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云桌面(VDI)
云之翼高性能云桌面是基于领先桌面传输协议开发,深度融合桌面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通过搭载vGPU(显卡虚拟化)技术,即可实现VDI架构下3D图形软件等高性能应用的流畅运行,同时满足低带宽条件下流畅的外网访问需求。 一、产品优势 3D体验佳 通过搭载vGPU即可实现VDI云桌面良好的运行各类3D大型设计类软件。 桌面可移动化 可将高性能的虚拟主机或物理图形工作站发布至局域网或广域网,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 外网流畅访问 基于自主研发的传输协议,在延迟 < 300ms 外网条件下均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操作体验。 数据安全不落地 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后端服务器,前端不保存任何数据,实现数据安全不落地。 简化管理 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即可对所有终端桌面及应用进行卸载、安装、升级等操作,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高效运维 借助云预警平台,只需一个管理员,即可在后台管理所有虚拟机,并能快速定位查找到发生故障的云桌面,及时排除故障。 资源弹性分配 所有的计算资源均由服务器提供,管理员可以调整单台服务器承载的桌面数量来提升或降低单个桌面的性能。 环保节能 终端采用瘦客户机,相比传统PC,能耗降低90%,每年的耗电量会大幅下降。 二、应用场景 3D高性能 3D实训机房:要求高性能配置实现各类3D专业软件的流畅使用,如艺术设计、建筑与机械设计、虚拟仿真教学等,对CPU、显卡、内存要求相对较高的场景。 图形工作站:设计部门或设计院等需要高性能配置实现大型专业软件流畅使用,如视觉设计、影视制作等,对CPU、显卡、内存要求相对较高的场景。 外网访问 在线实训与教学:需要满足师生通过外网低带宽条件下即可流畅访问学校实训资源,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实训与教学的场景。 移动及居家办公:公司领导、市场销售等人员需经常出差,因特殊原因导致员工需居家办公等场景,员工需要流畅访问公司办公资源。 跨区域部署 教育城域网:区县中小学众多,传统IT建设以学校为中心,欠缺整体规划,硬件资源共享困难,资源利用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分支机构办公:一般规模不大,无专职IT,IT支持和维护难以快速响应,影响日常工作。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云桌面本地版(VOI)
云之翼云桌面本地版(VOI)是⼀款桌面集中管控、本地分布式计算的新型桌面云产品;既能充分利用终端本身的计算性能,有效降低后端服务器网络压力;又可实现大规模分散、异构终端的统一管理和维护,远程进行桌面的统一部署和更新;适用于网络复杂、外设多、利旧PC纳管等场景。 一、产品优势 分散终端集中管理  基于WEB的图形化集中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在任意联网终端上访问,实现对桌面系统和软件的安装部署,快速交付各种所需应用桌面。 异构终端统一维护 支持终端设备异构,单镜像可支持多种不同型号终端 ,支持统一下发,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离线桌面持续使用 支持系统缓存到本地离线运行,即使断网终端也可继续使用,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业务连续性,也在保障了终端系统及应用的运行速度。 桌面环境按需交付 支持多系统模板,可根据不同需求交付不同的操作系统,每个系统安装独立的应用软件,自动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环境。 使用体验媲美PC 通过服务器下发桌面系统,缓存到本地,可无缝无损使用本地计算资源,将不同版本的软件安装在不同的操作系统,降低系统臃肿,提供不亚于PC的使用体验。 兼容各类外设 VOI云桌面基于本地计算模式,可实现与PC一致的外设兼容性。 二、应用场景 网络环境复杂场景 支持网络带宽低,时常出现网络中断,终端和机房距离跨度比较大、业务应用对传输延迟敏感非常高等网络环境复杂场景,如语音机房。 外设类型复杂场景 外设较多,特别是种类品牌差异大,同时需求能够支持特定行业外设,例如医疗行业收费窗口、放射科、化验科室、医药实验室,高校的嵌入式开发实验室等。 PC利旧纳管场景 现有场景下已有大量PC,面临管理复杂、效率低、无法支持远程管理和统一策略下发等挑战,需要云桌面进行利旧纳管。如学校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景。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一种抗菌防护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
产品服务:一种抗菌防护新材料在面膜、化妆棉、户外运动皮肤抑菌喷雾、内衣免洗喷雾等未来市场的打造。市场概况:美妆和运动领域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是:创意时尚带动科技产品消费。会员制社群直销、搭配主题活动、与时尚产品混搭定期打包销售。
同济大学 2021-04-10
基础工程设施安全防护水灾害防治非开挖修复
研发了新型工程防护高聚物注浆修复材料,具有环保、早强、高韧、耐久、抗渗性强等特点。构建了 土质堤坝柔性防渗体新方法,建立了非水反应高聚物扩散理论,发明了堤坝及地下工程防渗堵涌高聚物注 浆成套技术及装备。建立了层状结构介电特性及力学特性反演理论,提出了基于无损检测的高聚物精细注 浆方法,开发了高速公路、高铁无砟轨道及地下管道快速非开挖修复技术。技术及产品特点:通过微孔注 射,材料柔韧性强,耐久性好(5~10年);采用自动控制精密注浆系统,施工速度快;无需养生;微创修 复,注浆孔16mm,避免了开挖维修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结构扰动小;造价低。
中山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筑路材料、沥青道床及高铁路基防护技术
