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球状微米二氧化锡负载微米、纳米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球状微米二氧化锡负载微米、纳米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NaOH溶液加入SnCl4·5H2O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以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烘干,即得到球状微米二氧化锡;将球状微米二氧化锡加入至AgNO3水溶液中,以银材质的阴极和阳极插入至混合物中进行电镀;电镀时,倾斜电镀容器并使其沿中心轴旋转,让混合物保持搅动状态;混合物抽滤弃滤液,抽滤产物烘干,即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采用电镀技术提高球状微米二氧化锡的功能性质并且扩大其应用范围;该复合材料中,微米、纳米银颗粒均匀地负载于球状微米二氧化锡上,银颗粒的粒径可控,分散度高,能够节约材料,可应用于电接触材料领域。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锗-碳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锗-碳氮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氧 化锗纳米线均匀分散于液态有机酯,加入吡咯、聚乙酸乙烯酯以及氧 化性金属氯盐,搅拌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锗-碳氮复合前体;然后在还原 性气氛中 600℃~1000℃煅烧,得到锗-碳氮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 所得的锗-碳氮纳米复合材料中,锗纳米粒子以一定的距离相互分隔, 分段填充于碳氮纳米管内部,形成豆荚状结构。通过本发明,制备了 一种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材料,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周位酸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唑来膦酸
双膦酸盐与骨有高度亲和力,并能优先被转运到骨形成或吸收加速的部位,一旦沉积到骨表面,就会被具有破骨作用的破骨细胞摄取。它能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和破坏,因此,能阻止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及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它并发症。双膦酸盐对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疗效。双瞵酸盐可以降低破骨细胞的作用,减少骨吸收面积,减轻骨痛,改善骨组织学症象。常用药物有第一代双膦酸盐类药物羟乙膦酸钠(Etidronate)、第二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帕米膦酸钠(Pamidronate阿可达、博宁)、第三代双膦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饲料核苷酸
成果简介: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参与机体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在细胞结构、代谢、能量和调节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核苷酸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安全新功能型饲料添加剂,它对于动物维持其免疫系统正常功能,胃肠道发育,肝功能,脂代谢等都有重要影响,在畜牧生产中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改善肉质的明显作用,是一种半必需营养素。一方面,核苷酸具有诱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唑来膦酸
双膦酸盐与骨有高度亲和力,并能优先被转运到骨形成或吸收加速的部位,一旦沉积到骨表面,就会被具有破骨作用的破骨细胞摄取。它能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和破坏,因此,能阻止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及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它并发症。双膦酸盐对骨质疏松症也有一定疗效。双瞵酸盐可以降低破骨细胞的作用,减少骨吸收面积,减轻骨痛,改善骨组织学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复方维A酸胶囊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全反式维A酸、抗组织胺药和补血补气的中药。适应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用:全反式维A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和其他化疗药物不同。它主要通过对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集落生长而治疗白血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很好的疗效,可以不经骨髓抑制而完全缓解。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丙烯酸树脂
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 2021-09-10
聚丙烯酸酯微球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3104389499:采用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20-100微米的聚丙烯酸酯实心或多孔微球,可应用于吸附剂、药物香精载体或粉末涂料;制备简便、绿色环保且产率较高,基本无排放。
厦门大学 2025-02-07
高性能中空纤维微滤超滤膜制备技术
超滤膜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1μm)的微孔过滤膜。微滤膜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微滤膜(0.1~1μm)的微孔过滤膜。微滤超滤膜大多由醋酯纤维或与其性能类似的高分子材料制得。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也常用于其他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医药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在我国已成功地利用超滤膜进行了中草药的浓缩提纯。本项目提供高性能中空纤维微滤超滤膜制备技术。授权专利3项:1、一种聚合物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ZL 200510110158.5;2、一种聚合物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ZL200510110158.5;3 、 一 种 单 外 皮 层 聚 醚 砜 中 空 纤 维 气 体 分 离 膜 的 制 备 方 法 , 授 权 专 利 号 :ZL200510110158.5。公开发明专利?项:高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申请号:CN02145427.2(2002.11.19);公开号:CN1415407(2003.05.07)。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1 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