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射频识别卡的车辆交通监控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智能交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在车辆牌照中嵌入射频识别卡(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结合由所有路口和主要路段地下铺设的读卡器、手持终端、监控中心构成车辆交通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一个城市(地区)的完整、严密的交通管理,大幅度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并具有以下有突出的效果: (1)统计该路口的交通流量及其时间、车型分布,为正确引导和调度车辆行驶、道路改造提供依据。 (2)追踪被盗车辆和特定车辆。 (3)跟踪肇事逃逸车辆。 (4)跟踪报废车辆和逃避规费的车辆。 (5)跟踪套牌、伪造(RFID)车牌车辆。 (6)配合车辆传感器、摄像头和专用 PDA,可以准确甄别无合法 RFID 车牌的车辆。 (7)对在路口的车辆交通违章可以实现自动判断、自动记录和自动通知相关人员等功能。 (8)统计车辆运行的种类、时刻与时间等,为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基本数据。 (9)为各种智能交通子系统提供基础条件。如在此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建立: (一)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 (a)静态交通管理及停车诱导系统; (b)城市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系统; (c)公共交通自动监控及通信调度系统; (d)城市交通一卡通智能支付、结算系统。 (二)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三)城市对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 (a)不停车收费系统; (b)出入口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系统构成如图所示。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机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 RFID(射频识别卡)、 微处理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交通监控系统(专利申请号:200510013229.X)。并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基于 RFID 的车辆交通管理系统具有原始创新性,该系统可望解决车辆交通中多数的管理问题,而且易于实施和低成本,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 车辆交通管理。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生产不需特殊条件,但投资需要千万元以上。 合作方式及条件:专利许可(费用=实施地车辆总数×5 元×年数)。
天津大学 2021-04-11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新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院长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光德教授。学院的校训是:尚德笃学,守正创新。办学定位是:服务陕西,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名校优质的学科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管理系、机械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护理系、传播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等10个系,4个教学部,16个研究所,4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类、经管类专业为支撑,以艺术、文学、医学类专业相配合协调的多学科结构。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8708名。 学院秉承西安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育人为宗旨,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保证基础,强化实践,注重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培养基础好、技能强、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按学科大类打好基础,按就业方向安排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提升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较高综合素质、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强的优秀人才。 学院坐落于西安经济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校园占地523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校园周围绿水环绕、花果飘香、空气清新,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现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电工电子、计算机、物理等教学实验中心,以及电气信息类、机械能动类、土木建筑类、艺术设计类、医学护理类和经管类等六大类100余个专业实验室,此外还有11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兴通讯、中航联盟等国内著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学院还有5.5万平方米的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图书馆现有面积4347平方米,建设有4个借阅一体的图书借阅室,1个拥有65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共有1106个阅览座位;已形成以经济、管理、外语、工程技术类纸质图书为主体的藏书体系。馆藏图书现有79.46万册,数字图书15265GB,期刊1000余种,全文数字期刊8300多种,有万方、维普、超星、读秀等7个电子数据文献库,所有资料全天候全开架。 学院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校园网络及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建成覆盖现有园区的校园网信息点11275个,园区内铺设光缆25000余米,实现楼与楼之间主干千兆光缆连接,百兆到桌面的网络基础应用环境。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82间,座位数12749个;语音室5间,座位数238个;计算机教学机房10间,座位数766个。于2007年开通了电信(Chinanet)及中国教育网(Cernet)两条校园网出口,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与资源共享,学院中心机房现有60多台专用服务器,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多项信息应用服务。 