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华西医院院内制剂——六合丹
支撑本项目的六合丹组方符合传统中医理论,独具特色,具有创新性。六合丹是由华西医院已故名医,中药外科学家吴介诚先生所独创的外用中药。所用药物强调清润,疏通血脉,调和气血。六合丹因组方独特,对病症形成六合之势,使其疗效远远优于同类药物。六合丹符合中医药治疗疮疡类疾病的原则和经验。在同类药物之中,尚无雷同处方,独具特色。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六合丹从60年代年开始在华西医院生产,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消化内科、骨科、临床免疫等科室应用。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六合丹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加快腹腔积液吸收。提高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在血管静脉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颌面部间歇感染等的治疗中,对关节、静脉血管、颌面部等的红、肿、热、痛症状有良好治疗作用。因疗效确切,深受医患欢迎。
四川大学 2016-04-18
微生物菌制剂处理粪便、净化养殖水
微生物菌制剂处理禽畜粪便,使禽畜粪便无臭味,进一步把大分子有机物发酵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使植物更容易吸收利用。在高温发酵阶段温度可达60~70℃,经过发酵处理的鸡粪变为无病毒、无虫卵、无害虫的卫生肥料。变臭粪为绿色食品生产的上等肥料,既改善环境又增加了有机肥资源。特别适合养鸡户多的县,或者大的养鸡厂,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微生物菌制剂净化养殖水,也可以净化景观用水,比如旅游地的湖泊、水库、河流受到污染,或者城市公园的水富营养化等都可以用本菌制剂治理,达到污水变清、保护水资源的
南开大学 2021-04-14
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质量研究
项目简介: 针对 SFDA 、FDA 、EDQ M 及 IC H 的化学药品创新药临床前质量
西华大学 2021-04-14
一种防治羔羊口炎的膏药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羔羊口炎的膏药制剂,由以下成分组成:碘酊25~75ml、甘油25~75ml、薄荷脑1~3g、黄原胶1~3g、纯净水25~75ml。通过将碘酊和薄荷脑混合溶液与甘油混合后,再与黄原胶的胶状物混合既得。本发明主要作为羔羊口炎的外用预防与治疗,可消炎,止痛,止痒,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浮肿,对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微乳化制剂
一、 简要综述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研究成果。    二、 具体介绍    1、项目简介    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食用油、番茄红素一起,经简单的混合处理而制成红色透明或半透明状微乳液产品。制备技术特征在于微乳液可自发形成,不借助外力(实际制备过程中在简单搅拌条件下即可实现,无须高速乳化、均质等剧烈操作),即可形成液滴直径在5~50nm的液滴,所形成微乳化体系性质稳定,可长期放置或经离心处理而不分层。    2、创新要点    以天然番茄红素为主要功效成分,与可食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食用油脂和水经微乳化处理而制成的液滴直径在5~50nm的红色透明或半透明状乳液产品,从而改变了番茄红素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特性,产品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溶。主要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和着色剂使用,属于功能性食品配料生产技术领域。    本技术同样适用于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其他类胡萝卜素。    3、效益分析    设备投入在15-30万元。    4、推广情况    已有一家企业已应用该技术开发出新产品。
江南大学 2021-04-11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制剂
首次提出针对某一特定作物全生育期的主要害虫和天敌菌株选育新策略, 从1000多个菌株中选育出能有效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主要害虫,但 不侵染寄生蜂、蜘蛛等害虫天敌的安全、广谱、高效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CQMa421o 通过高温筛选技术,筛选到与CQMa421兼容性良好的乳化剂、悬浮稳定剂、保护 剂。采用油相包裹技术,开发出能常温储藏1年以上、稳定悬浮及适宜高倍水稀 释等特性的广谱杀虫真菌农药,建立绿僵菌CQMa421全程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技 术体系等多个配套应用技术,满足水稻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需求。同时,针对茶 叶、烟草、蔬菜、柑橘等多种作物害虫,开发出系列产品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研 发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系列产品被国家列为水稻三个重大害虫优选生物农 药,被多省市列为重点推广产品和政府采购名录,入选2017年(中国)农业农 村十大产品名录。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联合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 有限公司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CQMa421绿僵菌产品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新 模式,面积已达20余万亩。相关研究成果也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由重庆 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融资1.5亿元,已经对“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农药” 进行产业化转化。
