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的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双指标同时检 测新技术建立及便血检测产品研发
成果简介: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少,肉眼不见血色,少 量红细胞被消化分解,以至在显微镜下也无从发现的出血。正 常人便隐血检验为阴性,而阳性结果常见于肠癌、消化道炎症 或出血性疾病等患者粪便检测,便隐血检测对诊断消化道出血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进行消化道肿瘤普查、初筛和监测的 有效手段,是临床上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依据。 目前,便隐血检测的主要指标为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且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物在制备预防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1、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且易复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两种疾病类型。过去一直认为IBD是“西方疾病”,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亚洲国家的IBD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IBD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疾病。IBD临床表现为腹泻、便血、体重降低等症状,UC主要影响结肠黏膜,引起血便,CD可在整个胃肠道呈节段性分布,引起瘘管,由于IBD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肠道的共生微生物失调引发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紊乱进而导致遗传易感宿主出现肠道炎症。目前IBD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容易引起机体代谢紊乱或产生特异性不良反应等毒副作用,不适合长期使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缓解IBD的方法至关重要。 色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从饮食中获取,很多研究发现色氨酸在维持肠道微生物和肠粘膜免疫之间的平衡发挥重要的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色氨酸调节肠道免疫的本质并不是色氨酸本身,而是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色氨酸分解为吲哚及吲哚酸衍生物,其中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作为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高亲和配体,可激活免疫系统,增强肠上皮屏障,以及肠道激素的分泌,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或抗毒性作用[7, 8]。但肠道微生物利用色氨酸的能力有限,本研究以乳酸菌作为实验对象,筛选出一株能够高降解色氨酸的乳酸菌,以期开发出高效、安全的缓解结肠炎的天然药物。 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主要来源,主要从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中分离得来。乳酸菌除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外,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例如免疫调节、降胆固醇、抗肿瘤等益生功能。乳酸菌可通过黏附定植到肠道,调整肠道微生物结构,激活机体免疫,从而发挥出相应的益生功能。大量体内、体外及临床研究证实不同种属乳酸菌具有缓解肠道炎症的功能,但乳酸菌与色氨酸对结肠炎的预防作用报道较少。 本项目创新地研究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物在制备预防结肠炎的药物中的的作用及应用,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及技术。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和独占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05-10
一种植物磷转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nog1在调控植物产量和/或穗粒数中的应用。所述蛋白质nog1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所述产量为单株产量;所述穗粒数为主茎穗粒数。实验证明,向Guichao 2中导入抑制所述蛋白质nog1表达的物质,得到转基因植物乙;与Guichao 2相比,转基因植物乙的单株产量减少和/或主茎穗粒数减少。将编码蛋白质nog1的核酸分子导入SIL176中,得到转基因植物甲;与SIL176相比,转基因植物甲的单株产量增加和/或主茎穗粒数增加。因此,蛋白质nog1对调控水稻产量和穗粒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蛋白生产技术
成果描述:采用高效预处理、低温酶萃取、盐析和膜分离等成套技术,从新鲜动物皮、鱼皮、鱼鳞等不同原料中制备未变性胶原蛋白,解决了获取大量高纯度、未变性的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的技术难题;掌握了通过物理与化学改性手段调控未变性胶原的热稳定性、流变学等性能的方法和原理,为未变性化妆品用和医用胶原的产业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蛋白生产技术已分别在成都新际生物活性胶原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胜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技术参数与天然胶原标准品一致,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分析:生物活性胶原即未变性胶原,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分子量为30万,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与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已广泛用于美容护肤、组织工程等领域。胶原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首先生物活性胶原作为一种生物材料本身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是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研究开发的新型材料之一,国内当前处于探索性开发阶段,因此只要抓住这个先机将来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回报;其次生物活性胶原的深加工产品拥有巨大的消费群体,这主要是由于生物活性胶原具有其它化妆品的活性成分所无可比拟的增强皮肤弹性,祛除细小皱纹,优良的保湿、护肤的确切效果,先期投入的第一代产品已被市场认可。目前,本项目的先期产品技术已在成都、广东的2家公司实现生物活性胶原原料的产业化,制备的精华液、面膜、眼贴膜等护肤产品市场反应效果良好,作为医用胶原海绵、骨修复材料的原料也即将投入市场,产品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液体(4mg/mL)每毫升售价约为20元,而生产成本每毫升仅约为2元,因此每公斤生物活性胶原液体的利润为1.8万元。可见,本项目技术生产的未变性胶原功能材料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川大学 2021-04-10
