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信息融合的传感器故障的智能在线诊断技术
该项目以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技术为背景,研究传感器故障诊断相对于一般故障诊断的特殊性及其已有的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建立能够融合主要诊断方法、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诊断框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故障诊断的对象由单个传感器变为传感器系统;故障诊断的技术由单一方法转变为适应传感器不同过程的相应方法共同作用;为传感器故障的在线检测与信号恢复提供一致的方法;对可能的故障传感器,利用正常工作的传感器信息,恢复其性能。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人才需求:化学、化工类,环境工程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1.化学、化工类,环境工程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2.工作认真细心,热爱本职工作,动手能力强;3.诚实、勤奋、有责任心、肯吃苦;4.一经录用公司缴纳五险一金,提供食宿,有免费通勤班车。
山东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 2021-09-09
人才需求:环境专业、化工专业相关人才
环境专业、化工专业相关人才
淄博重山思沃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6
抗虫融合基因、融合蛋白质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虫融合基因,该基因包括从5’-3’依次含有编码BT晶体毒素Cry1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Cry9Aa毒素的核苷酸序列;且上述2个核苷酸序列位于同一个开放阅读框内。该抗虫融合基因包括Cry1Aa、Cry1Ab、Cry1Ac、Cry1Aa的修饰基因、Cry1Ab的修饰基因或Cry1Ac的修饰基因;还包括Cry9Aa或者Cry9Aa经过修饰的基因。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抗虫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从N端至C端依次为Cry1晶体毒素和Cry9Aa毒素。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能用于制备转基因抗虫农作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绘本主题阅读课程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详细介绍 一、整体概述: 《吉美幼儿园绘本课程》系列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优秀绘本故事为载体,融汇国内外教学教育精华,利用绘本独特的魅力及特点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提倡幼儿自主阅读,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二、功能模块 产品构成:优秀绘本、数字化教学软件、精品课件、教案、课程标准、亲子互动、动画音频等多种形式。 三、特色亮点: 1、精选全球获奖绘本,呈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2、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创“4+4”绘本阅读教学模式; 3、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打破传统教学局限; 4、以绘本为载体,整合多元智能,致力于为幼儿打造全脑开发的精品课堂。
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海上战舰》STEAM主题课程
产品详细介绍 海上战舰STEAM主题课程 项目背景 海上航行安全一直以来是海上交通、经济贸易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海上安全将有利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促进经济体之间以及经济体内部的稳定发展。维护海上安全包含打击海盗、反击敌对力量的袭扰、应对海上意外状况等内容。目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到太多关于战舰的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课外书进行了解,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项目中,学生可以借助海上战舰主题套件与八爪鱼 人工智能与编程教学系统 ,进行相关的基础探究性实验,通过搭建护卫舰模型,加深对舰船结构、功能的认识。学习利用编程实现对超声波传感器、舵机等电子元器件的控制,让护卫舰模型执行海上保安任务,发展学生的编程思维。 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以项目式教学开展的跨学科课程,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 5E 教学模式作为指导,结 合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战舰的特点、类别以及具备的功能,能运用知识设计与搭建护卫舰模型。 ⚫  学习影响浮力的因素、力的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初步运用核心知识使护卫舰能自由平稳前行。 ⚫  学习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控制超声波传感器、舵机驱动等电子元器件,能运用编程思维使护卫舰模型具备攻击和预警系统。 ⚫  体会在活动探究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掌握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  体验以小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的方式,交流并探究护卫舰的特点和功能,完成模型的搭建。 ⚫  借助实验、查阅资料、合作讨论等途径梳理和理解使护卫舰自由平稳前行的核心知识点和实现原理。 ⚫  体验使用图形化编程控制护卫舰模型实现攻击与预警功能,发展编程思维。 ⚫  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跨学科课程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  在模型搭建、编程学习等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  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敢于创新等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 ⚫  发展工程思维,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广州八爪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民俗大舞台》STEAM主题课程
