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GPU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
以计算性能远高于CPU的GPU为核心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求解,并开发出相关软件。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更低的成本和能耗、更高的求解效率实现大规模的地下水数值模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4-14
基于GPU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
以计算性能远高于CPU的GPU为核心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求解,并开发出相关软件。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更低的成本和能耗、更高的求解效率实现大规模的地下水数值模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4-14
高效电脱盐/脱水技术
当前原油电脱盐脱水器都是卧式和板式电极,原油在罐内充满空间(罐的利用率)只占整个罐的2/3,而电场利用率只有整个罐的30%,效率很低。罐内原油的流动方向和脱出水下沉方向相反,上升油流阻碍了下降水滴的沉降,下降水滴(含大量盐)又对上升的净化原油进行二次污染,因此现有装置难以满足原油深度脱盐脱水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了高效电脱盐器,该技术的特点是在电脱盐脱水器内部采用了分段多层偏心鼠笼式组合电极,电极组合件由2~3层横断面呈圆环形的电极组成,相邻两层电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进一步地,电极组合件中相邻两层电极之间的间距从顶部到底部逐渐由小增大。 与原有电脱盐(水)技术相比,该电脱盐脱水器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电极组合件由2~3层横截面为圆环形的电极组成,所以可以形成多层环形电场,能最大限度地占据罐内的空间,使有效电场的空间增大,且可消除电场死角,使罐内电场利用率提高。   (2)电极组合件中相邻二层电极之间的间距由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所形成的环形电场的电场强度由顶部到底部逐渐减弱,在横截面上电场强度的分布为“上强下弱”。在罐体内油料含水量较小的上部区域电场强度大,油料含水量较大的下部区域电场强度较小,因此电场强度分布合理。此外,由于环形电场的电场强度由顶部到底部逐渐减弱,降低了电流,从而可以节省电耗。   (3)油水混合物料在电脱盐罐内水平流动,电极组合件沿罐内原油的流动方向分为3段,分别形成弱电场、过度电场、强电场三个电场区域;环形电场中下降的水滴沿油料流动方向呈水平抛物线轨迹下降,减轻了油料与下降水滴之间的返混效应。试验表明,该电脱盐/脱水器的处理量和分离效率较现有装置可提高100%以上。一般原油可以达到原油脱后含盐达到3mg/l以下,最低1mg/l,脱后含水达到0.3%以下的技术指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效相变蓄热供暖技术
设计出了高效相变蓄热供暖系统。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在白天收集热量,并将其储存用于供暖使用。 系统采用一定比例的石蜡—膨胀石墨作为蓄热材料,其具与供暖相适应的相变温度,较高的导热系数, 性质稳定,设计的石蜡—膨胀石墨蓄热罐通过内埋的  U 型翅片管实现与太阳能热蒸汽换热和用户供暖用水间的换热。装置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应用场合广泛。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丝绸高效促染技术
开发的新型丝绸的高效促染剂,可使活性染料在丝绸上染色时的上染率和固色率达到90%以上,并无需 添加盐进行促染。添加剂浓度低到0.2%左右,与传统促染剂硫酸钠的2-16%的用量以及30-70%的上染率和 固色率相比,该促染剂非常高效。 该染色技术无需改变原有染色工艺,无需大量投入。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了印染废水的色 度和处理负荷。
西南大学 2021-04-13
高效相变蓄热供暖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技术
本产品是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系新材料研究所研制的在国内较为先进的新一代高效减水剂,主要成分为脂肪族羟基磺酸盐缩合物,外观呈红褐色液体,无萘系、蒽系产品的刺激性气味,无毒、不燃、非引气、无氯盐,对钢筋无锈蚀,硫酸钠含量极低,冬季不结晶,对水泥品种的适应性优于一般的萘系产品,是新一代非萘系环保型高效减水剂。经与其它外加剂组份复合,可配制成具有泵送、缓凝、早强、防水、抗冻等系列产品,满足商品混凝土对外加剂的不同要求。