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建校于1950年,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单位,隶属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现占地面积88.18万平方米,教职工753人,在校生13320人,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保险、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14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三个省级教学团队,健康照护专业群(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为省级品牌专业群,拥有药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29门省级精品课程。基础护理学、人体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校为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牵头单位。 学校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丰富。校内设有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等15个,校内实践基地实训基地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科学规范,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直属康复养老护理中心1所,拥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16个。 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菏泽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菏泽市花园式单位、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2021-02-01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简介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和田师专)坐落于祖国西部巍巍昆仑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海南缘、古丝绸之路南道历史名城——和田市。1978年12月,经国务院、原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和田地区师范学校(成立于1938年)的基础上建立的和田师专,是一所以专科教育为特色的自治区区属全日制师范类院校。和田师专建立近三十年来,已为南疆各地州培养了专业人才1万余名,成为南疆培养中小学合格师资的教师教育重要基地和培养适合南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的摇篮。目前,学校在职教职员工386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0人,中级128人。2006年底在校本专科生3000余人,成人学生近1600人。学校通过不断建设和发展,并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支持下,自2005年起,我校开始在省外招生,今年在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四川等省进行招生。学校学生组成主要以维吾尔族学生为主,还有少量的汉族、柯尔克孜、塔吉克、哈萨克等17个民族。学校固定资产总额超过1.2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40.6万元,其中教学用计算机近400台。学校占地总面积48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用房2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1.9万余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拥有理化、计算机等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25个,多媒体教室10间,语音教室4个。图书馆藏书24.2万册,期刊293种。编辑出版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维、汉两种文字的国家二级学术刊物《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校园园林绿化硬化面积7.7万余平方米,绿化率达30%以上。学校13个教学单位开设有21个专业方向: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生物教育、化学教育、初等教育(科学教育)、地理教育、体育教育、语文(维吾尔语言文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汉语、汉语(中国语言文化维语言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美术教育、音乐教育、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等。我校还与新疆师范大学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和汉语等三个专业联合招收普通本科班。2006年9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结果达到“良好”。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开办学校所设各专业的成人类专科学历教育,与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联办覆盖我校各专业的专升本学历教育。此外还承办和田地区师资的培训及南疆地区少数民族职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学校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成人考试考点、自治区现代维吾尔语正字正音水平考试考点。学校以形成了集普通专科、成人专科、各类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多层次,以师范教育为主、成人教育为辅的全日制、函授、脱产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2021-02-01
2022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8月21日上午,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李文辉教授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教授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教授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技大奖 2022-08-21
陕西省科学器材公司
陕西省科学器材公司 2022-05-24
小学科学素材库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小学科学安全操作挂图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莱博士科学教育云平台
概述:莱博士科学教育云平台立足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挖掘师生“教”“学”需求,通过优质的内容资源及实用易用的功能设置,以先进的云技术为载体,配套莱博士小学科学实验箱,为小学科学教学尤其是其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助力与支持。   同步资源 提供与教材配套的同步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日常备课、上课需求。   Labox创新课程 与科学实验箱配套的创新课程,为师生科学实验的展开提供参考与借鉴。   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可将优秀的教学资源等进行上传及在线管理,助力校本课程建设。 特点 1、提供与教材同步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日常教学所需。 2、提供配套科学箱的创新课程,创新课程分为主题课程和STEM课程,满足学校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提升。 3、提供教师教研的大量优质资源,满足科学教师的成长以及发展所需,拓展科学教师的学科边界。 4、提供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建设,为学校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 页面展示   同步资源        立足教学实践,高度匹配教材,提供包括优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同步测试等在内的多种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提供便利,大大降低工作量。 ★ 匹配教材 ★ 内容丰富:种类、数量 ★ 更新及时:现有素材以及05…   创新课程 基于课标,高于课标,配套莱博士小学科学创新实验箱,设置课标课程、主题课程、STEM课程三个板块,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科学教学需求。 课标课程:高度匹配课标要求,配套现有Labox创新实验箱,按课标分类设置对应的配套、实验,辅以相关的指导资料,为日常科学教学(尤其是与实验高度相关)的优化提供可能。此外,还对课内的科学知识进行适度延伸与拓展,为师生进一步研究与学习提供支持。 主题课程:按照现有Labox创新实验箱对已有课程资料进行梳理,便于师生更轻松使用配套的实验箱开展对应的实验课程。 STEM课程:在设计宽度方面,体现通识理解,包括学科发展历史,理解学科核心概念,打通对跨学科理念的理解;在设计深度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特点: 引入PBL项目学习的方式,内嵌思维导图; 不断模仿和重复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实践流程 体现STEM核心概念 课程特点:基础与探究相结合,课程与器材设备相结合 课标课程页面展示 主题课程页面展示 STEM课程页面展示 STEM课程页面展示   课标&教研 为广大教师继续学习与教研提供参考与支持,包括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专业期刊、论文随笔等多个方面,为科学教师的成长与学习提供便利。 课程标准页面展示 科教期刊页面展示 科教期刊页面展示 教学参考页面展示   用户中心 在用户中心,教师用户可迅速的进行个人信息及个人资源、成果等多方面的管理, 大大方便了其备课、上课、课后多环节需求。此外,教师可以更好地整理、保存教学成果,用于撰写论文、教学研究等。 用户中心页面展示 用户中心页面展示   校本课程 本栏目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传相关教学文件,也可浏览本校其他教师上传的资源,实现学校资源共建与教师共享交流,助力学校科学学科建设与提升。 校本课程页面展示 校本课程页面展示   公开课 优秀课例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其他教学素材: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科学课,为教师的教研与学习提供优质参考资料,为公开课的开设、评课说课等提供便利。 目前涵盖了:教科版,人教鄂教版,苏教版,湘教版以及05…… 公开课页面展示 公开课页面展示
上海东方教具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子科学计算器
产品详细介绍
深圳市大雁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子科学计算器
产品详细介绍
深圳市大雁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56 科学运算器
产品详细介绍10位数液晶显示 56个编排好的算术科学和统计功能,包括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对数等等。 复杂数字的计算 n个数字的数据库计算 随机数字键 3个角度量方法(角度,弧度,分度) 用2*G10(1.5V)电池 附有保护作用的硬盖 自动关掉电源 附有详细的说明书    
广东省汕尾市信利国际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4 95 96
  • ...
  • 527 5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