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科学家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8 月 15 日,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
科普中国 2023-08-17
一种溶液法合成嵌段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米粒子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溶液法合成嵌段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通过对纳米粒子及其应用需求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活化改性,接枝上具有不同性质的多组元线性聚酯链段,并引入不同性质线性聚酯长分子链,得到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经过表面特殊结构修饰后,形成“有机胡须”包覆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该种纳米粒子与大多数树脂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其中聚酯链段可以结晶成核,进而呈现出对线性聚酯树脂基体的优异的成核诱导效应。纳米二氧化硅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青岛大学 2021-04-13
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体的分离回收技术
利用二氧化硫与有机物质形成加合物的性质,采用吸收剂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对其进行解吸,同时得到工业级的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该项目装置包括两个塔-吸收塔和解吸塔。在吸收塔中二氯化硫与吸收剂逆流接触吸收,塔顶出来合格的氯化氢气体;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形成的加合物从塔底出来,经换热后进入到解吸塔,得到工业级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而将二者分离开来,变废为宝,重新进入生产环节,减少环境污染,有节约生产成本。
扬州大学 2021-04-14
利用两嵌段聚合物 PS-PAA 合成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该方法合成的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隙结构,高度有序,合成条件温和简单,可操行强,重复性好,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用于多种功能化,进行药物释放等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分辨率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Prime2
产品详细介绍 l 作不受供电极性影响 l 线性电压输出或模拟催化燃烧电桥输出 l 工作电压范围3.0V-5.0V l 工作电流典型值为80mA l 最新的MEMS探测器技术 l 量程:从0-5000ppmCO2到0-10%VolCO2 l 全金属结构,绝缘外壳 l 体积小 l 灵活的电路访问设置 l 用户可以通过硬件连接进行标定 l 宽温度工作范围 l 快速响应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在氧化铈负载钌纳米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结构敏感性
首先制备了 CeO2 纳米线负载的 Ru 基单原子、纳米团簇(约 1.2 nm )和纳米颗粒(约 4.0 nm ),并用于催化常压 CO2 加氢反应。研究发现三种催化剂都表现出 98-100% 的甲烷选择性,但纳米团簇的反应活性高于单原子并远高于纳米颗粒。通过原位表征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该催化剂上的 CO2 加氢反应经历 CO 中间体(即 CO 路径),其活性位点为 Ru-CeO2 界面处的 Ce3+-OH 位点和 Ru 位点,分别负责 CO2 解离和羰基中间体活化。从单原子到纳米团簇和纳米颗粒, SMSI 逐渐减弱,促进了吸附在 Ru 位点上羰基中间体的活化;氢溢流效应逐渐增强,不利于表面 H2O 分子的脱附。 SMSI 和氢溢流效应在纳米团簇上达到平衡,使催化剂在该粒径尺度下表现出最好的常压 CO2 加氢活性。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利用含二氧化碳的硫化氢酸气制备硫氢化钠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697615.X)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含二氧化碳的硫化氢酸气制备硫氢化钠的方法,属于脱碳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缓冲溶液与未脱碳的硫化氢酸气进行混合反应吸收酸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部分硫化氢,得到脱碳富液,然后加热脱碳富液,使脱碳富液中的硫氢化钠发生水解反应,转化成氢氧化钠,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脱碳富液中的游离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将脱除二氧化碳后的硫化氢酸气进入管式混合反应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二氧化碳浓度修正的呼出气多组分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浓度修正的呼出气多组分检测仪,该检测仪包括过滤瓶、载气气泵、干燥管、进样气泵、样品环、第一两相三通电磁阀、第二两相三通电磁阀、第三两相三通电磁阀、色谱柱和检测气室,连通后分别构成进样通路、清洗通路和检测通路。所述检测气室为长方体结构,开有PCB板槽、MOS传感器槽、二氧化碳传感器槽、测温孔、气体反应室等。传感器可快速给出响应并恢复基线,输出响应经信号处理与计算后,得出氢气、甲烷浓度,并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修正,降低样本采集限制条件,减少呼气采集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该仪器功能完善,体积小,操作简便,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较高,用户交互友好,有利于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推广。
浙江大学 2021-04-13
通过分子工程调控实现高选择性二氧化碳电还原转化
基于MDE具有明确活性中心结构的特点,团队进一步结合原位/在线X射线吸收光谱和理论计算深入揭示了取代基调控催化剂性能的机理(图3)。研究团队发现,NiPc MDEs的CO2还原起峰电位与Ni中心的部分还原紧密相关,而不简单取决于理论计算中的反应能垒。氰基(CN)取代可以使分子更容易被还原,因此具有更正的起峰电位。此外,OMe取代可以提高催化过程中Ni-N键强度并促进CO中间体脱附,从而提高催化剂稳定性。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产业化生产与结构调控关键技术
本团队采用新型结构导向技术来实现亚微米和纳米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高浓度制备,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并能对其纳米壳层结构进行精准调控,为相关功能材料的性能设计提供合成技术基础。现有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制备技术的投资成本高、设备生产率低、控制难度大,无法在工业规模上对其特有的纳米结构进行精准调控,严重限制了中空微球在高端产业中的应用。本团队基于全新的中空结构导向技术,在间歇反应釜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实现中空微球的高密度、大批量生产,具有设备生产率高、微球结构规整、壁厚可控、容易复合改性等优点,突破了中空微球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通过改变导向剂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微调,可在 50-400 纳米范围内对中空微球的壁厚进行精准调控,使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产生各种响应,并能通过控制中空和多孔结构调节比表面积、导热系数、阻尼特征、机械强度等性能,满足不同功能材料领域的要求。该技术还可以实现脂溶性物质或纳米颗粒与二氧化硅的复合,制备出具有功能多样性的复合中空微球, 如将氧化锡锑(ATO)与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复合,可制备兼具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和隔热功能的复合中空微球保温填料。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380 3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