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井下坑道打孔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坑道打孔装置,包括手柄组件、上棘轮结构和下棘轮结构,上棘轮结构包括上棘爪和上棘轮,下棘轮结构包括下棘爪和下棘轮,上棘轮和下棘轮按照工作状态时旋向相反要求安装;上钻头组件和下钻头组件分别与上棘轮和下棘轮活动连接,上钻头组件仅可相对于上棘轮在竖直方向运动,下钻头组件仅可相对于下棘轮在竖直方向运动,上钻头组件和下钻头组件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的打孔装置,在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上、下钻头分别钻出的孔位于同一直线上,避免了上下分开独立钻孔时的误差;手柄转动时工作角度范围小,操作方便;可人工扳动,来回扳动均能有效做功,无行程上的浪费;且不会引起瓦斯爆炸,适用特殊场合。市场前景分析:本发明的打孔装置,在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上、下钻头分别钻出的孔位于同一直线上,避免了上下分开独立钻孔时的误差;手柄转动时工作角度范围小,操作方便;可人工扳动,来回扳动均能有效做功,无行程上的浪费;且不会引起瓦斯爆炸,适用特殊场合。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井下工程参数测量仪
核心技术及创新性: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井下工程参数的测量由地面测量逐渐地转为井下随钻测量成为可能,这对提高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具有重大意义。井下工程参数测量仪(简称测量仪)的成功研制,可实时测量井下钻压、扭矩、侧向力、钻柱内压力、井下环空压力、井下环空温度等工程参数,由井下测量仪、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地面数据解释及处理系统组成,测量仪采集数据可储存在井下存贮器,也可通过MWD实时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和分析。①测量仪采用了双电气系统,提高了系统在高温、高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可自动切换备用系统,耐温能力125℃;②测量仪采用了新型传感器技术:首次采用焊接式电阻应变片测量井下工程参数,简化了传感器安装工艺,提高了测量仪的耐温性;③测量仪标定技术:自主设计并研制了一套钻压、扭矩专用标定装置,形成了一套井下工程参数测量仪标定配套技术;④井下工程参数测量仪工程应用技术:自主开发了测量仪工程应用软件系统和随钻传输系统,测量仪与MWD连接方案设计合理,数据随钻传输正常,并成功下井实验11井次。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2-29
垃圾焚烧飞灰填埋成套技术集成
垃圾焚烧飞灰处理达标后在卫生填埋场分区处置是今后我国发达地区飞灰处置的主流途径,这类填埋场的污染形成途径、强度与控制方法均与传统原生垃圾填埋场不同,现有填埋场污染控制技术从环境和经济角度均不适用,亟需高效的控制技术。本项目依据处理后焚烧飞灰填埋的污染衍生途径,发展控制处理飞灰填埋作业中黏附作业机械、风吹飘散的飞灰颗粒化技术;同步集成飞灰溶解性盐分缓释技术;发展雨水近零渗入的处理飞灰填埋作业技术。依据所集成的飞灰填埋前处理和作业技术,进行现场运行验证及条件优化试验。项目旨在发展既能够提高填埋场污染控制的效果,也能改善污染控制的经济条件的集成技术;而且同步开展现场应用验证试验,使成果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通过推广应用可以为焚烧飞灰填埋场的运行提供支撑条件。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近5年来已主持承担和完成国家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项目等20余项;相关成果分别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拥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0项。在长期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已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向,分别承担了国家973计划课题(可燃固体废弃物热转化过程中重金属的排放控制及关键污染物的协同脱除(编号2011CB201504),城市固废物-化-生相变及污染物产生(编号2012CB719801)),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与设备(编号2001AA644010)、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及示范(编号2003AA6440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低成本可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关键技术(编号2006BAJ04A06-05)等10余项课题(子课题)的研究。 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处理后达标焚烧飞灰在卫生填埋场处置的单位;在数年的实际运行中,面临了渗滤液收集管道阻塞等问题,也通过与同济大学的合作,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一系列实用技术。目前,该中心二期续建工程已施工完毕,即将投入运行,正是集成各项新技术,开展试验研究的有利时机。为利用有利条件,发展行业共性技术,同济大学将联合该中心开展项目研究。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744 7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