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曲面拟合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电 力系统初始运行方式及故障形式、故障位置对观测节点动态频率特性的改变和影响,并将节点动态频率 响应特性拟合为多变量的空间曲面形式,采用离线仿真方式提取有限的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仿真值拟 合状态曲面;同时采用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仿真值对曲面进行校核和修正,使得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 性在任意状态下均为曲面上一个对应的矢量点。本发明的计算快速性、简便性及准确性均有了本质性提 高,适用于频率响应快过程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面向“双高”电力系统的最低惯量需求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双高”电力系统的最低惯量需求分析方法,由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介入所导致的“双高”特性降低了传统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以及调频能力,为实现惯量需求分析与受端电网频率稳定指标要求精准匹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入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虚拟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的频率响应模型,并设计了反向调节“双高”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的虚拟惯量控制参数,提出了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未来建设规划方法。本发明内容能够有效确定“双高”电力系统在满足惯量安全条件下的最低惯量需求,为调控受端电网的惯量水平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基于采动效应分析的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效果评价技术
本技术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和岩体水力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五图—双系数法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和模拟计算,系统地开展注浆前后工作面底板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揭示注浆前、后工作面底板采动变形破坏特征的差异性,为注浆改造底板突水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承压水体上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地质保障。 (1)采用五图—双系数法对井田 6 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评价,反映了深部水平煤层底板的水害威胁程度,为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依据; (2)采用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岩石质量指标统计、岩石试件波速测试和原位波速测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注浆前后底板岩体结构的差异性,给出了注浆前后底板岩体的强度值; (3)建立了注浆前原始底板、厚度增加底板、强度增加底板、强度厚度均增加底板、含套管底板等 5 种不同的底板模型,模拟注浆前后各种状态的底板结构类型的采动效应,获得了各种模型的底板采动效应特征,揭示了工作面底板岩体结构改造的效果以及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作用; (4)采用孔间电阻率 CT 法对注浆后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监测,获得了注浆后底板岩层的破坏特征,揭示了底板岩层破坏具有分带性。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小动物脂肪率 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与成像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Mini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与成像系统适用于测量活体小鼠及其他小动物体内全组分的台式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可快速、无损准确的测量动物脂肪、水分、瘦肉含量,并提供成像功能,进行脂肪分布研究。  Mini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与成像系统(动物脂肪/代谢测量仪),是基于核磁共振(NMR)原理的分析技术。不同组织中H质子含量以及H质子的弛豫时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可通过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弛豫时间差异,用特定的信号处理与算法将脂肪、水分、瘦肉含量快速的区分开来。该方法可在小动物清醒状态下完成测试,测试过程对动物没有伤害,可对同一动物模型进行长期持续研究,排除个体差异影响。该仪器可用于从事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研究和营养学的科研机构、相应的大学和制药公司。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5±0.08T,仪器主频率:21.3MHz;3、探头线圈直径:40mm;应用领域:1、肥胖研究2、糖尿病3、营养学研究4、药理学5、骨质疏松症6、心脏病学等研究仪器优势与功能:1、脂肪含量测定2、瘦肉含量测定3、自由水含量测定4、脂肪分布成像5、几分钟内检测全身的肌肉、脂肪和水分含量6、适合不同体位的测试,放样对测试无影响7、永磁体,无维护费用,使用成本低8、适用于裸鼠、小鼠和大鼠9、测试过程无损伤,对动物无风险10、动物可在清醒状态下测试,无需麻醉,测试过程简单应用案例一:快速测定老鼠脂肪,瘦肉含量应用案例二:脂肪分布-核磁共振成像测试应用软件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产品技术资料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面向高粉尘强腐蚀环境的新型取料检测机器人
