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抗胰腺癌药物 A13 的临床前研究
项目简介目前癌症中的胰腺癌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由于症状隐匿,发病迅速,预后差,使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延长胰腺癌症患者生存区、提高生存率和生 存质量,是国内外科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钴依赖的蛋氨酸合成酶(MS)是叶酸类代谢 酶,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敏感性差别更大的靶酶,针对其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活性 小分子 A13,具有优于吉西他滨的治疗胰腺癌的活性。A13 化合物经过两次不同机构肿瘤细胞测定,确定其抗胰腺癌和肺癌活性。 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合作,测定人胰腺癌 PNCA-1 裸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作用。设置 5-FU 对照组,吉西他滨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A13 尾静脉注射给药,隔天给药时间为 21 天。 实验结果是 A13 在 60 mg/kg 和 120 mg/kg 剂量条件下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抑 制作用,相对肿瘤增值率分别为 55.97%和 39.63%,结果优于 5FU(59.04%)和吉西他滨 (49.21%),对体重和饮食没有影响,各脏器解剖观察未见毒性病理变化。对照吉西他滨 组裸鼠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和饮食受阻。A13 化合物在模拟大肠液 16 h 能保持稳定,在 血浆中 96 h 能保持稳定,为后续动物实验确定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对肺癌 SPC-A-1 裸 鼠移植瘤小鼠也有治疗作用,A13 的肿瘤相对增值率与培美曲塞对照组相当。  项目团队刘俊义教授,化学生物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1)叶酸代谢酶制剂的研 究。2)中枢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3)抗 HIV、HBV 药物的设计合 成与构效关系研究。4)基于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曾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博 士点基金等十余项,授权专利 7 项。设计合成:张志丽,副教授。生物活性:王孝伟副教授,田超博士。合作单位: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应用范围 该项目可应用在癌症的治疗中首选胰腺癌,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也可联合用药治疗肺癌。   项目阶段临床前研究(动物研究阶段)。知识产权专利名称:新型 8,10-去二氮杂-N5 甲酰基四氢叶酸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专利申请号:2014105575999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1
抗胰腺癌药物 A13 的临床前研究
目前癌症中的胰腺癌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由于症状隐匿,发病迅速,预后差,使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延长胰腺癌症患者生存区、提高生存率和生 存质量,是国内外科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钴依赖的蛋氨酸合成酶(MS)是叶酸类代谢 酶,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敏感性差别更大的靶酶,针对其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活性 小分子A13,具有优于吉西他滨的治疗胰腺癌的活性。 A13化合物经过两次不同机构肿瘤细胞测定,确定其抗胰腺癌和肺癌活性。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合作,测定人胰腺癌PNCA-1裸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作用。设置5-FU对照组,吉西他滨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A13尾静脉注射给药,隔天给药时间为21天。实验结果是A13在60 mg/kg和120 mg/kg剂量条件下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抑 制作用,相对肿瘤增值率分别为55.97%和39.63%,结果优于5FU(59.04%)和吉西他滨 (49.21%),对体重和饮食没有影响,各脏器解剖观察未见毒性病理变化。对照吉西他滨 组裸鼠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和饮食受阻。A13化合物在模拟大肠液16 h能保持稳定,在 血浆中96 h能保持稳定,为后续动物实验确定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对肺癌SPC-A-1裸 鼠移植瘤小鼠也有治疗作用,A13的肿瘤相对增值率与培美曲塞对照组相当。
北京大学 2021-02-01
牙科铸造烤瓷镍铬钼合金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牙科烤瓷固定修复技术是近20多年来国内外临床普遍采用的镶牙技术,它使得修复体既具有金属的强韧性又具有陶瓷的耐磨性和美观光泽。贱金属烤瓷合金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牙科加工厂用的消耗材料,每年全国使用量约8-12万公斤,现大部分采用进口合金,价格较高。本成果采用多元化合金设计、加入微量的稀有金属元素、不含有毒元素铍、真空特种冶炼技术,生产出物理化学性能,金瓷结合性能、临床加工性能、生物安全性能优异、价位适中的镍铬钼烤瓷铸造合金。已在全国20余家口腔医疗单位应用,替代进口,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川大学 2016-04-22
抗胰腺癌药物 A13 的临床前研究
目前癌症中的胰腺癌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由于症状隐匿,发病迅速,预后差,使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延长胰腺癌症患者生存区、提高生存率和生 存质量,是国内外科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钴依赖的蛋氨酸合成酶(MS)是叶酸类代谢 酶,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敏感性差别更大的靶酶,针对其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活性 小分子A13,具有优于吉西他滨的治疗胰腺癌的活性。 A13化合物经过两次不同机构肿瘤细胞测定,确定其抗胰腺癌和肺癌活性。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合作,测定人胰腺癌PNCA-1裸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作用。设置5-FU对照组,吉西他滨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A13尾静脉注射给药,隔天给药时间为21天。实验结果是A13在60 mg/kg和120 mg/kg剂量条件下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抑 制作用,相对肿瘤增值率分别为55.97%和39.63%,结果优于5FU(59.04%)和吉西他滨 (49.21%),对体重和饮食没有影响,各脏器解剖观察未见毒性病理变化。对照吉西他滨 组裸鼠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和饮食受阻。A13化合物在模拟大肠液16 h能保持稳定,在 血浆中96 h能保持稳定,为后续动物实验确定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对肺癌SPC-A-1裸 鼠移植瘤小鼠也有治疗作用,A13的肿瘤相对增值率与培美曲塞对照组相当。
北京大学 2021-04-11
人才需求:临床专业,临床医学
1、临床专业,临床医学2、计算机应用专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级工程师3、营养主任医师,营养师等
泰安市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1-09-13