产品详细介绍 民俗大舞台STEAM主题课程 项目背景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在中国应该是辉煌繁华的,但事实上,随着时代进步,历史变迁,戏曲逐渐被遗忘,把戏曲与舞台引进课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审美价值观与爱国主义的培养。 本课程中,学生可以配合使用八爪鱼民俗大舞台主题套件,进行基础物理探究实验,搭建舞台模型,学习并掌握声、光、电等基础物理学知识,使用舞台模型表演感兴趣的戏曲,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以项目式教学开展的跨学科课程,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 5E 教学模式作为指导,结合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艺术课程标准的特色。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皮影戏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皮影舞台类型。 ⚫ 认识皮影戏舞台的结构组成及基础结构相关原理。 ⚫ 应用光、声、电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搭建皮影戏舞台模型。 ⚫ 知道设计包括一系列步骤,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与合作。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皮影戏舞台的设计和搭建,发展工程思维能力,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 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 在完成声、光、电相关的科学实验中,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 能在了解皮影戏的表现方式上,发展艺术表现与艺术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发展合作能力,学会与同伴交流与协作。 ⚫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和创意搭建,体会创新乐趣。 ⚫ 运用艺术手段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 通过对皮影戏的欣赏,更加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学会珍视中华传统文化。
广州八爪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1对1课程
适合学员需要单科短期突破,中高考冲刺,有个性化提升需求的学员
上海精锐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2021-02-01
1对1课程
三好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直播互动技术、在线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平台,提供在线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服务。
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深地工程地质灾害智能预警云技术
团队以深地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为切入点,将微震监测、智能云与新型支护技术相融合,打造了一套从底层算法到顶层智能物联网算法完整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 “精准监测”到“云端预警”再到“智能防控”。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想 环工院/土木水利 2020.09-2023.06 曾俊 环工院/建筑与土木工程 2019.09-2022.06 马佳骥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19.09-2022.06 吉翔 环工院/土木水利 2020.09-2023.06 卢向前 环工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20.09-2023.06 喻妮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20.09-2023.06 代坤坤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21.09-2025.06 文倩 商学院/应用经济学 2019.09-2022.06 彭丰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20.09-2024.06 李超飞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20.09-2024.06 宋涛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17.09-2023.06 张航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16.09-2022.12 邓叶林 环工院/土木工程 2019.09-2022.06 马俊杰 环工院/地质工程 2019.09-2022.06 朱玥 商学院/应用经济学 2021.09-2023.06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马春驰 环工院/ 无/副教授 隧道与地下工程 李天斌 环工院/ 院长/教授 隧道与地下工程 朱星 环工院 无/副教授 边坡工程 崔圣华 环工院 无/讲师 地质工程 杨晓轩 环工院 无/助教 无 赵伟华 环工院 系主任/副教授 边坡工程 四、项目简介 团队以深地工程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为切入点,将微震监测、智能云与新型支护技术相融合,打造了一套从底层算法到顶层智能物联网算法完整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 “精准监测”到“云端预警”再到“智能防控”。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川藏铁路、国防重大专项深地工程项目等重大战略相继开设,未来将有超过5.2万亿元的市场容量。①自主研发一套以传感器—采集站—便携检测仪—云平台为一体的高精度的微震监测系统。②基于智能云构架+MOC多输出技术+BIM,研发了深地灾害智能预警与防控云平台。 ③自主研发了深地灾害新型支护装置。已完成智能预警与防控云平台的研发设计,以及四个核心设备+三种新型支护装置的小规模生产,具有专业背景的数据分析团队已通过云平台远程处理监测数据。本项目正对硬件产品进行投入生产,计划于2023年完成软硬件的升级,2024年上线深地工程地质灾害大数据云平台,2025年实现掌上云技术。学生团队已发表30篇高水平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8项,新型实用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10余项国家、省部级创新创业类竞赛奖励。依托学校平台已完成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合同总价值超千万元,并获得央视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高度关注。
成都理工大学 2022-07-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5 76 77
  • ...
  • 653 6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