针对高粉尘、强腐蚀、易结疤的恶劣工业环境,研究具有防尘、抗腐蚀、防结疤功能的机器人机构,并基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对颗粒物料进行自动取样和非接触动态在线检测,降低技术人员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时间长度,同时提高粒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工作流程: (1)机械臂取料:从生产线上进行取样; (2)物料传送:对采集样本进行打散、干燥、运输; (3)粒度检测:基于机器视觉实现样本的非接触检测 (4)返还样本:将检测后的样本返还至生产线; 性能指标: (1)总体重量: 1000 kg; (2)取样行程: 1~2 m; 取样速度: 2-5 kg/min; 工作时间:24 h/天; (4)检测范围:直径 0.5-25 mm (5)重复精度:<2%  主要特点与功能: (1)采用仿生外骨骼、驱动器远置、自清洁机构实现机器人的防尘、防结疤; (2)通过双CCD提高检测精度与速度; (3)基于视觉伺服实现采样和检测速度的自动控制; (4)建立粒度检测数据库,实现检测结果的实现显示和历史数据的远程查询;(5)实时数据与生产控制DCS系统连接,将检测数据用于生产造粒参数控制      
燕山大学 2021-05-04
一种检测牛APAF1基因隐性致死突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牛APAF1基因隐性致死突变的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采用一对扩增引物、一条通用引物和一条测序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3、4所示,对牛5号染色体63150400bp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牛APAF1基因野生型纯合子在C碱基处有峰,T碱基处无峰;而致死突变携带者在C碱基与T碱基处均有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强,通量高,检测成本低,可快速检测APAF1基因隐性致死突变携带者的个体,在牛的育种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用于五相OWFTFSCW-IPM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五相OW FTFSCW?IPM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五相绕组中的实际电流;步骤2:利用转矩计算公式得到电机的估算转矩值;步骤3:通过转矩传感器测得此时电机的实际转矩输出值;步骤4:将电机的实际输出转矩与估算转矩进行相减,得到转矩偏差;步骤5:将转矩偏差通过滤波器滤除交流分量,得到转矩偏差中的直流分量,如果有直流分量的存在则判断发生了匝间短路故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比较简单,对控制器要求不高,计算量小,有利于工程实现;该方法可以在电机动态过程中有效地检测出匝间短路故障的发生,操作简单,误判率低。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食品流变特性检测系统软件开发方法
博士,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申报相关研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板材厚度在线检测及调整系统
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板材厚度在线检测及调整系统,包括板材辊压机构与板材厚度在线检测机构,板材辊压机构包括上辊轮、下辊轮、上下辊轮间距调整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板材厚度在线检测机构包括光路系统集成、高温检测计、数据采集系统集成、以及数据处理系统集成,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将峰值混叠、背景噪声复杂的双极性信号转换成峰值清晰、背景噪声小的单极性信号,从而准确获得纵波、横波前两次到达板材上表面O点处的时间进而计算板材厚度值,将测得的板材厚度值与PLC控制系统内的板材预设厚度值进行比较,通过PLC控制系统对伺服电机发送正转/反转运动指令,从而调节上辊轮相对下辊轮的间距以使板材厚度值与板材预设厚度值一致。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封闭式卡盒的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系统
基于封闭式卡盒的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研究“由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何农跃研究完成。 检测原理:采用磁珠法核酸提取对目标病原体核酸进行提取纯化,核酸提取过程采用液体转移的方式,主要包括裂解、结合、清洗、洗脱四个步骤,纯化后的核酸被自动转移至扩增检测区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步骤,根据荧光曲线,判断检测结果。为了实现自动化检测,避免交叉污染,以上所有操作均集成在一个封闭的卡盒中完成,无需手工操作,可全自动实现“样本输入,结果输出”。 本研究提供一种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系统分为两层结构,上层结构包含上层底板,水平轴控制组件和竖直轴控制组件,下层结构包含下层底板,磁分离组件和热组件,荧光检测组件。配合封闭式病原体检测卡盒,卡盒固定安装在系统中,通过PC端设计的软件控制系统对卡盒中液体的操作,可自动完成基于磁珠法的病原体快速荧光检测。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并且检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直观展现。 本产品外形为近似立方体,长宽高约为30 cm,系统整体质量约为15 Kg,主要包括三部分,封闭式卡盒、一体化检测装置和配套的PC端控制软件。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2 223 224
  • ...
  • 341 3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