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蓝藻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技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愈演愈烈,有 65%以上的湖泊和水库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且一些大型湖泊和水库都爆发过严重的蓝藻水华。张胜文团队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解决了蓝藻异味的问题,并通过简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明胶/蓝藻复合海绵。本研究解决了蓝藻废弃物处置的难题,使其具有功能性,复合海绵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吸附性能、可生物降解性能,在污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明胶/蓝藻复合海绵对 Cr3+的吸附率高达 99%,且通过对复合海绵的改性研究,提高了复合海绵对其他金属的吸附效率。
江南大学 2021-04-13
蓝藻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技术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愈演愈烈,有 65%以上的湖泊和水库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且一些大型湖泊和水库都爆发过严重的蓝藻水华。张胜文团队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解决了蓝藻异味的问题,并通过简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明胶/蓝藻复合海绵。本研究解决了蓝藻废弃物处置的难题,使其具有功能性,复合海绵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吸附性能、可生物降解性能,在污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明胶/蓝藻复合海绵对 Cr3+的吸附率高达 99%,且通过对复合海绵的改性研究,提高了复合海绵对其他金属的吸附效率。 关键技术 1、通过先进技术解决了蓝藻的异味问题; 2、通过简易的方法制备了明胶/蓝藻复合海绵材料; 3、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改性,提高了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 获得成果 1、申请专利四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团队与其合作者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德国不莱梅大学Thomas Frauenheim教授课题组及美国南加州大学Oleg V. Prezhdo教授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东南大学 2022-10-10
一种高性能多孔钙基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防治与洁净煤燃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性能多孔钙基吸收剂,其包括钙源粉末和生物质粉末,该钙基吸收剂在高温煅烧时生物质粉末热解挥发,内部形成多孔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该钙基吸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富纤维素类生物质粉末在高温下热解挥发形成孔洞来提高钙基吸收剂吸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原理,由此制备的球形钙基吸收剂适合在流化床系统中捕获 CO2,而且整个制备过程充分利用了生物质的成本低廉的特点,同时存在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便于操控等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运用场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钙基 CO2 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基 CO2 吸附剂,包括质量比为 1:9~1:1 的Ca2MnO4 和 CaO,且 Ca2MnO4 和 CaO 的总质量分数为 90%~99.9%,所述 CaO 用于吸附 CO2,所述 Ca2MnO4 均匀掺杂于所述 CaO 中,用于增强 CO2 吸附剂的抗烧结能力,使所述 CO2 吸附剂的循环性能增强,所述钙基 CO2 吸附剂的粒径小于 300μm。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钙基 CO2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制备了一种 Ca2MnO4 掺杂CaO 的钙基 CO2 吸附剂,该吸附剂吸附能力强,抗烧结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关于高Tc薄膜铁电材料机制的研究
基于过去发展的基于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的有限温度下铁电-顺电相变模拟手段,指出Fisher等人提出的有限尺寸标度理论存在缺陷,并针对铁电-顺电相比提出修正方法。此理论缺陷存在的本质原因是理论推导过程中对体材到薄膜演变过程中哈密顿量变化的忽视,是由当时实验技术与针对具体材料物性理论模拟手段的局限造成的。新发展出来的修正方法可广泛适用于类似铁电材料的物性模拟。 研究中,以SnTe作为一个例子,来研究标度律不成立的体系;以BaTiO3为一个例子,来描述标度律成立的体系。通过对比两类材料在从体材到薄膜变化过程中电子结构与相变温度变化的规律,作者发现相变序参量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描述子,来区分此两类系统。在标度律成立的体系,体材与薄膜的相变序参量并不发生变化,这个也是70年代Fisher等人提出标度律的一个基本假设。而对SnTe这类材料,在从体材到薄膜的演化过程中,相变序参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一机制也为寻找、预测和设计低维高Tc铁电材料提供了新思路。不同于之前研究常采用的施加应变等外部调制手段,新机制预测的低维铁电材料具备本征高Tc,更易于脱离实验室条件走向工业生产。课题组期待这一工作能激发更多高Tc铁电材料的发现。图1. 材料的相变序列(a) 满足标度律的传统铁电材料;(b) 不满足标度律的二维铁电材料;(c) 不满足标度律的一维铁电材料。当且仅当材料的低维相变序列发生改变时,标度律不成立,该材料有可能发现高Tc,即(b)(c),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发现。
北京大学 2021-04-1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铁锂
成果描述:橄榄石型磷酸铁锂因为其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来源广以及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等优点;但其过低的离子导电率和电子导电率也限制了LiFePO4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 单斜结构的磷酸钒锂晶体内部原子排列构成三维网状结构,为锂离子的迁移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因而Li3V2(PO4)3具有更好的锂离子导电性。单斜结构的Li3V2(PO4)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大电流充放电特性,同时其在充放电时有不止一个锂离子参与脱嵌,具有比LiFePO4更高的电压平台。 本研究通过加入高含量钒合成同时包含LiFePO4和Li3V2(PO4)3相的复合正极材料,利用Li3V2(PO4)3快离子导体的特性改善材料的导电性,使材料具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市场前景分析:低成本磷酸钒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1)动力电源系统市场,主要针对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观光车、旅游游艇等.(2)储能系统,比如高档住宅小区的太阳能路灯、景观照明灯、移动通讯基站蓄电池、风能发电等储能系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克容量(1C):160mAh/g; 10C/1C>80%; 常温循环2000次保持85%以上; 振实密度:1.3g/cm3以上 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尖晶石结构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针对现有材料性能的不足,本发明将Ag、Co、Al、Mg、Zn、Ti、Zr、Si、F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纳米二氧化钛一起溶于溶剂后,并与偏钛酸、锂源以及分散剂一起球磨搅拌,同时进行紫外光照射;将磨细并混合均匀后物料烘干后于600-900℃以及一定气氛下恒温加热2-20h,冷却后得到具有晶格掺杂的尖晶石结构钛酸锂材料,所制备材料具有优异的容量、循环和倍率性能。
四川大学 2021-04-11
西安交大研究人员在二维材料中发现层间滑移诱发铁电-反铁电相变新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二维铁电材料因其自发的铁电极化和天然的纳米厚度,在微纳尺度的铁电功能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共价的层间范德华力使得二维材料能够较为容易地滑移和旋转,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奇的物理现象,为其铁电性质提供了新的调控维度。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3-25
一种用于可见光响应的磁性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见光响应的磁性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1:将磁性粉体和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混合并搅拌形成表面吸附有溶胶凝胶的磁性前驱体;S12:将磁性前驱体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干燥并煅烧后得到负载有二氧化钛的磁性粉体;S13:将负载有二氧化钛的磁性粉体和硝酸银溶液混合并搅拌形成表面吸附有 Ag<sup>+</sup>的二氧化钛磁性粉体;S14:将表面吸附有Ag<sup>+</sup>的二氧化钛磁性粉体分离干燥后与含卤素离子溶液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44 3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