学院已经建立起一支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学骨干为主体,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整体结构合理且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530余名,45%具有高级技术职务,8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11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4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5人,外籍教师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50余人。2014年起,学院在省内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招生质量位居陕西省同类院校第一,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学院的综合声誉不断提高,在社会上逐步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与品牌,学院曾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中国10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中学生最信赖的十佳独立学院”和“陕西省文明校园”等。 学院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主要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部分影响力较大的专科、文体类赛事,累计常规参赛项目三十余项。各类获奖总数累计达76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4项,省级奖项621项。 校园文化精彩纷呈,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学生社团106个,迎新晚会、新年音乐会、毕业生晚会、“星光大道”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学生自发组织、自发筹办的活动已逐渐向着多样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开展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广泛开展学生交流和合作办学等活动。在校学生均可选择2+2双学士、1+3双学士、3+2本硕双学位、一学期、寒暑期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外院校相应学位证书或修读证书,同时可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目前,已累计有近千名师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标志着学院已迈开国际化办学的坚实步伐。 下一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继续弘扬好、传承好“西迁精神”,扎实推进“125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的实现,稳步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切实保证人才队伍质量提升工程、教学改革成果培育工程、科技研发推进工程、办学资源拓展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五项工程落地生根。经过十到二十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独立学院运行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优势突出,育人环境优良,校园设施先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2018年9月13日更新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2021-02-01
轨道交通教学实训解决方案
在轨道检测实训中利用各类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可以对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线路进行检测及精调实训以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完成实训项目,对轨道线路结构进行检测及精确调整作业流程进行整体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高速铁路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同学们还可以掌握高精度伺服马达全站仪在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的运用,了解无砟轨道线路控制测量作业流程,以及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及粗铺、边线放样测量等。在掌握高速铁路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学会无碴轨道线路 CPIII 控制测量作业流程,最终具备高速铁路线路工岗位检测及调整轨道结构的技能,成为行业需求性人才。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2022-07-01
专家报告荟萃⑱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永泉: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西安交大实践
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动力与保障机制。智能制造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其发展核心在于学科交叉融合。然而,如何在交叉点上实现学术突破并构建高效的保障机制,仍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17
苯乙烯生产全流程优化运行技术及工业应用
苯乙烯单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苯乙烯(PS)、ABS树脂、丁苯橡胶、 不饱和树脂等产品的生产。相对来说国内苯乙烯生产装置规模偏小,优化运行技术在苯乙烯行 业的应用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项目综合应用化学工程技术、建 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及优化技术,针对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业生产装 置的实际情况,开展烷基化制乙苯过程的机理建模、烷基化产物精馏过程的机理建模、乙苯脱 氢制苯乙烯反应过程的机理建模、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产物精馏过程的机理建模、以及基于上述 模型的工业装置关键工艺参数操作特性研究,完成苯乙烯装置在线优化运行技术的研发;并通 过工业装置实际应用,在满足装置约束的前提下,使得生产装置更加接近于约束边界的条件运 行,实现装置运行过程中物耗和能耗的降低与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开发了优化系统的界 面,操作人员在浏览器端就可以按要求输入优化系统所需的参数,提交完毕后,优化系统会根 据输入的参数计算出优化值。根据系统给出的优化操作值,调整现场的相关参数指导了苯乙烯 全流程的调优,实现了装置的节能降耗。 该项目在齐鲁石化20万吨/年乙苯/苯乙烯装置上实施以后,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过程蒸汽 消耗降低了2.7%,乙苯脱氢反应过程蒸汽消耗降低了2.6%,脱氢反应产物分离过程蒸汽消耗降 低了2.1%,综合能耗降低2.3%,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过技术科经济 核算,可净创直接经济效益425.6万元/年。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客流量的列车运行图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客流量的列车运行图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客流量数据;所述原始客流量数据包括至少两个预测周期的客流量数据;根据当前预测周期的前一个预测周期的第一客流量数据、以及预设的平衡指数平滑模型,对所述第一客流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当前预测周期的第二客流量数据;根据预设滤波模型,对所述第二客流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所述当前预测周期的最优估计值;根据预设约束条件以及所述预测周期的最优估计值,生成列车运行图。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行图时刻表编制的复杂度与效率,导致编图效率低以及编图质量差的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在线评估预警软件
