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
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攻克了超大跨拱桥在关键结构设计、高精度施工技术与装备、管内混凝土灌注工艺以及新材料制备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与材料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促成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关键性、标志性事件或人物 二、成果简介 郑皆连院士长期致力于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带领“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攻克了超大跨拱桥在关键结构设计、高精度施工技术与装备、管内混凝土灌注工艺以及新材料制备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与材料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在针对超大跨拱桥施工过程结构稳定控制难度大、河道地质条件复杂、管内混凝土脱粘脱空难克服等关键问题持续开展技术攻关,郑皆连带领团队攻克了超大跨拱桥高精度施工控制技术及装备、关键基础设计与处理、混凝土新材料制备等核心技术,创造了超大跨拱桥成套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跨径、安全和质量的多重关键突破。 在高精度施工控制技术及装备方面,创建了吊塔扣塔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过程高精度主动控制体系。以力主动控制代替刚度被动控制,实现吊塔扣塔一体化设计及塔架偏位高精度精确控制,发明了拱桥智能张拉位移高精度控制系统方法和基于影响矩阵原理的一次张拉施工优化方法与控制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吊塔扣塔分离为保障刚度设置巨型塔身难以保障塔架偏位的高精度控制施工过程不确定性风险高的缺陷难题。 在拱桥基础设计与处理方面,创建了“地连墙+卵石层注浆加固”的大跨拱桥基础设计和处理方法。采用圆形地连墙深入地基岩石,并对地连墙内的卵石层进行注浆加固,克服了传统技术难以在平缓河岸的卵石层地基架设大跨拱桥拱座基础的缺陷,实现了大跨拱桥从山区向平缓河道的扩展。 在混凝土新材料制备方面,研发了收缩补偿分时膨胀自密实管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和检测关键技术。根据混凝土时变收缩特性研发了收缩补偿分时膨胀自密实管内高性能混凝土,提出了基于超声波传播精确路径的钢管混凝土灌注密实度超声定量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技术下管内混凝土脱粘脱空难克服且难以无损定量分析的缺陷。
广西大学 2022-08-16
无公害冰箱生产关键技术
本成果是关于制冷与低温工程领域的环保与节能问题的前沿课题。提出采用混合工质HFC152a/HCFC22代替原制冷剂CFC12,环戊烷代替原发泡剂CFC11,生产环保型冰箱,并对该无公害冰箱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项目的小试于1990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证书;中试被列入国家科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和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绿色增材制造关键技术
3D打印加建筑,利用层层堆积的基本原理,采用工业机器人逐层重复铺设材料层构建自由形式的建筑结构的新兴技术。建筑3D打印机的构成和传统打印机基本一样,主要包括控制组件、机械组件、打印头、耗材和介质等。建筑3D打印机根据电脑上设计的完整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一个运行程序将材料分层打印输出并逐层叠加,最终将计算机上的三维模型变为建筑实物。目前项目已经在江北新区有实体展示,处于可以产业化阶段。
东南大学 2021-04-13
大中型泵站关键技术
项目简介 泵站的进出水流道对泵站整体的效率高低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大型泵站。因此在设 计或改造泵站之前一定要对进出水流道进行性能测试,以优化设计结果。本项目采用多 场同步测试技术对泵站进出水流道进行内外特性测试,并进行 CFD 优化。例如:大中型 泵站进出水流道优化设计,大中型泵装置整体性优化匹配,大中型泵站模型泵装置试验, 大型泵站水机电耦合动力特性研究,大型泵站现场流量测试技术。在申请专利 1 项;已 授权专利 1 项,专利号:ZL201010520430.8 已为多个泵站提供了技术
江苏大学 2021-04-14
RH 精炼功能提升关键技术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柱产业。钢的高效化、洁净化、稳定化和智能化生产是钢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钢铁生产过程中,根据钢种的不同,所采用的精炼工艺和设备也不同。其中,RH 真空精炼工艺具有高效、高洁净的生产特点,广泛应用于 IF 钢和硅钢为代表的冷轧钢种、管线钢为代表的热轧钢种、以及轴承钢为代表的特殊钢种的生产。因此,提升RH 真空精炼的效率和能力能够一方面缩短各高品质钢种的精炼时间,更好地与高拉速连铸相匹配,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脱碳和去除夹杂物,提升产品质量,这两方面都能够给钢铁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根据几何相似和动力学相似建立了对应实际RH模型比例为1: 5的RH物理模型。利用 PIV 技术测量流场,示踪粒子选用空心 SiO 2 微球,获得了 RH 水模型钢包和真空室内中心纵截面上的速度矢量分布,并根据速度场分布计算出对应的湍动能及其耗散率的分布;在 RH 水模型钢包内布置监测点,在加入示踪粒子(饱和 NaCl溶液)的同时开始测量监测点处电导率的变化,获得电导率变化曲线后,将电导率变化在±5%之内的时间为混匀时间,密集布置监测点并多次重复测量,得到整个钢包中心纵截面上的混匀时间分布。根据上述方法分别研究吹气流量、真空室压力、吹气孔数对 RH 内部流场特性及混匀状态的影响。 在原物理模型基础上改变浸渍管的形状,分别设计两浸渍管均为椭圆管 RH、两浸渍管中上升管为圆管下降管为椭圆管 RH 以及标准圆管对比 RH 水模型,研究浸渍管形状对流场特性及混匀状态的影响。两浸渍管均为椭圆管时,能够增大液体的循环流量,降低钢包整体的混匀时间;当只改变下降管形状,选用椭圆管作为下降管时,能够起到增大钢水涌入真空室的速度同时降低钢水对钢包底部的冲击的效果。 通过工业实验,对某超低碳钢 RH 全精炼过程进行密集取样,分别取圆管和椭圆管 RH 冶炼的钢样分析,检测钢中碳含量。