制等领域。软件自动控制采集数据,自动计算Bingham流变参数—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绘制曲线,储存试验结果及导出试验数据。 性能特点 可移动,适用于实验室内环境 结实耐用,低成本,多功能 实验快速,准确 操作简单,自动化 更好地确定材料和易性 提高混凝土质量和性能 提高工人生产效率 加速高效新材料的推广使用
杭州冠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4-11-06
道路交通护栏的智能化与物联网组网
随着物联网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用于高速公路或城市内普通公路的道路护栏,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在护栏上安装低功耗的传感器芯片以及无线信号收发芯片,并配合相关服务器软件,护栏具备了一定的外部事件感知能力、处理能力、无线通信与组网能力,从而实现护栏的智能化。
东南大学 2021-04-10
轨道交通列车整车移动荷载模拟加载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整车移动荷载模拟加载方法及装置。多个作动器在轨枕沿轨道方向上方布置,每个作动器顶部连接在反力横梁跨中处,每根反力横梁两端固定在两根反力纵梁上,每根反力纵梁的两端连接在两根支撑柱上,每根支撑柱底部固定在地面上。根据列车-轨道-路基理论模型计算拟合确定在不同车型和不同列车速度的单个扣件系统的受力荷载时程曲线,作为作动器的荷载激励曲线,将钢轨在轨枕正上方处分段为离散独立的分段钢轨,相邻作动器沿列车移动方向以相同时间间隔连续激振,从而实现不同车型在不同速度下列车整车移动荷载的模拟加载。本发明为开展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线下基础设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便捷的试验加载方法及装置。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城市交通信号自组织控制装备开发
此项目具有面向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装备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征的技术属性。即城市交通信号自组织控制理论与装备开发技术。 为解决传统自上而下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带来的理论难题(如图所示): (1)动态特性的非线性、 (2)状态参数的时变性、(3)系统边界的开放性、(4)动力系统的高阶性、(5)相邻路口的耦合性、 (6)信号控制的实时性等系统属性,造成的无法实现实时性控制的难题。 为此,针对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问题,项目在国内首次提出“城市交通信号自下而上自组织控制理论”(如图2所示)。即通过赋于相邻路口的自组织属性,可大幅度减少其控制系统自由度和复杂性。在快速、实时控制的假设前提下,使其信号控制由原来的开放性、大自由度、不确定性问题,改变为非开放性、小自由度、确定性问题。
同济大学 2021-02-01
基于出行者预算限制的交通分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出行者预算限制的交通分配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一目标交通网络的网络结构数据和相关参数信息,并建立一抽象交通网络;S2:利用所述抽象交通网络确定所述目标交通网络的交通需求;S3:根据所述交通需求建立所述目标交通网络的一预算限制约束模型;S4:根据所述预算限制约束模型建立一交通分配模型;S5:对所述交通分配模型求解计算获得所述目标交通网络的分配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重交通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历 20 年。目前的设计理论借鉴了国外的思想,其实质是轻交 通路面设计思想的简单外延。我国道路的特点是交通量大,重车比例高,如外环线的重 车高达 65%,远远大于国外约 10%;超载严重,载重车超限比例达 51%。这导致路面寿命 仅 5-8 年,许多公路通车 1-2 年即大量损坏,远小于国外 20 年以上的寿命。 本研究集 17 年研究积累,创建了重交通沥青路面的完整设计理论。首先,通过实 地调研,发现了路面损坏的新类型;首次测定了动水压力,发现了沥青的迁移现象;首 次揭示了非均布重载下的路面力学响应和 Top-Down 损坏的必然性;系统阐明了路面损 坏的新机理和新模式,提出了设计新指标,为新理论构建打下了基础。其次,根据 17 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创建了路面全寿命结构行为方程;提出了等效结构变换法,统一 了国际路面核心设计理论;发现了影响路面温度的新因素,建立了实用预测方法;首次 考虑了剪切疲劳效应,建立了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建立了材料 5 面体控制标准;提出了 "按性能设计,按力学验算"的设计思想,实现了使用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构设计与材料 设计的并轨。其三,发明了普适改性沥青系列技术,综合性能优于国际产品,打破了垄 断;提出了技术标准,研制了生产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和产业化。最后,研发了系列实 验设备,为结构和材料评价提供了新手段。 成果在沥青路面的损坏机理、温度场预估、抗剪试验以及设计思想、方法方面具有 突破和原始创新,核心设计理论的统一和"按性能设计、按力学验算"的提出,是路面领 域的重大理论突破。申请专利 14 项,出版专著 2 部,论文 177 篇,EI 检索 65 篇,部分 被引 749 次。近 5 年应邀在全国讲座 45 次。成果在国际最繁重的深港西部通道等 20 条 重交道路上直接使用,最长已用 13 年依然完好,节约路面建设资金 15-30%;已在北京、 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市全面使用,其他省市间接使用,部分成果已被 2007 年规范所 采纳,累计节约投资 2 亿 8 千多万元。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 94 95
  • ...
  • 454 4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