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教前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政路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中国教育在线 2024-12-09
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焦虑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本项目为应用性社会研究。项目立足于当前自媒体时代下的媒介传播特征(贩卖焦虑),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与心理学角度,重点探究大学生受微信公众号焦虑传播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程度。 一、所属领域 心理健康 二、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单雅威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程慧敏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黄昱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詹晓彤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麦尔耶姆古丽·艾散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网媒2001 2020.9/2024.7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侯雨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讲师 跨文化传播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五、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应用性社会研究。项目立足于当前自媒体时代下的媒介传播特征(贩卖焦虑),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与心理学角度,重点探究大学生受微信公众号焦虑传播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程度。研究基于对媒介话语传播焦虑导向的审视,对青年群体愈发显著的心理焦虑症候的观察,提出了这项兼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社会性研究。 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编码访谈等方法展开具体探究。主要从受众视角出发,以传播学角度的“焦虑传播”、受众“媒介素养”、心理学角度的“社会支持作用”为理论框架,对受访者进行普适性的作用因子分析调查。在拓展“微媒介传播”理论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充实了以人为本的“媒介心理学”研究。 研究基于41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拥有阅读微信公众号习惯的大学生普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压力值),且在社会支持矩阵中在学业、经济、社交方面感知度不足的同学,更容易产生压力与抑郁情绪;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与负面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典型心理类公众号分析,并据此创新性的建设了“心灵畅吧”公众号,该成果将基于研究成果,在媒介接触层面给大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08-09
59001中国政区地图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34018中国政区拼接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政区拼接及组合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徐向阳
从事专业关键词: 车辆工程,自动变速器  车辆传动  动力总成    专家简介 学习经历:  1983年9月至1987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习;  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995年2月至1999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1998年7月-1999年11月,留学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从业经历:  1990年6月至2002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2002年9月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内知名自动变速器领域专家,长期从事车辆传动与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车辆传动技术、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车辆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 获得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30余篇,编著(独著)专业书籍6部,出版《自动变速器技术》教材一本。主持和完成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以及其他国家部委和省市计划10余项。与德国谭伯格教授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的设计,并带领盛瑞和北航团队完成了8AT三代样机的研制,实现整车搭载,成功转入小批量投产阶段,在国内自动变速器学术届和产业界都享有较高声望。
徐向阳 2021-06-23
徐建军
姓  名: 徐建军 职  务: 实验中心主任 职  称: 高级实验师 学  历: 本科 学  位: 硕士
徐建军 2021-03-16
徐婷
徐婷(1983.7-),副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5年长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于长安大学 交通信息及控制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长安大学工作。2015年晋升为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审稿专家,参与编写《JTT 402-2016 公路货运站站级标准及建设要、《公路自动化路面检测-英文版》等行业标准。《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审稿,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Ei检索。
徐婷 2021-06-23
徐光亮
生于1965年12月,重庆市梁平区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并获四川省青年基金。现任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和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产业处处长和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8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硅酸盐专业(五年制),1987年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2006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第2完成人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第1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被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著1部。
徐光亮 2023-03-14
徐炎华
环境保护 环境工程 水污染治理 化工废水治理 1980-1984 南京化工学院,大学本科; 1984-1998 南京化工大学。讲师、高级工程师、生化工程中心副主任; 1998-2001 日本鹿儿岛大学, 博士; 2001-2002 日本鹿儿岛大学,博士后。 2002-2003 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教授、副院长; 2003-2006 南京工业大学高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2006-2008 南京工业大学高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导)、院长; 2007-今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院长。 近五年承担相关项目: 1.2007-2012,国家“863”项目重大专项,“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课题负责人; 2.2008-2012,国家重大水专项太湖项目,“乡镇污水及重点行业污染负荷削减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化工行业废水强化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项目负责人; 3.2007-2010,国家攻关(科技支撑)项目,“农药工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 4.2010-2013,江苏省环保科技重点项目,“有机废水尾水循环吸附深度处理与回用集成技术与装备”,课题负责人; 5.2011-2013,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核电海水循环水腐蚀与污损生物的新型控制技术及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6.2010-2012,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复杂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标准”,项目负责人; 7.2011-2012,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课题,“高含氮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负责人; 8.2012-2015,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社会发展,“化工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成套工艺与关键设备”,项目负责人; 2013-2016,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有机化工废水新型催化降解成套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负责人。 《环境保护概论》;2009年12月01日出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1、含盐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新型催化氧化技术及装置(2009-J-1-3-R1)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高纯度二氧化氯制备先进技术(2008JBR0327-1-1) 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光电波催化氧化技术及装置(2009JBR0525-2-1) 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高纯度二氧化氯制备技术(2008-03-021-01)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5、精细化工废水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2013JBR0303-2-1) 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徐炎华 2021-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46 2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