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介入手术机器人
1.痛点问题 传统的介入手术需要在持续的X射线造影下进行,医生需要穿着重达30kg的铅衣在强烈的X射线下数小时、精准地操作导丝完成手术,对医生的身体损伤极大;而人工手术也存在着不够快速、效率较低的问题,接受手术的患者同样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射线环境下。基于此,本项目团队基于机器人技术和医疗方面的项目经验,设计完成了一款可以方便医生、方便患者、提高介入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的介入手术机器人。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设计了一套完全符合医生传统介入手术操作方式的、软硬件兼备的介入手术机器人。针对医生长时间穿沉重铅衣的痛点问题,介入手术机器人采用了远程无延时遥控的方式,医生可以在安全位置进行手术操作。针对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可靠性问题,开发了基于电机控制的力反馈系统和图像导引系统,可以给医生真实的手术反馈体验,减少失误率。针对介入手术长时间暴露在射线环境下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的导丝导引模块,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完成手术,提高医疗效率。 本项成果的预期产品和服务包括:介入手术机器人设备(包括软硬件)以及每次手术需要更换的耗材部分。 合作需求 开展型式检验和临床试验所需的资金支持以及人力和团队支持。
清华大学 2022-07-04
【中国日报网】全国首家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共建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2025年4月26日,中国日报网以《全国首家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共建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新型杀虫剂——吡虫胺
吡虫胺(Nitenpyram TI-304)是九十年代国际上最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和果树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半翅目害虫;其特点是用量少、毒性低、持效长和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某些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如有机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沙蚕类农药混配后具有增效和杀虫杀螨效果,并可获得新的耐抗药性农药新品种;该药具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该药的合成工艺技术已完全成熟,每步收率均大于85%,固体原药含量大于90%。合成条件温和,无特殊设备要求,原料国内均有,特别适合于已有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吡虫啉、吡虫清的厂家有)的厂家。年产60吨规模,设备投资约30万元,流动资金约50万元;60吨原药可配10%的制剂600吨,制剂按每吨售价6万元计算,可获得3600万元的年产值,扣除原料成本每吨15万元及工厂管理费,可获得50%即1800万元以上的年利润。原药可出口。
南开大学 2021-04-10
弹尾虫的室内养殖装置
中试阶段/n该成果涉及弹尾虫饲养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弹尾虫的室内养殖装置,包括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箱体与箱盖,箱盖配合设于箱体顶部,箱盖上设有通气孔,箱体侧壁上设有通风装置,玻璃窗与注水口,箱体内设有储水池、若干棉线、土壤与温湿度感应装置,储水池内设有加热制冷装置,注水口与储水池对应设置,棉线一端设于储水池内,棉线另一端连接于箱盖上,储水池侧壁与土壤对应相交设置,储水池与土壤相交处设有隔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有储水池,储水池内设有加热制冷装置,有效模拟弹尾虫自然生长条件,克服季节限制,实现大量繁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腕关节驱动仿生假手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特殊多连杆机构,能通过腕关节屈伸产生的自身力源,来实现简单抓取动作的仿人型截肢者用假手。该假手可以用于掌部截肢者,在外观、结构、运动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仿人化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近人体手指正常运动功能的佩戴式机械仿真手指装置。它不但具备了人体手指的屈伸运动功能,而且还具备了抓握、拿捏功能,其装置小巧,外形接近人体手指大小,适合佩戴在残缺了的手上。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仿生水下潜航器
1、具有多项深海机器人自主知识产权 2、模仿蓝鳍金枪鱼,具备水下600米的作业能力
清华大学 2022-09-02
研发仿生机器鱼
仿生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机器人方面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借鉴自然生物的构造、机理与表征特性,探索机器人设计和控制的未知,不断创新探索机器人研究的全新可能性。 仿生机器人技术研究涉及软材料、机构设计、仿生学、微电子、控制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在水下研究领域,仿生机器鱼不使用传统的螺旋桨推进,而是采用仿生的摆尾推进方式,噪音低、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在水下监测、水下安全和生物科学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轻巧长臂智能消毒机器人
2020年1月29日,华南农业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邹湘军团队联合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积极开展合作,迅速成立了“新型病毒消毒与体温检测机器人研发”小组。研发组采取微信群线上沟通,线下独立操作的方式,合作研制了基于视觉的轻巧长臂智能消毒机器人,有利于让作业人员远离病毒,防止病毒扩散。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穿梭板智能机器人泊车系统
针对我国停车位缺口巨大、传统立体车库构造复杂且维护不便等行业痛点,本项目团队研发了全新的穿梭板智能机器人泊车系统。该系统由超薄全向,夹运一体的全自主智能泊车机器人及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组成。无需任何轨道,导向机构,运输大车等装置,只需配以平面地平,标准升降平台,即可搭建智能立体车库,并可衍生出超高密度立体车库,平面智能泊车等解决方案。本项目对标并替代现有高端立体车库产品,可盘活废旧立库或建筑,拓展新型应用市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智能会诊、配送、防疫巡检机器人
2020年3月5日、6日,由山东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C-FAIR)牵头研发的适用于抗疫需求的两款机器人分别入驻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支援抗疫一线。 此次捐赠给抗疫一线的两款机器人分别是“智能会诊及配送机器人”和“防疫巡检机器人”。“智能会诊及配送机器人”可替代医护人员到污染区病床前对病人开展问诊、随访、物资配送等工作,从而减少病毒传播机会,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防疫巡检机器人”具有智能监测体温,在规定路线进行喷洒消毒、人脸识别、口罩佩戴语音提示、自主导航避障、防疫宣讲等功能,首批5台于6日到达武汉。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C-FAIR便与山东省肿瘤医院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以人工智能助力科学防疫的可行性方案及具体操作方法,并会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以C-FAIR医工交叉研发平台为支撑开展技术攻关,在10余位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前后用时近1个月完成样机。   为适应疫情防控发展,C-FAIR医工交叉团队将继续深挖抗疫需求,以高科技手段完善“防疫机器人”体系。团队正积极研发以力反馈柔性机械臂为特色的智能抗疫机器人,替代医护人员近距离临床病毒采样及辅助检查操作,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为打赢抗疫阻击战贡献一份山大力量。
山东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61 2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