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结构化高光谱系统的猕猴桃硬度预测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无损预测猕猴桃货架期硬度的结构化高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产生空间频率为60cycles/m的正弦条纹光,投影至被测物,利用高光谱相机拍摄‑2/3π、0和2/3π三个相位图片,再将相位图片解模为完整图片,并获取结构光光谱信息。选取在室温下贮藏不同时间的猕猴桃样品,采集结构化高光谱数据,并通过破坏性检验获取样本硬度的真实值。对结构光数据解模并预处理,提取样品结构光光谱信息,构建硬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结构化高光谱系统对猕猴桃硬度的最佳预测模型的R<subgt;c</subgt;<supgt;2</supgt;为0.8697,R<subgt;p</subgt;<supgt;2</supgt;为0.8204,显著高于普通高光谱技术。本发明用于预测果实硬度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针对储存过程中成熟迹象不明显的猕猴桃果实硬度的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同德城市道路交叉口群交通信号动态协调控制软件
国内有许多企业开发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往往只注重交通控制系 统相关硬软件的集成,而对于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交通流的控制与管理却缺 乏相应的考虑。造成许多城市所采用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虽然在硬软件的配置上相当完 善,但在城市交通控制方面的功能却十分匮乏。然而,国内对交通控制理论的研究已经 有了几十个年的经验积累,在混合交通控制策略、相关控制参数计算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也相当成熟。因此就产生了交通控制优化软件的概念,优化软件主要负责对交通数据设 备采集来的交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应用相关交通控制模型,实时计算及调整控制参 数,并发送方案至实际信号机控制信号灯。 本软件的开发目标是结合中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背景,考虑中国混合交通的 特点,开发能适应于不同种类型交通及控制与管理需求的自适应交通控制优化软件。 
同济大学 2021-04-13
先进交通运输装备用高性能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中南大学 2021-04-14
城市轨道交通120km/h架空刚性接触网技术研究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现已结题,知识产权归属西南交通大学。该成果的创新性:采用频谱分析法,研究不同跨距和速度条件下的接触网受激振动频率,并与受电弓固有频率相结合,得出了弓网共振率范围,为弓网共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分析,若将传统接触网刚性线夹换为弹性线夹,将对弓网受流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接触网关键部位(如汇流排接头、锚段关节、刚柔过渡处)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弓网各参数对弓网受流质量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接触网跨距激扰频率、受电弓固有频率、弹性线夹最佳刚度值等若干技术指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活性软材料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低频率下,细胞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均表现出对频率的弱幂律依赖性;在高频下,储能模量近似为常数,而耗能模量与频率成线性关系。此外,自相似多级结构模型的转折频率可以描述不同细胞状态或类型的粘弹性力学响应差异,还可以定量地表征恶性肿瘤细胞与健康细胞的差异。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5-27
网络的结构可预测性与网络结构的最短压缩比特串长度呈线性关系
 在本研究工作中,该团队利用信息论和统计物理两个领域中熵的相关理论,对网络结构预测极限进行了研究。直观地说,一个可以仅用几个词描述的网络结构意味着它很简单,其边也很容易预测。例如二维晶格或一维链状结构。相反,如果一个网络需要很长的语言才能描述清楚,那么它应该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其结构很难预测。在计算机领域,任何网络的结构都可以被编码成二进制字符串。这启发了团队探寻最短二进制编码字符串长度,也就是熵,和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该团队发现来自不同领域,很多大小不一的网络,其结构的最短压缩长度和可预测性之间存在一个普遍的线性关系。基于香农信源编码定理,该团队在随机网络上证明了这种线性关系。       进一步,利用这一线性关系,该团队推导出网络结构预测算法的性能上界,揭示出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预测算法性能尚存在多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该性能界可用于指导未来在线商业推荐系统、蛋白质相互作用探测等场景中的算法设计。另外,该理论的一个有趣的用途是,可以实现在无需任何预测算法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结构压缩数据大小来估计一个网络数据集的商业价值。 
中山大学 2021-04-13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教学设备购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教学设备购置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西安市太白南路181号西部电子社区A座A区209标书发售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21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5-31
北京交通大学超大规模预训练云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北京交通大学超大规模预训练云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
北京交通大学 2022-05-27
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轨道交通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2021 年 1 月 27 日,由西南交大与中车大同联合研制的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该车采用西南交通大学陈维荣教授团队研发的轨道交通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突破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集成、系统优化控制以及能量管理等核心技术,电堆采用国际领先、可低温启动的日本丰田金属电堆,这也是燃料电池金属电堆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应用。该车设计时速每小时 80 公里,满载氢气可单机连续运行 24.5 小时,平直道最大牵引载重超过 5000 吨,在不用改变任何铁路基础线路条件下,可在各类机务段、车辆段、编组站以及大型工厂、矿山、港口等场所执行运转、调车、救援等多用途任务。 陈维荣教授团队自 2008 年起,在我国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开拓了氢能轨道交通研究方向。历时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团队突破了大功率燃料电池优化控制、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于 2013 年成功研制我国首辆燃料电池电动机车,并于 2016 年与中车唐山公司联合研制成功世界首列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引领了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锂金属负极局部热管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锂离子电池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最先进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然而以石墨作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较低且能量密度已接近极限,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需求。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6-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