对比得到,使用两椭圆形浸渍管对提高 RH 循环流量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钢中碳含量降到很低的程度,起到缩短冶炼时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RH 内钢液的流动时一个复杂的三维湍流流动,湍流速度在空间上存在随机涨落,从而形成了显著的速度梯度,在钢液粘性力作用下通过内摩擦不断地将湍流动能转化为分子运动的动能。湍动能(m2 /s 2 )和湍动能耗散率(m 2 /s 3 )是用来表征湍流的两个重要参数。 湍动能是衡量湍流发展或衰退的指标,定义式为: 湍动能耗散率是指在分子粘性作用下由湍流动能转化为分子热运动动能的速率,通常以单位质量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损耗的湍流动能来衡量。因此,湍动能耗散率可以定义为:如图 2 所示,钢包内部湍流动能及其耗散率(即搅拌功率,两者单位不同,数值相差 1000 倍)的分布,集中在下降管下方和靠近上升管的地方湍动能及其耗散率较大。图3分别显示了PIV测量得到的钢包内流体的时均速度和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布。对比可知,由于湍流流动的本质,瞬时速度表现处一定的随机性。基于上述研究方法开发了椭圆形浸渍管技术,并应用于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210t RH 精炼设备。与圆形浸渍管相比,达到了如下表所示指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泮托拉唑钠及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项目通过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率先突破制药产业化的晶型与结晶控制、迟释包衣和杂质分离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原料药、肠溶微丸胶囊、注射剂产业化。该成果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明显降低产品价格。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
浙江大学 2021-04-10
基于人脸与人体姿态分析的智能视觉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项目简介 人体是视频监控、车辆辅助驾驶等应用领域中重点关注的目标。人脸和人体姿态的分析,易受光照、遮挡、穿着和复杂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的挑战极大。对人体的属性,尤其是人脸和人体姿态的智能分析,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中的热点研究问题,也是视觉产业化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二、前期研究基础
厦门大学 2021-01-12
优质出口肠衣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该成果 2011 年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发出集“肠衣超声波漂洗技术、 天然还原护色技术、 栅栏保藏技术”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优质出口肠衣安全生产体系, 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保护了肠衣色泽,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肠衣加工副产物肠粘膜为原料,研发出肝素钠超声酶解提取技术,集成树脂分离纯化技术、动态吸附与解吸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肝素钠高效提取技术体系,解决了肝素钠产品效价低,残留杂蛋白难以除去等难题。
扬州大学 2021-04-14
帕立骨化醇原料药合成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
项目背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功 能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血液透析时最 主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甲状旁腺激素(PTH) 水平升高和甲状旁腺增生,可导致严重的骨骼损害、难治性皮肤 瘙痒、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血管疾病等。帕立骨化醇是一种 高选择性第三代维生素 D 受体激活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与慢性肾 病相关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帕立骨化醇原料药采用 CD 环氧化、上保护、A 环和 CD 环经 wittig 偶联、脱保护、纯化 得到符合 EP 标准的原料药。目前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CD 环中存在一种 24R 杂质,该杂质与 A 环结合后,原料药需要 经过多次重结晶才能将该杂质降低至质量标准要求的0.1%以下, 严重降低了产品的收率,增加了原料药的成本。因此本项目的关 键技术就是采取措施降低 CD 环 24R 杂质对生产工艺、产品收率 以及原料药成本的影响。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优化 CD 环合成工艺,以及提高 制备 CD 环原料的质量控制。CD 环的 24R 杂质是由其制备原料引 入,因此需要开发原料的控制方法,在源头控制杂质的引入。同时优化 CD 环的合成工艺,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有效去除 CD 环中的 24R杂质,确保CD 环24R杂质不超过0.1%,其它单杂不超过0.2%。 2、优化帕立骨化醇原料药的纯化工艺,提高对原料药中 24R 杂 质的去除能力,达到 1 次重结晶即可得到符合标准原料药的目 标,确保 CD 环成品纯度达到 99.5%以上。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技术上具要有创新性、能满足企业在 帕立骨化醇原料药方面的技术需求。 
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 2021-09-02
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关键技术与应用标准研究
该项目依托获批的“国家智慧城市专 项试点” ,按照“1+18+N”(1个省级平 台、18个市级平台、N个高校、医院站级) 的模式,构建全省统一的“公共建筑能耗 监管云平台” ,最终实现我省能源总消耗 下降5%~10%的管控目标。该项目采用 “互联网+能源管理”的技术创新,实现 了覆盖全省的、可持续运行的“能源管理 云”平台,这一系列创新的模式被称为 “安徽模式” 。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949 9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