1、无砟轨道结构防水减振结构。在无砟轨道基座板底部与基床表层/桥面板顶面之间,全宽铺设防水联接层和缓冲保护层。本发明利用全断面铺设的联接层与缓冲保护层实现全面立体防水与整体性,利用特种改性增强剂调整沥青混凝土防护层的动态模量、阻尼特性与变形适应能力实现刚度匹配与缓冲减振功能,利用特种改性增强剂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荷载扩散能力、疲劳耐久性与抗水损害能力,有效解决现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防水层过早破坏失效与层间唧浆、脱空甚至冻胀等问题,提高轨道下部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平顺性、均匀性和长期稳定性,为无砟轨道板提供良好的稳定支撑,以延长轨道板的疲劳寿命,是一种长效的防护方案。 2、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适用于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在无砟轨道结构支承层与基床底层之间铺设,所述结构由上至下包括沥青碎石排水层、粘结层、全断面密实沥青混凝土防水抗冻层。利用沥青碎石排水层的大空隙性与良好渗透性将降水快速排出线下直接动力作用范围,再利用具有一定横坡度的密实沥青混凝土将沿沥青碎石层空隙下渗的水从沥青混凝土层表面横向排出路基范围,为基床底层提供良好的抗冻保护,有效解决无砟轨道路基表面积水、水泥混凝土防水层过早破坏失效与级配碎石基床翻浆冒泥破坏路基稳定性等问题,提高轨下基础结构排水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是理想长效的铁路基床表层设计方案。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避免长期握笔造成中指变形的防护指套
一种避免长期握笔写字造成中指变形的防护指套属于文案工作备护用品。技术方案是,套体为乳胶材料;套体上方在中指第一、二节的交界处设有受力区;套体内侧在中指第一、二节的节线位置设椭圆形孔洞;套体外侧在中指第一、二节的交界处设椭圆形拉伸区;在套体外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横向的条状魔术贴。受力区为椭球形状的气囊,内部气压为0.6-0.9个标准大气压。拉伸区表面有圆锥状凸起,或者有垂直于手指长度方向的褶皱。有益效果是:减轻中指受压,从而避免中指变形。
四川大学 2016-10-12
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
本成果构建了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创新体系,在防爆机理、技术、装备、检测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经过100余次的爆炸实验探索与反复测试验证,解决了防爆装备的轻量化、实战化、安全性等重大难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解决我国爆炸防护的重大难题,项目组一改传统防爆结构“以硬碰硬”的防护方法,创新“以柔抗爆”的柔性复合防爆新思路,后续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经过持续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构建了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创新体系,在防爆机理、技术、装备、检测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经过100余次的爆炸实验探索与反复测试验证,解决了防爆装备的轻量化、实战化、安全性等重大难题。 该成果的技术指标和技术特点如下: ①采用模块化结构,单个重量不大于100kg,整体装备重量不大于200kg。 ②开口尺寸大,开口尺寸≥600mm,能够容纳常见的未爆弹药及带有包装的爆炸物; ③防爆能力强,能够防护3kgTNT当量带有破片的爆炸物,能够对爆炸过程中的冲击波、破片和高温火焰进行有效的防护,安全距离为5米。 该装备目前技术状态已经成熟,建立了小批量的试制生产线,通过了相关检测,已有产品在销售。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坡面地质动力灾害柔性防护结构理论、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性能设计与提升技术,建立了“力平衡+”设计方法,开发了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设计软件,发展了多元化的防护产品技术,与欧洲现有技术相比,最大防护性能提升4.5倍。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柔性防护结构在坡面地质灾害作用下将经历大滑移、大变形等运动特征,在力学上属于强冲击作用下高度非线性动力问题,理论求解难度大。团队系统研究了坡面地质动力灾害柔性防护结构理论、技术及应用,取得了下列创新性成果:构建了防护网系统的多柔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非连续动力学计算理论,可实现多元化柔性防护系统产品的性能精确预测与解析:研究了柔性防护系统关键结构部件的环境腐蚀损伤力学行为及系统性能劣化评价方法,揭示了网片累积损伤演化规律,为柔性防护系统动力损伤后的剩余承载力评价 系统运维阶段的生命评估、可靠性评价提供基础;构建了多场、多尺度、多介质耦合动力学模型,实现了对泥石流、水石流、碎屑流柔性拦截动力学过程模拟;提出了综合“空间+时间”的4D柔性防护理论。 发展了柔性防护系统性能设计与提升技术,建立了“力平衡+”设计方法,开发了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设计软件,发展了多元化的防护产品技术,与欧洲现有技术相比,最大防护性能提升4.5倍。 研发了成套柔性防护结构足尺冲击试验装备,在试验能力、试验尺度、试验精度等三个方面实现全面超越;建立了标准化试验测试技术与方法,包括部件及系统试验与性能评价方法;提出了差异化设防目标和系统设计分级准则,相关成果入编两部行业标准,建立起覆盖产品、检验试验及工程建设全链条的柔性防护技术国家标准体系,相比欧洲目前的产品技术标准领先1代;开展了多项标尺性试验,累计试验次数超过300次,是欧洲该领域标志性试验的3倍,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试验数据,与欧洲70年的技术发展相比,支撑了中国在该领域十年内实现理论、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弯道超车。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一种抗菌防护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
一种抗菌防护新材料在面膜、化妆棉、户外运动皮肤抑菌喷雾、内衣免洗喷雾等未来市场的打造。
同济大学 2021-02-24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静悬试验台超导磁体的自由度控制与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原理:结合磁浮列车极端运行工况,充分考虑运行环境的强磁场,深入研究机-电-磁耦合机制,精确调节磁体悬浮姿态,以实现超导磁体在液氮温区(-196℃)自稳定悬浮。 2.创新点: (1)研发国产化低功耗悬浮控制模块,能耗较进口设备降低35%; (2)突破-196℃环境下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填补国内工程化应用空白。 3.应用场景: (1)高速磁浮列车静悬试验台 (2)精密仪器运输平台 (3)航空航天地面测试装备 4.应用案例:前期开发的自由度控制系统,已被合作团队应用且效果较好。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