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创机器人外科及触觉感知
微创机器人外科及触觉感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微创外科(MIS)与开放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疼痛轻、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胸腹、脊柱、心血管和泌尿外科等领域 微创机器人外科(MIRS)由机器人替代医生操控手术器械,克服医生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灵巧性,改善手术精度和质量 触觉力信息缺失导致过大的操作力和器官组织创伤,是当前微创机器人外科面临的共同问题。项目利用光纤技术,研究微型触觉力传感器及其在器官组织类型和边界鉴定、机器人反馈控制应用中涉及到的一系列挑战性问题。获得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有望消除触觉缺失引起的手术风险,提高微创机器人外科手术的精度、稳定性和质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机器人无线充电方法
目前,机器人无线充电主电路拓扑大多采用全桥和半桥逆变电路,存在着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桥臂上下开关管直通烧坏等问题。本发明包采用新型单管逆变拓扑,它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传输效率高、可实现零电压开通和零电压关断控制等优点,该系统广泛用于开关频率20kHZ-1MHz以上,特别适合手机、机器人、无尾家电等领域。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充电(或供电)产品每年以100%的速度发展,而现有机器人充电电路系统存在着成本高、控制复杂、可靠性低、开关频率难以大幅提高等缺点。本发明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开关频率高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无尾家电设备的供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农用机器人履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用机器人履带装置,包括外壳、主动轮、从动轮、支撑轮、皮带、电机,所述电机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焊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蜗杆啮合所述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另一侧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孔;该农用机器人履带装置,左凸起、所述左凹槽、右凸起和右凹槽成S型结构依次间隔均匀的分布,可以使啮合更复杂,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柔性接触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柔性装备机器人及其产业化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虚拟数字人
面向数字人的大规模生成需求,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理论,探索机器学习方法从数据中自动化学习数字人建模方法,提出了高精度三维人脸重建技术、表情驱动数字人技术、语音驱动数字人技术三项世界领先的技术,以低成本、高效率生成可驱动的高保真数字人。该技术能够极大提升数字人的生成质量与生成效率,支持大规模高精度的数字人生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
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攻克了高速并联机器人机构创新、设计控制、装备技术等难题,形成了自主研发体系,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技术辐射与工程应用,成果在天津力神、石家庄四药、杭州娃哈哈、云南安化等国内多家企业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规模应用,为企业新增销售额4.97亿元,新增利润1.36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天津大学 2023-05-12
两轮移动机器人
成果简介:两轮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非稳定运动形式的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移动速度快以及零半径转弯的特点。由于该机器人是一种非稳定系统,因此对其平衡控制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核心技术。两轮移动机器人特别适合于狭窄路面环境或人员拥挤的场合作为载人、载物的灵活移动工具。 两轮移动机器人是在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完成的,在技术上首次解决了由于系统机构间的摩擦力矩对平衡控制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对全面的机器人平衡系统的控制模型。具有独立的识产权。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双面双弧焊接机器人
双面双弧焊接技术是采用两个电弧在工件的两面同时操作立焊-立焊、平焊-仰焊的一种焊接工艺。双机器人协同双面双弧焊接技术是利用两台焊接机器人协同实现双面双弧焊接的技术。其关键技术包括双机器人电弧焊接同步协调技术,平焊-仰焊、立焊-立焊双面双弧熔池控制技术和双面双弧焊接工艺技术。 使用该系统焊接拥有三大优势:优质--同步熔透,焊缝缺陷少,外观成形好;低耗--焊接5-12mm厚板,无需开坡口,不填丝或极少填丝;高效--双面焊接,不需清根,工件无需翻转,效率极高,焊接10mm高强铝合金,焊接时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HIT/DLR仿人形机器人灵巧手
HIT/DLR仿人型机器人灵巧手有4个相同结构的手指、共有13个自由度,每个手指有4个关节、3个自由度,拇指另有一个相对手掌张开/闭合的自由度。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思想,实现了集成化、模块化的灵巧手手指和可重构的手掌。基于FPGA/DSP的高速串行通讯系统和实时控制系统。集成有关节绝对位置、电机相对位置、关节力矩、手指尖六维力/力矩及温度等多种感知功能。具有友好的操作环境和外部通讯软件接口。实现了灵巧手的拟人手形外观。灵巧手总体重量1.65Kg,外形尺寸略大于人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228 2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