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师范大学病毒进化溯源技术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二次)
北京师范大学病毒进化溯源技术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北京师范大学 2022-06-24
版云——版面智能分析云服务平台
本软件主要功能是版面对象(文字、表格、公式、图形等)的自动识别,包括版面分割、样式识别、表格识别、公式识别、图形解析、文字识别与元数据抽取等。可用于数字内容制作(如点读书热区检测)、文件格式转换(如PDF到EPub)、表单识别与金融文档处理、数学公式识别与结构化拷贝、题库构建与试题检索、漫画制作与检索等。目前支持图像、PS、PDF、Word、EPub、网页等文件格式,支持图书、论文、证券研究报告、试题、表单类数据等。
北京大学 2021-02-01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由于自身环境的静态性、实验资源的有限性, 使得它无法满足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方面,单纯的客户机升级也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各个教育系统 (学校) 中的服务器资源未充分利用。云计算能够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计 算资源,为资源整合、按需付费、虚拟化和服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本项目将各教育子系 统中的服务器资源构建为一个教育云平台,从而满足师生员工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等工作。 本系统针对不同类型 (校外用户的单个计算机资源需求和校内用户基于实验室的批量计 算机需求) 的用户需求,以先进性、实用性、前瞻性、可扩展性为设计思路,采用资源按需分 配、动态调整的管理方式将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合理的分配给不同类型的用户。 特别地,本系统所构建的云计算虚拟实验室系统,能够按需动态配置教学实验环境,为每 个学生的每门实验课程定制一个个性化的实验环境,并便于教师动态设计不同的实验内容,从 而能够促进现有计算机教学实验资源的共享,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建立一个有效的网上 学习通道,进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云存储的个人移动计算环境(CloudKey)
清华大学研发的基于云存储的个人移动计算环境原型系统将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分割开来,把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打包成用户可随身携带的“计算环境”,将用户的“计算环境” 保存到最便携的存储设备中随身携带,成为一把开启“云”端服务的钥匙,在任意地点、时间,用任意电脑都可访问自己的专属环境,随时随地按需获得或购买计算和存储资源,方便 快捷地访问、存储和共享信息。系统提供基于硬件、更加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机制,提供载 有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安全计算平台,消除了使用第三方操作系统或软件的安全顾虑, 确保数据得到可靠的存储和保护,使用户不必担心私密数据被窃取或泄露。客户能够从“云” 端获得无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摆脱了移动计算设备在计算能力和电池功耗等方面的局 限。
清华大学 2021-04-11
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助手可视对讲终端
一、项目简介 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助手可视对讲终端,融合了先进的互联网云中大数据技术和图像及语音识别技术,将家庭室内机及门口主机、室内分机和手机智能连接等增加了图像及语音识别技术,并结合云端架构,在实现视频通话和开锁及智能家居控制等基本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更加智能的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和云服务功能(类似于家庭服务机器人),如可通过与云端语音对话达到不出家门可用语音对话即可购物、请人帮助及家庭医疗监护等增值云服务功能,相当于得到一位高智商高能力更加人性化的虚拟助手,还可通过图像视频等帮助居家老人获得帮助,解决目前社会老年化问题,并使传统智能家居系统创新,获得颠覆式技术革新。 二、前期研究基础 先期帮助企业完成了智能家居可视对讲终端的设计及私有云服务器的搭建。1)      数字福建物联网通信和体系架构及安全技术实验室建设,福建省发改委,400万2)      基于开放业务平台的泛在融合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制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NO:2013H0048 ) 2013.1-2016.12 (3)数字家庭网关的研制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工业)),40万,(NO:2013H1008)与漳州二菱电子有限公司合作2013.9-2015.8 (4)自组织网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研制,科技部项目 2009.9-2011.5 项目编号2009GJC40038 (5)智能家居安防技术中心,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项目150万 (6)2017-2020年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基金,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150万 三、应用技术成果 四、合作企业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资产1.3亿元人民币,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楼宇对讲行业前三位。在厦门拥有总占地11万平方米的工业园,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实现了产品全套工序的自主生产。在中国拥有3000多万的用户群体和超过2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大学 2021-04-11
基于云平台的老人健康远程监护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云存储的个人移动计算环境( CloudKey)
1 成果简介清华大学研发的基于云存储的个人移动计算环境原型系统将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分割开来,把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打包成用户可随身携带的“ 计算环境” ,将用户的“ 计算环境”保存到最便携的存储设备中随身携带,成为一把开启“ 云”端服务的钥匙,在任意地点、时间,用任意电脑都可访问自己的专属环境,随时随地按需获得或购买计算和存储资源,方便快捷地访问、存储和共享信息。系统提供基于硬件、更加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机制,提供载有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安全计算平台,消除了使用第三方操作系统或软件的安全顾虑,确保数据得到可靠的存储和保护,使用户不必担心私密数据被窃取或泄露。客户能够从“ 云”端获得无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摆脱了移动计算设备在计算能力和电池功耗等方面的局限。2 技术指标完全兼容本地文件系统本系统是一个基于 FUSE 开发的网络文件系统,有效减少网络数据流量,支持低带宽、低质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访问。它支持硬连接、符号连接和标准 UNIX 权限。单个文件大小可以高达 2TB。内容加密、传输加密所有数据块通过 256 位 AES 算法进行加密后存放到后台存储池中,传输使用 SSH 加密,有效保证用户数据安全。支持数据压缩、去重数据传输前采用 BZIP2 进行压缩,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流量,对于相同的文件以及不同文件中存在的相同部分只存储一次,从而节约存储空间,降低网络流量。快照和版本保护支持 copy-on-write 操作,可以开启文件版本保护,随时恢复过往修改过的数据。读写速度高达 3MB/s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读写速度超过 3MB/S。3 应用说明应用对象广泛,针对各种企事业单位、军队、大中小型企业等,另外还可应用于数据托管的服务运营等。
