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注入种子光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入种子光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装置 及产生方法,包括泵浦激光、第一光放大器、第一分束器、光纤环、 光滤波器、合束器和光学微腔;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泵浦激光, 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光纤环的一端连接至分 束器的第二输出端,光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光纤环的另一端,合束 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合束器的第二输入端连 接至光滤波器的输出端,光学微腔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合束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万深SC-G自动种子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
产品详细介绍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系统(多功能种子分析仪)1、货物名称: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系统2、主要用途:SC-G型自动种子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系统是根据图像识别原理来实现自动分析的。目标照明模式可在背光和普通日光之间切换。可用于各类农作物实粒种子(谷粒、玉米、小麦、油菜籽等)的精确考种、各类粮库的虫口计数分析,以及出苗数、整齐度、均匀度分析,可兼做表面光滑的昆虫计数或虫卵计数(如:米象、蚜虫、蚕卵、鱼籽等),以及被当作种子净度工作台用于种子净度检验。内置支持网上在线升级的模块。3、主要技术指标:★ 500万像素分辨率的彩色数码拍摄仪,及超薄的背光光源板,具有相机画面畸变、背光板均匀性的自动矫正特性,有效减小尺寸测量误差。拍照分析的种粒直径1~20mm。稻种的实粒与秕谷需经风选,再分别计数分析。能大批量自动分析成像后的种粒图片。★ 全自动数粒速度:1200~20000粒/分钟,数粒误差≤±0.1~0.4%,极少监视修正即达100%正确。全自动千粒重分析的精度误差:≤±0.5%。适用于各类农作物实粒种子的自动精确考种、各类粮库的虫口自动计数,以及出苗数、整齐度、均匀度分析,显示和输出计数结果。★ 具有对被分析目标颜色、形状进行自学习和再学习,并实现自动分类的特性,以及品种比对特性。能自动测出各类粘连种粒的每粒粒形参数(长、宽、长宽比、面积、等效直径、周长等),并排序输出。分析过程为全程电脑控制,高效、准确、简便易用,真正一键式操作,鼠标一点,结果即现。具有被测样本条码、电子天平RS232重量数据的自动输入接口。辅助删补:用鼠标选择增加/删除,或直接用鼠标在屏上手工计数,以确保100%正确目标区的个性化计数:对工作区视野中任选范围或矩形范围内的计数。分析数据导出:分析图像结果可保存,自动形成总报表,统计分析结果能输出至Excel表,以及,以及按宽度、长度、面积等输出的排列图和测量图。4 供货基本配置: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仪系统 数量 备注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软件系统及电子版简明手册 1张 光盘,3年免费升级软件锁 1个 1年保换、2年保修SC-G型自动考种分析及千粒重系统软件质量三包卡 1张 光盘电子文档中USB2.0接口的拍摄仪(彩色500万像素) 1台 非人为损坏,质保1年超薄的背光光源板(A4工作台板) 1个 非人为损坏,质保1年带RS232通讯接口的量程220g电子天平(精度1mg) 1台 生产厂家质保1年RS232接口通讯传输线 1条 非人为损坏,质保1年种粒成像盘、种粒收纳小盘 各1个 注:本技术标书中打★款项必须响应,否则为重大偏离5. 推荐电脑配置(需另配,由投标的经销商在当地找供应商)品牌一体机电脑(酷睿双核CPU / 4G内存/1G显存/ 500G硬盘 / 19.5”彩显/无线网卡,5个以上USB2.0口,Windows 10完整专业版或完整旗舰版)
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药创新药物一类新药菊苣酸气雾剂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传染性强,秋冬季流行,易感婴幼儿,占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70%以上,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和发育。也是老年性肺炎、哮喘、肺纤维化的元凶。目前临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也无成功疫苗。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抗RSV药物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菊苣酸气雾剂中试产品 该科技成果源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菊苣酸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雾剂新药创制研究(2017ZX09301058)”: (1)研发了一种抗RSV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按照新的中药注册分类,属于一类中药创新药)。 (2)首次发现抗RSV单体化合物-菊苣酸。 (3)抗RSV疗效显著,优于化药。 (4)该创新药物安全性较高,市场前景可观,具有独占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05-11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中药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上料的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封口板、搅拌研磨架、研磨入料口和出料装置,所述封口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入料管,且入料管的下侧装设有搅拌斗,所述搅拌斗的两侧端口处镶嵌有连接架,所述输料管的中间部位镶嵌有阀门板,所述出料装置的两侧装设有研磨斗和集料斗,且集料斗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端口处镶嵌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端口处装设有研磨斗和防滑脚垫,该可自动上料的中药研磨装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物联网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系统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项目简介】基于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系统,在感知层通过RFID射频标签、无线传感器节点、条形码、智能移动终端来采集、获取和查询与中药饮片相关的各种信息;在网络层将感知层控制系统中存储的每条感知和控制信息转换成一组通用数据协议的JSON数据包,实现中药饮片全过程的质量信息的有效传递;在应用层通过物联环境监测平台、生产执行系统、智能移动平台实现对饮片从“田头到口头”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与追溯,实现了中药饮片“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质量管理。 