1 成果简介随着电网互联规模和复杂性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大,安全运行问题也将更加突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电网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电网结构薄弱,电气主设备和线路故障率较高,部分电网电源供应紧张,应付电网突发事件的运行备用不足。提高电网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 所以,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一个操作方便的可靠性评估软件包对指导电网规划、运行、调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在线评估预警软件( ORET)利用气象、地震和水利等部门的数据和从数据采集与监控/能量管理系统( SCADA/EMS)获得的电网实时运行数据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对电力系统进行预警,同时为运行人员提供定性和定量的指导。 软件特点: 可靠性评估按照使用目的,通常可以分为规划可靠性和运行可靠性两大类。规划可靠性一般用于分析比较不同的规划方案,为电力系统规划提供指导意见。规划可靠性评估使用元件的长期平均故障率,不考虑实施运行情况,要求计算精度高,但不刻意要求计算速度。运行可靠性根据电网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评估,指导电网的调度和实时控制。运行可靠性评估使用元件的实时运行故障率,并考虑不同元件所处位置、天气等信息,对计算结果绝对值的精度要求不高,对计算结果实时变化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同时对计算速度要求苛刻。目前,数据采集和监控/能量管理系统( SCADA/EMS)的逐渐完善和成熟,为实现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提供了可能性。 本软件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采用 Visual C++ 6.0 开发了可靠性评估软件包,包括规划可靠性和运行可靠性两种功能,可以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电网运行人员可以通过曲线的方式实时监视电网的运行状况。 软件的主要优点有:具有图形化界面,并且支持 BPA、 PSASP、 PSSE 等各种电力系统数据格式的导入。实时反映运行条件变化对元件停运率和系统可靠性水平的影响。变精度快速排序算法,实现在线快速预警功能,缩短了严重故障状态的可靠性预警时间,避免了巨大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间,并为调度员争取了宝贵的决策时间。具有实时存储功能,能在运行过程中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并能通过曲线的形式与 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基于三维曲面绘制技术和动态着色技术的可视化方法,如图 2 所示,将计算中所产生的可靠性信息转变成直观的以图形或图像形式表示的信息,使调度员对电网实时运行可靠性有形象而全面的了解。图 1 可靠性软件界面图 2 可视化输出技术2 技术指标清华大学通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以及在国家 973 计划的支持下,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开发出来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在线评估预警软件。本软件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预警和辅助决策,为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的实时可靠性评估提供了定量的指导。关键方法和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于 2009 年 10 月通过了国家 973 计划项目验收。3 效益分析本软件的推广应用前景良好,适用于从区调、省调(市调)到网调不同调度部门的具体要求, 对提高电网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 2021-04-13
城市出租车运行监测分析与协同调度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微电网优化规划与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微电网优化规划与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系统地发展了含多种分布式能源、多种储能系统、可满足用户综合能源需求的复杂微电网优化规划方法,可实现微电网全生命周期的优化规划。 (2)系统地发展了适于复杂微电网多时间尺度性能研究的仿真分析方法,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微电网综合物理仿真平台,为微电网运行分析、保护及控制装备研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系统地发展了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方法,针对不同结构与组成形式的微电网,可实现分布式电源出力
天津大学 2021-04-14
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与示范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与其对应示范装置。着眼于发展经济、安全和可靠的富氧燃烧技术需求,本成果重点围绕两个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基于氧/燃料双向分级的富氧燃烧火焰组织、传热调控与污染抑制原理; (2)基于静/动态仿真的富氧燃烧系统集成优化和控制技术,组织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 本成果建立了常压与加压富氧燃烧条件下的分级燃烧、传热和污染物控制理论,开发了常压富氧燃烧的分级燃烧系统,研制了加压富氧燃烧的燃烧、换热及返料等关键装备,突破了酸性气体共压缩纯化等共性关键技术,掌握了常压富氧燃烧的系统集成、优化与控制方法,并提升富氧燃烧大型化设计能力。 其中,运用富氧压缩S/N/Hg一体化脱除技术,SO₂/NOx/Hg脱除率分别达到99%,93%和98%;35MWth富氧燃烧工业示范连续运行168h,锅炉燃烧效率90.68%,烟气中CO₂浓度71-82%,NOx浓度(等效空气燃烧)110mg/Nm³。相比空气工况,富氧工况下脱汞效率(以ESP前为基准)和ESP除尘效率进一步提升。 图1 应城35MWth富氧燃烧工业示范装置平面图 图2 应城35MWth富氧燃烧工业示范系统及现场实时运行 【技术优势】 与现有的其它碳捕集技术,包括燃烧前、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改造成本更低,系统效率更高、生成成本更低、投资与碳减排成本更低。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37 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