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防治卵巢早衰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发 明 人】王旭东;葛盛;沈健;晏婷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卵巢早衰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卵巢早衰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品包括下列原料:枸杞子、女贞子、熟地黄、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还包括覆盆子、花生、红枣、黄豆。它的制备方法是:首先按照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然后用乙醇浸泡,后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备用,滤渣继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用乙醇回流提取,再过滤,滤液备用,合并上述滤液,并浓缩至无醇味,得醇提液;滤渣加水煎煮二次,过滤得水提液,合并醇提液与水提液即得。本发明保健品具有良好的改善卵巢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对40岁左右的妇女,有改善卵巢功能,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改善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体重减轻、多汗等症状,调节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促进卵泡发育等功效。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红绶曲霉Q-1及其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Q‑1,于2017年12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94,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发明提供的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Q‑1对白蚁具有致病性,可用于白蚁的防治。红绶曲霉Q‑1的孢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在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中的应用
成果描述:项目针对猪鸡病原菌耐药性导致细菌病难防控、用药量大、产品药残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重大理论和方法创新成果。 项目揭示了我国近12年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变化规律,建立菌种库和耐药数据库,创立了5种细菌耐药基因分子检测新方法;改进了7种动物专用抗生素及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创制了非生素免疫增强剂4种。获国家2类新兽证书6个,3类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参编专著6部,发表论文123篇,包括本专业权威SCI论文AAC(IF:4.672),JAC(IF:4.659)等35篇。成果应用使猪鸡抗生素用量减少30%-70%,细菌病降低50%,节省用药成本30%,为有效控制猪鸡细菌感染及耐药,减少抗生素使用,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市场前景分析:应用领域:本项目的应用领域主要为兽药、疫苗生产企业以及大中型猪鸡养殖生产企业。可共同企业合作开发新型兽药、生物制品等,同时也可为大中型猪鸡养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有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保障产品安全,打造高品质放心品牌。市场需求:猪鸡细菌性疾病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如猪链球菌、猪鸡沙门氏菌引起人感染发病的公共卫生事件。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细菌性疾病呈多发趋势如大肠杆菌等,畜禽因细菌性疾病致死或生产性能下降等造成全国年直接经济损失400亿元(畜牧业年鉴2010)。病原细菌产生耐药性是致细菌疾病难控治、用药量大(每年畜禽抗生素原料药用量多达10万吨)、产品药残高的关键技术难题,如近年来出现耐多种抗生素的结核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超级耐药菌”,引起了极大关注。本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12年联合攻关,创立了细菌耐药基因的分子检测新方法,揭示了细菌耐药性变化规律,创新了耐药性控制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在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图1),可为保障我国猪鸡养殖健康、公共卫生和产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其市场需求极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该项目已在国内多个省市规模化猪场,鸡场、示范区、饲料厂、兽药厂等进行了推广应用,成果应用效益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病原菌耐药基因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病原菌的耐药性分子检测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项目选题技术路线合理,研究手段先进,数据可靠,结果可信,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其成果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四川大学 2021-04-11
多重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多重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方法,即是一种基于多重PCR的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方法,包括了引物的设计、探针的设计、杂交试验、结果判定,能够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RIF、INH和EMB三种药的耐药性,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结果可靠。
四川大学 2017-12-28
西南大学胡昌华廖国建教授团队在治疗耐药真菌感染领域获得重要进展
机制研究发现高浓度优选化合物MW5破坏真菌细胞膜并诱导细胞产生ROS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低浓度MW5能破坏药物外排泵MDR1功能,进而增加氟康唑胞内浓度进而逆转其耐药性。
西南大学 2022-06-10
马秋刚教授团队在调控肠道粘膜免疫和共生菌群抵抗沙门氏菌感染取得重要进展
本研究进一步系统性探索了屎肠球菌对蛋鸡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以及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成与菌群演替规律,揭示了屎肠球菌通过调控肠道黏膜免疫和肠道共生菌群从而缓解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诱发的蛋鸡肠道炎症的效果与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6-01
中药创新药物一类新药菊苣酸气雾剂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传染性强,秋冬季流行,易感婴幼儿,占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70%以上,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和发育。也是老年性肺炎、哮喘、肺纤维化的元凶。目前临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也无成功疫苗。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抗RSV药物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菊苣酸气雾剂中试产品 该科技成果源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菊苣酸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雾剂新药创制研究(2017ZX09301058)”: (1)研发了一种抗RSV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按照新的中药注册分类,属于一类中药创新药)。 (2)首次发现抗RSV单体化合物-菊苣酸。 (3)抗RSV疗效显著,优于化药。 (4)该创新药物安全性较高,市场前景可观,具有独占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05-11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中药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上料的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封口板、搅拌研磨架、研磨入料口和出料装置,所述封口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入料管,且入料管的下侧装设有搅拌斗,所述搅拌斗的两侧端口处镶嵌有连接架,所述输料管的中间部位镶嵌有阀门板,所述出料装置的两侧装设有研磨斗和集料斗,且集料斗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端口处镶嵌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端口处装设有研磨斗和防滑脚垫,该可自动上料的中药研磨装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物联网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系统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项目简介】基于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系统,在感知层通过RFID射频标签、无线传感器节点、条形码、智能移动终端来采集、获取和查询与中药饮片相关的各种信息;在网络层将感知层控制系统中存储的每条感知和控制信息转换成一组通用数据协议的JSON数据包,实现中药饮片全过程的质量信息的有效传递;在应用层通过物联环境监测平台、生产执行系统、智能移动平台实现对饮片从“田头到口头”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与追溯,实现了中药饮片“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质量管理。 本项目研究了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查询RFID射频标签记录饮片生产、仓储、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信息,实现对中药饮片全面而系统的质量管理;研究了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原药材种植、饮片生产、仓储等环节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和记录;研究了轻量级Java EE(Struts+Spring+Hiberante)技术,采用MVC模式设计系统后台架构,利用Spring Security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权限,同时提供跨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Android、IOS、Window等平台的数据交互。 【获奖情况】2016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推广应用前景】本项目主要完成了由RFID射频标签平台、物联环境监测平台、生产执行系统、智能移动平台、质检管理平台、商务智能平台为主要模块的中药饮片管理系统软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销售的软件产品。本系统的推广应用将带动整个中药饮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由传统行业向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行业转型。另外,本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中药饮片行业,也可以推广应用到中成药、西药等制药行业。系统中的物联网应用模式可以供食品安全追溯、农业、环保等领域参考借鉴。 【进展情况】项目目前已完成系统开发,取得相关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党参、陈皮、茯苓、夏枯草、炙甘草、黄芪、木香、蜈蚣、砂仁、水蛭、阿胶珠、僵蚕、白英、当归、知母、连翘和麦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选取的药物均为常见药物,成本低,服用方法简便,具有散结消肿、解毒镇痛、消毒散脓、温经通脉之功效,对人体无不良及毒副作用,对淋巴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了传统化学药物治疗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青岛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47 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