重庆大学 2021-04-11
基于深度学习和压缩感知理论的新体制水下光学成像
一、项目简介 关注、认识和经略海洋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作为认识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水下机器人一直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水下成像系统则是让机器人看的更远、更清楚,从而更为有效的感知水下世界的关键。 然而,由于水下的光学成像环境复杂而恶劣,水体对光能量的高吸收特性和水中微粒对成像光束的散射,使得水下光学成像技术的成像距离较短。采用主动照明技术等方法可以增加成像距离但同时成像质量下降。现有的各种水下成像技术难以同时兼顾成像距离和成像质量。同时同一种水下成像技术在不同的水体条件下成像距离相差很大,这又造成了针对不同水体条件成像系统调整复杂度的提高和时效性的降低。 项目利用深度学习和压缩感知等新的理论突破,结合水下距离选通技术和水下主动照明技术等构建新体制远距离水下光学成像系统,期望能够有效解决成像距离和成像质量难以兼顾的水下成像难题,使其成为继声呐成像和普通光学成像之外的第三类水下成像技术,为水下机器人、科考、资源考察、军事等领域提供一种有效的成像技术手段。 二、前期研究基础 课题组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压缩感知成像研究的课题组,在压缩感知成像领域已有多年积淀,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研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课题组近年来在将深度学习与压缩感知相结合方面率先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在医学成像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应用技术成果 合作企业已有水下机器人样机 四、合作企业 福建海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省专业从事小型水下机器人、小型ROV\AUV\ARV、声呐产品、水下光学影像产品开发设计的高科技公司,是长期专注海洋探测及水下影视领域技术前沿的技术公司。公司位于厦门和福州两地,有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相关院系博士、教授近40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公司产品在欧洲、美洲及中国大陆均有销售。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中央深改委会议: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要以完善制度、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院士遴选质量,更好发挥院士作用,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新华社 2022-09-07
一种萃取法制备铼离子液体的方法
稀散金属铼及其化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导电性、催化活性等,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石油化工铂铼重整催化剂、军工材料的研制、高温材料以及新型环保化合物的研发等众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萃取法直接从含铼料液中制备新型铼基离子液体,对空气和水稳定。工艺简单,缩短反应时间,简化了合成环节,萃取剂可循环利用。萃取法制备铼离子液体,产率可达60~70%。
辽宁大学 2021-04-11
超大直径法兰盘磁性液体静密封装置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对直径大于 800 mm 的密封件的静态真空密封或正压密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超大直径法兰盘真空密封的方法存在着泄漏,使用寿命短等一系列弊病,因此,提供一种橡胶密封和磁性液体密封组合的超大直径法兰盘磁性液体静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密封装置由磁性液体密封和橡胶密封两部分组成,内部靠橡胶密封圈达到一定的密封能力,主要靠外部的磁性液体密封达到零泄漏;通过这两重密封就可以达到超大直径静密封的超高真空或正压密封的要求。 超大直径法兰盘磁性液体静密封装置包括:法兰盘、套、橡胶圈、永磁铁、磁性液体、极靴。在法兰盘的第一阶台阶、第二阶台阶上安装一个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套,紧靠套在橡胶密封台上嵌入橡胶密封圈,安装上套和橡胶密封圈的法兰盘和另一个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后,在极靴处注入磁性液体,最后将多个圆柱形永磁铁嵌入沿两个法兰盘的第四阶台阶的圆周上,磁性液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吸附在密封间隙中,形成可靠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磁性液体密封和橡胶密封组合一起的超大直径法兰盘静 密封,其泄漏率低于 10-11pal·m3/s,使用寿命长,而且装配方法简单,同时具有磁性液体密封和橡胶密封的优点,克服了原有密封的弊端,而且不破坏原有的其它结构。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