五位一体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研究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作为重庆市指定的渝东北片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采取多学科会诊、中西医结合协同治疗等方式积极开展救治工作。中医药张先祥团队启动新冠肺炎“五位一体”临床治疗研究。研判疫情特征,拟订中医预防用处方,在全院临床科室推广应用,累计发放预防用中药汤剂2.6万袋,颗粒剂6000余袋。其中医预防用处方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目前医院中医救治组形成了基本共识,在国家方案基础上,起草了附属三峡医院治疗点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中医药累计干预患者 160人,250人次,临床证明中医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患者费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简便效廉的作用。目前出院患者住院日在 9 天左右。经过医护人员精心诊治截至2月12日,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04例,治愈出院60例。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症病区医生讨论
重庆大学 2021-04-10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技术是现代组织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厦门大学“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项目组在9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基金资助下,历时10余年,针对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技术开展了系统的基础研究,发现了角膜上皮干细胞体内以及体外扩增的多种调控因子;优化了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系统,制备了高效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生物反应器;构建了多种羊膜来源的细胞载体,开发了多种新的滋养层细胞,显著提高了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质量和功能。该项目在国内首次注册基于羊膜载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临床实验,率先开展自体细胞来源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术,应用于严重角膜上皮干细胞缺乏患者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项目的开展,填补了我国眼科临床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的多项空白,为大量角膜上皮干细胞缺乏患者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自开展以来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28篇,主要论文已被SCI收录论文引用800余次;主持编写或者参编专著或教材8本,申请5项中国发明专利,并在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大会报告和专题讲座70余次。项目负责人获得了运盛青年科技奖、紫金科技创新奖、中华眼科学会奖、华夏医学科技
厦门大学 2021-04-10
新一代通用化智能临床研究数据平台
本平台基于SAAS云模式,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解决了多中心医学健康研究、药物试验、慢病管理、随访管理等各类临床数据采集与分析问题,集成了轻量级项目管理、多终端灵活病例采集、支持队列与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质控、生物样本库、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临床资料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科研、流行病调查、临床试验和健康随访的流程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保障了临床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平台提供了项目管理、临床业务管理(随访管理、队列数据采集、随机试验、流程规划、慢病管理)、盲法设定、邮件提醒(微信扫描)、CRF表库管理、受试者管理(电子病历管理与知情同意书)、数据分析、数据高级检索、生物样本库管理、数据集管理与共享、知识库管理、平台门户(新闻公告)、公开注册、微信集成与智能通知、用户管理、机构伦理审核与管理、日志管理、字典管理、菜单管理、角色管理、数据留痕等服务,帮助快速配置和积累各临床科室CRF表和数据采集(教育培训)流程规划,形成临床大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临床数据服务,服务于医院随访管理、队列研究、临床评价、医学健康调查、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各类临床业务,积累临床大数据资源,促进医学科学发展。
北京大学 2021-02-01
抗缺血性脑卒中候选药物NBI的临床前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课题针对异吲哚酮类化合物进行构效研究及活性 筛选。已申请 国内专利及国际PCT,且已申请美、欧等11国专利并获7个国家授权。现已按化药1.1类开展临床前研究, 已初步完成合成工艺优化、制剂处方与工艺及初步质量评价和药效评价。
中山大学 2021-04-10
镇静催眠复方中药酸枣仁汤临床前研究
 21世纪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热潮给中药的振兴、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此历史条件下,中医药必将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将显示出广阔前景。众所周知,镇静催眠类化学药物一般失眠所服用的安眠药有都副作用,而且越用效果越差,原因是安眠药成了肝药酶的诱导剂,连续用药后产生耐受性;超过正常治疗剂量或长期使用正常治疗量都可形成药物依赖;一旦停药后就会出现戒断综合症;不得不持续用药,由于其耐受性使得所需剂量越来越大,副作用就会表现出来。基于此,开发研究低毒高效的中药镇静催眠类药物一直是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首选滋养安神方剂。由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五味药组成主要适用于阴血不足、虚阳偏亢,见有心悸怔忡、虚烦少寐、健忘等证。为将此传统复方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已经对其进行了下列全方位研究,为其新药开发和临床研究奠定了雄厚的研究基础。1 药效学实验及毒性试验 对酸枣仁汤及其各组方进行了镇静催眠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抗惊厥效果,有效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 增加戊巴比妥钠协同的消暑入睡只数和入睡时间等。最大耐受量试验表明酸枣仁汤几乎不具有毒性。2 化学成分分析及质量标准研究(色谱指纹图谱) 前期对君药酸枣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列提取分离研究,得到约5个镇静催眠类有效成分(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并以此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按照国家中药类新药的研究要求,对该复方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标准研究(薄层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及其他),采用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手段来控制原药材的质量(采收期、炮制方法、产地等)。3 酸枣仁汤的配伍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对酸枣仁汤进行拆方设计,对所得组方分别进行药理实验,获取药理数据,经数据处理后探讨酸枣仁汤配伍机制。对各组方进行RP-HPLC分析,获取化学数据。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化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从众多色谱峰中选取出与酸枣仁汤药效密切相关的有效成分群(即药效物质基础),并确定其质量控制指标。4酸枣仁汤提取工艺研究 优选了酸枣仁汤的最佳提取溶剂,采用一定试验设计,以质控指标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对象, 对最佳溶剂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酸枣仁汤最佳提取工艺。为将其开发成现代剂型,改善丸、散、膏、丹的状况奠定基础。5 镇静催眠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前针对前期的有效成分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92 1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