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148下肢骨模型(腿骨模型)
XM-148下肢骨/腿骨模型   XM-148下肢骨模型(腿骨模型)由下肢游离骨串制而成一个下肢整体,显示人体下肢的形态和结构,方便教学演示使用。 尺寸:自然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装备系统
该项目开发出一种带有智能助力、可穿戴在行走障碍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或行走助力的机器人设备,主要应用于下肢康复领域,可以实现全支撑真实行走训练方式和在线姿态反馈实时智能引导的全闭环人机交互训练模式,能为各种状态(不同损伤及恢复体况)的患者进行准确合理助力、提供正确步态引导的真实行走式康复训练,使患者运动机能得到更快更好恢复,高效提升行走能力。作为国内首个治疗改善下肢运动障碍的特效智能机器人系统,该产品改变了传统一对一人工或半机械康复训练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种广泛适用的下肢康复训练科学手段,极大提升了我国康复学科的技术水平和先进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面向人体下肢运动感知的柔性可穿戴系统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可穿戴设备已成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在人体生理指标与机能监测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渐渐融入人类日常生活,但面临着环境多变、骨骼特征复杂、传感电极顺应性差等挑战。本技术针对人-机-环境耦合中的关键难题,开展面向人体运动感知的柔性可穿戴系统研究,研发了面向关节转角、肌肉形变、足底三维力测量的可穿戴柔性传感系统,旨在揭示人体自然运动规律、促进外骨骼机器人研究,为复杂环境中的外骨骼自适应控制提供智能感知技术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实时控制器检测到脚底压力传感器信号,并判断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是处于摆动还是支撑状态,根据所处的状态选择采集腰部上或小腿上的多维力传感器的信号;实时控制器将多维力传感器接触点的力转换为该点期望的速度,通过运算进而得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期望角度;实时控制器通过采集运算旋转编码器的角度信息,输出控制电液伺服阀的电压信号;伺服阀放大板将该电压信号转化为电液伺服阀的电流信号;电液伺服阀根据电流信号的大小,实现对流入液压缸流量的控制,进而实现液压缸活塞位置的控制;本发明在人机间交互问题上有效、可靠,并具有对人体运动意图快速响应的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面向下肢弱肌力人群的智能助行机器人
国内外已经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智能助行机器人产品或样机,但针对下肢功能运动障碍患者的智能助行机器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助行机器人对于人体运动意图的识别研究主要依靠力传感器,在运动意图的定义和计算方面的差异较大; (2)基于助行机器人步态分析方面成果有限,行走能力评估依靠传统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以及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进行评估,缺乏对步态参数的具体量化评估手段; (3)自适应参数导纳控制、共享控制及交互力-位置混合控制等方法大多仅能在特定的人机协同系统满足使用,故只能用于单一功能的康复训练,难以满足不同行走能力用户的多样化康复训练需求。 本成果研究的面向下肢弱肌力人群的智能助行机器人,通过基于机载的力传感器、激光传感器、Kinect等设备,设计多模态人机交互接口,获取人体运动数据;基于有监督的神经网络步态事件分类算法模型提取分析步态的时空参数,并且能够应用康复医学功能评定理论进行人体行走能力的智能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的行走能力切换对应的机器人模式。 图1 智能助行机器人一代 图2 智能助行机器人二代 图3 智能助行机器人三代 【性能指标】 1)机器人样机: 人体运动模式识别准确率≥95%; 跟随模式相对位置误差≤15cm,相对角度误差≤20°; 左腿摆动、双支撑相左向重心转移、右腿摆动和双支撑相右向重心转移四个步态相位识别准确率≥95%。 2)运动状态监测及行走能力评估一体化平台: 正常行走、肢体约束异常状态及趔趄、跌倒等紧急状态识别准确率≥90%。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3-06
叶片光学智能检测装置及软件系统
由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型面是空间异型曲面,因而其设计、制造及维修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在设计加工层面提高叶片加工质量,同时在修复层面提高叶片使用寿命,开展叶片高效高精测量研究至关重要。 本项目面向叶片制造研发了一套基于四轴运动平台与线激光扫描相结合的叶片型面检测装置,并开发了集运动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精度评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可实现多类型叶片的二维截面高精度测量与三维型面自动化高效重构,有效克服因叶片复杂结构特征带来的扫描数据密度差异性大、重叠区不足等因素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本项目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研发了一套高效高精度的叶片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可实现批量化叶片截面轮廓位姿及其轮廓的自动化测量、数据重构和叶片配准,为叶片修复工艺流程中的3D打印和后续机加工等工艺环节提供关键的数字化测量、加工工艺数据,有效提升修复精度与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项目的开发成果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叶片制造、修复全生命周期的测评、重构、反求等场景,市场规模大。 图 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的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硬件平台
四川大学 2025-02-11
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挖掘工作井、安装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继续向下挖掘工作井、安装对应的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依次类推从上到下进行工作井和水平挖掘井的挖掘及支护装置的安装,施工方便,能够从上到下进行支护,在挖掘的过程中进行支护装置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低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了低下施工的安全隐患和地面下陷的风险。
聊城大学 2025-01-08
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和马铃薯播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和马铃薯播种装置,该实用新型的漏播补种装置包括补种箱,以及导薯单元,其中,补种箱的底部开设有可安装导薯单元的开口,导薯单元包括卡设补种箱底部开口设置的护薯板,护薯板内部形成导薯空间,护薯板与补种箱底部开口相接处形成种薯从补种箱进入至导薯空间内部的通道;护薯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落下种薯的落薯通道;护薯板内部的导薯空间中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圆周均布有多个可从补种箱中导入单个种薯的补种座,转盘的中部设置有可驱动转盘转动的转轴,转轴穿设护薯板外连电机。本实用新型可在马铃薯漏播时自动补种,其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补种效率高、工作可靠。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开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盒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盒胚的料仓,用于抓取盒胚的机械爪,所述料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并向所述第二侧板凸起的凸起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并可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移动以撞击盒胚的第一移动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盒装置,通过凸起件和第一移动件的设置,先使盒胚与凸起件相撞使盒胚初步变形,在盒胚初步变形后,第一移动件再撞击盒胚棱边,可以确保盒胚的成功打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饲料储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饲料储运装置,包括储运桶、移动小车和起吊机构,储运桶用于存储饲料;移动小车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内部具有容纳并定位储运桶的容纳空间;起吊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起吊机构用于将储运桶由地面吊起并放置在容纳空间内或者将储运桶由容纳空间吊起并放置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实现青贮饲料的便捷储存和运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窖贮和池贮的青贮饲料运输不便的问题。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64 2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