SJ16蛋白在制备免疫抑制药物中的应用
该药物来源于病原生物资源的天然多肽(血吸 虫蛋白),具有明显抑制IL-12产生、上调IL-10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为研制新型免疫抑制 剂提供了一种新的先导分子,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将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丝蛋白组合液涂复涤纶织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蛋白组合液涂复涤纶织物的方法,包括:将涤纶织物放入NAOH溶液、乙二胺溶液、表面活性剂1227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涤纶织物表面的化学刻蚀减量处理;再用清水洗至中性;或先用乙酸中和后,再用清水洗至中性;然后将涤纶织物放入丝蛋白组合液中,浸渍处理;然后用无水乙醇或120℃水蒸气进行结晶化处理;热水中洗涤;脱水干燥,即获得丝蛋白组合液涂复涤纶织物。本发明利用丝蛋白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改性处理,改善了涤纶织物的吸湿性和服用性,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档次和附加值;通过化学刻蚀减量处理方法,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蚕丝蛋白涂复涤纶织物面料,特别是吸湿性提高3倍以上,具有抗静电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是根据现有的解酒产品主要来自中药成分,加工制备过程易氧化,失去生物活性,中药成分易分解,解酒效果差等弊端而研制的一种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绿色食品作解酒原料,对人体无害,且采用微胶囊技术,不仅可将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而且可消除解酒辅料的不良气味及口味,使液态辅料固态化的同时,提高溶解和吸收效率,使解酒效果更为显著。 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植物蛋白肽,配以山楂、萝卜、甘草、橘皮的水溶提取物,按比例调配成蛋白肽复合营养液,然后采用微胶囊成型技术,制成蛋白肽复合营养液液芯微球,微球的粒径范围为5—500μm;微球制备时所选用的壁材可以为单一壁材或复合型壁材。 采用绿色食品作解酒原料,环保对人体无害,使用微胶囊包装技术,可以使蛋白肽在人体中缓慢释放,有效地解决大量饮酒所造成的血液中酒精浓度突升的问题;还可解决蛋白肽稳定性差,易变性,易被消化酶降解难题,微胶囊技术保护了有效成分,使蛋白肽在肠道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用。不仅可将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而且可掩盖解酒辅料的不良气味及口味,使液态辅料固态化的同时,提高溶解和吸收效率,具有良好的解酒、醒酒功效,并可适当改善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多样性的动态结构基础
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家族受体,在视觉,嗅觉,味觉以及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转导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是关键的药物靶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GPCR在失活和激活状态下的晶体及电镜结构的解析,人们对于这一大类受体的激活机制有了愈发深入的了解。然而,GPCR受体的失活和激活结构仅代表了信号转导过程起始和终止时相对稳定的构象状态,受体在激活过程中发生了复杂多样的动态构象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与不同配体引起的信号转导多样性相关。目前,GPCR在激活过程中的动态构象变化仍不清楚,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液体核磁共振方法能够在原子分辨率水平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提供晶体或电镜结构缺失的信息,是GPCR动态结构与激活机制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手段。 M2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2R)是一个典型的GPCR,在调节人体心率和许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究GPCR 信号转导、调节以及药物设计的模式受体。该项研究通过在M2R中引入13CH3-ε-甲硫氨酸同位素标记探针,检测受体在结合一系列配体小分子时的核磁图谱变化(图一),分析M2R动态构象变化与这些配体对G蛋白激活和抑制蛋白 (arrestin)招募效应差异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进一步解释不同配体结合导致受体激活时构象和功能变化差异的分子机制。该项研究首次将M2R的配体结构、受体构象变化以及配体功能多样性联系起来,揭示了M2R信号转导多样性可能的分子机制,并为针对这类重要受体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北京大学 2021-04-11
关于蛋白质订书机酶实现高效多肽-多肽偶联反应
高效的 多肽 - 多肽偶联反应对于 制备蛋白 - 药物缀合物、调控蛋白质拓扑结构、生物成像 、化学生物学 等 领域 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因其可基因编码的特性 而 备受关注 。目前, 研究 报道 此类连接方法 并不太多 见 ,其中 分选酶( sortase ) 或 蝶豆粘酶 -1 ( butelase 1 ) 介导的偶联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 序列特异性 , 内含肽 ( intein ) 介导的蛋白质连接方法 可实现 可基因编码的高效主链连接, 而 转谷氨酰胺酶 ( transglutaminase ) 则 可以 介导 非特异性的 侧链异肽键 偶联 。近年来 , 多肽 - 蛋白质反应对 的 蓬勃发展 为此类工具 的 发展 提供了新的契机 。 已 有 谍连接酶( SpyLigase )和探连接酶( SnoopLigase ) 介导 的多肽 - 多肽偶联体系 见诸报道 ,但其效率仍 有 待提高, 而 其 细 胞内的应用前景仍有待探索。 最近 , 张文彬课题组发展了 独特的具有无序结构的 谍订书机 酶 ( SpyStapler ),可实现 谍标签 ( SpyTag )和北大 标签 ( BDTag )在 细 胞内和 细 胞外的高效偶联 (图 1 ) 。
北京大学 2021-04-11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相对于人类病原微生物,生物防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起步较晚。对杀虫防病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不仅对揭示这些蛋白分子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构建新型高效广谱微生物农药的基础。本项目选择我国分离的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的杀虫功能基因,通过解析其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开展生物学功能研究,揭示这些蛋白质的分子作用机理。同时进行蛋白与昆虫中肠蛋白的互作,以明确其在昆虫中肠的作用靶点,为分子设计此类蛋白以提高毒力和扩大杀虫谱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41 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