本项目研究了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查询RFID射频标签记录饮片生产、仓储、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信息,实现对中药饮片全面而系统的质量管理;研究了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原药材种植、饮片生产、仓储等环节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和记录;研究了轻量级Java EE(Struts+Spring+Hiberante)技术,采用MVC模式设计系统后台架构,利用Spring Security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权限,同时提供跨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Android、IOS、Window等平台的数据交互。 【获奖情况】2016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推广应用前景】本项目主要完成了由RFID射频标签平台、物联环境监测平台、生产执行系统、智能移动平台、质检管理平台、商务智能平台为主要模块的中药饮片管理系统软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销售的软件产品。本系统的推广应用将带动整个中药饮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由传统行业向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行业转型。另外,本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中药饮片行业,也可以推广应用到中成药、西药等制药行业。系统中的物联网应用模式可以供食品安全追溯、农业、环保等领域参考借鉴。 【进展情况】项目目前已完成系统开发,取得相关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党参、陈皮、茯苓、夏枯草、炙甘草、黄芪、木香、蜈蚣、砂仁、水蛭、阿胶珠、僵蚕、白英、当归、知母、连翘和麦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选取的药物均为常见药物,成本低,服用方法简便,具有散结消肿、解毒镇痛、消毒散脓、温经通脉之功效,对人体无不良及毒副作用,对淋巴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了传统化学药物治疗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青岛大学 2021-04-13
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药赤芍总苷片
该产品是从中药赤芍中提取的有效成份,主要用于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心肌病、肺心病)引起的心肌损伤,并能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心脏病,占总病死率54%以上。目前国内治疗心血管病的二类中药较少,该药的特点是结构成份清楚,治疗效果和机理明确,毒副作用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具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本专利(专利号:ZL201310058428.7 ,发明人系荣昌校区教师,长期从事新中兽药的研发),在于提 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配方独特,能够同时治疗猪湿热泄痢、猪传染性胃肠炎和仔猪白痢等疾病,还能提高猪 的免疫功能。猪泄痢,中兽医认为主要是脾胃湿热之病,其中,湿热泄痢又称为急性肠炎,是由细菌及病毒 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动物机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 触性猪肠道传染病。经感染后耐过的猪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率下降,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而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栏舍污 染,母猪饲料配合不当,乳汁中含脂率过高或泌乳量不足都是促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由于上述疾病发病原因 不同,现有无同时治疗治疗猪湿热泄痢、猪传染性胃肠炎和仔猪白痢,即使能够治疗,在治疗时并不能同时 提高猪的免疫功能。因此,本专利中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治疗猪湿热泄痢、猪传染性胃肠炎和仔猪白痢等疾 病,同时还能提高猪的免疫功能。本专利拟以独占许可方式转让给相关兽药企业,并同时为申报新兽药作准备。如果成功上市,且能有效 控制发病率,加之无抗生素残留问题,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西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中药刺激性评价的检测方法
【发 明 人】马宏跃;段金廒;龚艳;曹琴;钱大玮;王子月【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刺激性评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中药原液或提取液,皮下注射到实验动物的足趾,以动物的提足次数反应药物刺激所导致的疼痛,以肿胀度反应药物刺激所引导的炎症,结合疼痛和炎症,综合评价药物的刺激性。经过对蟾酥、斑蝥、华蟾素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等2种生药和2种注射液的检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评价药物刺激性的强弱。方法具有灵敏、直观、简便、快捷的优势,可广泛用于各种中药刺激性的评价和检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微包裹中药制剂技术及苦味掩味技术
药物微包裹仪项目,利用多轴射流微包裹技术,对药剂等进行实时微粒化包裹,应用在中药方向有效掩盖苦味帮助吞服,并且可以通过缓释原理帮助药物或者营养物质更好的吸收和起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23 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