清华大学 2021-04-13
抵御密钥泄露的云存储数据审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抵御密钥泄露的云存储数据审计方法,其包括:第一步,系统参数生成步骤;第二步,密钥更新步骤;第三步,数据文件上传和审计步骤。该方法  中,引入了一个物理安全的安全设备来帮助用户周期性更新密钥,使得即使入侵者在某个时间段攻击了用户并获得了该时间段的用户密钥,其他时间段的数据审计仍然是安全的。  可应用于电子信息等领域,可产生客观的效益。
青岛大学 2021-04-13
移动云计算环境数据主动防止泄漏关键技术
针对传统的信息安全领域老三件(防火墙、VPN、IDS)已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 环境、特别是移动云计算环境和云计算环境中的信息安全要求,在系统、全面地 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云计算环境和云计算环境中数据安全保护可能存在 的各种安全隐患之后,立足于“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创新理念,认为“当对用 户数据和用户应用数据以密文形式进行存储、传输和访问时,能最大程度地保护 信息安全”。为此,项目组围绕这一理念系统地展开移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主动 防止泄漏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实现架构的研究,围绕密文的存储、传输和访问针对 性地研发出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密文检索调度技术、基于 可信计算的密文存储技术,以及面向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支撑平台研发。支撑平 台通过在客户端与云端之间架构数据安全管理层,构筑防止数据泄漏的 3 层防御 体系,通过利用所研发的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对所产生的敏感信息和重要文件实现 可选透明加密和强制透明加密,从而实现从源头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实现“事前‘预防’”;通过利用所研发的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密文的可信存储技术、密 文的透明调度和访问技术以及外发文件的安全控制管理技术,避免越权访问事件 和系统管理人员主动泄密事件的发生,实现“事中‘控制’”;通过综合利用审计 追踪技术,对访问日志、用户操作进行监控跟踪,实现“事后‘追踪’”,最终实 现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多级、立体化安全防御。这一技术架构能同时兼顾隐私保 护、防止信息泄密的技术要求。 创新要点: (1)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在传统强制透明加密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可选、动 态透明加密; (2)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面向终端设备的物理特征,实现用户与终端、终 端与终端之间的多重双向认证; (3)密文检索技术; (4)面向云存储的可信程序操作文件备份技术; (5)通过研究创新、现有技术改进和综合应用多项信息安全技术构筑了一个 “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踪”的多级、立体的数据主动防止泄漏安全防御 体系。 效益分析: 该技术适用于信息隐私保护和防止信息泄密的多数应用场合;适用于对传统 信息安全保护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的升级改造;适用于传统信息管理系统在 向云计算环境、移动互联网环境移植时,同样能保护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应用情况: 全部或局部地通过与数家高科技公司合作,改造、升级了若干件软件产品, 为公司创造了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深地工程地质灾害智能预警云技术
团队以深地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为切入点,将微震监测、智能云与新型支护技术相融合,打造了一套从底层算法到顶层智能物联网算法完整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 “精准监测”到“云端预警”再到“智能防控”。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想 环工院/土木水利 2020.09-2023.06 曾俊 环工院/建筑与土木工程 2019.09-2022.06 马佳骥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19.09-2022.06 吉翔 环工院/土木水利 2020.09-2023.06 卢向前 环工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20.09-2023.06 喻妮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20.09-2023.06 代坤坤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21.09-2025.06 文倩 商学院/应用经济学 2019.09-2022.06 彭丰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20.09-2024.06 李超飞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20.09-2024.06 宋涛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17.09-2023.06 张航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16.09-2022.12 邓叶林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19.09-2022.06 马俊杰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19.09-2022.06 朱玥 商学院/应用经济学 2021.09-2023.06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马春驰 环工院/ 无/副教授 隧道与地下工程 李天斌 环工院/ 院长/教授 隧道与地下工程 朱星 环工院 无/副教授 边坡工程 崔圣华 环工院 无/讲师 地质工程 杨晓轩 环工院 无/助教 无 赵伟华 环工院 系主任/副教授 边坡工程 四、项目简介 团队以深地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为切入点,将微震监测、智能云与新型支护技术相融合,打造了一套从底层算法到顶层智能物联网算法完整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 “精准监测”到“云端预警”再到“智能防控”。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川藏铁路、国防重大专项深地工程项目等重大战略相继开设,未来将有超过5.2万亿元的市场容量。①自主研发一套以传感器—采集站—便携检测仪—云平台为一体的高精度的微震监测系统。②基于智能云构架+MOC多输出技术+BIM,研发了深地灾害智能预警与防控云平台。 ③自主研发了深地灾害新型支护装置。已完成智能预警与防控云平台的研发设计,以及四个核心设备+三种新型支护装置的小规模生产,具有专业背景的数据分析团队已通过云平台远程处理监测数据。本项目正对硬件产品进行投入生产,计划于2023年完成软硬件的升级,2024年上线深地工程地质灾害大数据云平台,2025年实现掌上云技术。学生团队已发表30篇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8项,新型实用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10余项国家、省部级创新创业类竞赛奖励。依托学校平台已完成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合同总价值超千万元,并获得央视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高度关注。
成都理工大学 2022-07-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