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建筑环境空气流动设计及仿真技术
1 成果简介拥有一整套室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仿真技术以及通风空调系统内气溶胶污染物传播的模拟仿真技术,成果包括自主开发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力学软件和室内污染预测软件,具体包括: ( 1)采用先进的模型和算法和环境评价指标; ( 2)可对建筑环境的各类参数以及气溶胶颗粒分布进行全面设计和仿真; ( 3)针对性地解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典型流动和传热问题。图 1 通风空调系统气溶胶污染物传播模拟软件 PROBE-PM2 应用说明根据设计与工艺要求,利用先进的计算模拟软件仿真模拟,解决当前建筑由于复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 设计环境复杂所带来的设计难题。以计算模拟优化的方式,大幅度降低由于设计不合理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及经济损失,如建筑用能过大、舒适性难以保证、医疗环境内传染病控制不利、室内空气品质低下等问题。 主要应用方向: ( 1)建筑(尤其是高大空间建筑如体育馆、剧场等)通风设计; ( 2) 工业和工艺环境内的通风(如工业通风、 各类洁净室、 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传播的生物污染下的病房通风等)设计; ( 3)室内空气品质预测和设计; ( 4)建筑外环境设计(如住宅小区风环境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等); ( 5)各类特殊空间热、湿环境仿真和设计( 如列车、汽车等特殊空间); ( 6)各类建筑设备性能仿真和设计(如冷藏柜、蓄热罐等)。 示例工程:图 2 高大空间建筑环境设计图 3 医疗环境内传染病控制环境设计图 4 室内空气品质设计图 5 建筑外环境设计3 效益分析现状概况: ( 1)建筑趋于复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设计环境复杂,设计难度很大; ( 2)现有设计、分析手段相对滞后; ( 3)我国建筑建设项目处于高速发展期; ( 4)人民对建筑环境质量要求日益增高。 直接效益: ( 1)缩短设计周期; ( 2)大大节省设计费用; ( 3) 节省建筑能耗; ( 4)提高建筑环境质量; ( 5)改善居者生活质量,创造节能、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经济效益: 投产后利润预测
清华大学 2021-04-13
惯导组合导航系统动态模拟仿真技术
合作的企业类型等。简介请图文并茂,字数1000字以内。) 该成果是一种低成本的能真实地模拟导航系统动态过程的仿真试验系统技术。它采用惯性加速度计模拟器、惯性陀螺仪模拟器、GNSS(含北斗、GPS等)星座导航信息模拟器,实现对惯性导航系统动态信息、卫星接收机动态信息的集成模拟和仿真,能将动态仿真数据通过各硬件接口输出给惯性组合导航计算机,是一套能进行导航系统动态性能综合模拟和测试的系统,能实现对导航系统动态性能的评估和验证。 惯导系统模拟仿真试验系统主要应用特点有:通过采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基于零件强度场的疲劳寿命仿真技术
提出了结构和零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特征预测模型,并通过结构和零件的静强度和强度特征而非材料的静强度和强度特征进行疲劳仿真。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乘用汽车与轻型汽车底盘动态仿真技术
该项技术针对乘用车或轻型汽车整车底盘,结合ADAMS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精确的整车或半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以全面完整的获取整车在行驶、转向、刹车以及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整车性能参数,对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给出准确的评价,对底盘悬架系统刚度,阻尼的匹配及发动机悬置刚度等参数进行优化。 项目优势:(1)以理论分析和仿真代替经验设计,结果更具可靠性,适用范围更广。(2)研发周期短,研发经费少。(3)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可靠性。项目研究阶段:技术成熟  投资规模及设备需求: 20-60万人民币。项目研究阶段:技术成熟  项目效益分析:(1)与南汽合作,对于依维柯4010轻型客车减震器和板簧刚度进行优化匹配,产生效益数十亿元。(2)与南汽合作,对依维柯NJ2046军用越野车的动力系统悬置进行优化。预期效益巨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RFID工程技术仿真
针对学习门槛高、教学开展难、实验原理阐述不明等问题,应用仿真技术形象展示系统器件及运行逻辑。
新大陆教育 2022-06-23
维修性虚拟仿真与评价技术
维修性虚拟仿真与评价技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维修性的设计、分析、验证与评估。该技术以相似性理论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维修性设计与验证技术、先进仿真技术、人因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等技术特征,以直观、形象、交互性强等的特点,突破传统依赖实物样机开展维修性设计与验证易造成的周期长、费用高、设计更改困难等缺陷。基于数字样机开展维修性设计与评价工作,在工程应用上可有效将维修性与产品性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在产品设计早期即可并行开展维修性与总体布局设计,技术成熟度高,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济南格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济南格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一家服务于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专业提供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食品药品检验、临床检验等相关领域的试剂、消耗产品、仪器的推广与销售。 公司目前拥有Corning、、依科赛、四正柏、硕华等国内外多个生物技术公司的一级代理权及分销权。客户遍布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农业、林业、生态等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校、研究所、医院、疾病控制、检验检疫、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公司和食品工业等单位。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家专业从事生物技术产品销售和生命科学技术服务的综合性生命科学公司,。      公司拥有一支以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销售团队,公司以敢于创新、忠于服务、诚信经营为宗旨与理念,致力于服务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济南格非成为一支在齐鲁乃至全国生命科学领域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供应商和服务商。
济南格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5-08-20
智能网联汽车仿真软件关键技术
1. 痛点问题 自动驾驶受制于测试规模、测试成本、法律法规等多方面限制,导致实际道路的测试验证工作安全性差、成本高昂。据权威机构预测,实现全自动驾驶需至少170亿公里测试,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天文数字。合理的研发时间内完成百亿公里的测试验证,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准确可靠地仿真。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商大多选择采购国外的自动驾驶仿真软件,国内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软件产品。并且,自动驾驶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技术,传统仿真软件对新趋势适应性不足,存在渲染负担重、交互智能差、仿真精度低、测试评价难的问题,不足以高效的支撑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2. 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汽车团队,深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深刻理解现阶段技术瓶颈,聚焦细分领域重点攻关,打造了以LasVSim为平台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研发工具链,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该工具链面向大规模交通流的自动驾驶仿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解决现有仿真平台的需求痛点,覆盖典型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自主研发了交通参与者交互模型,高精度传感器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支持标准化的算法开发I/O接口,内嵌客观性能评价体系,可实现自动驾驶算法的仿真测试加速迭代。 合作需求 (1)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2)项目孵化需办公场地500平,天使轮融资需求约1000万元。
清华大学 2022-01-07
光伏组件生产仿真实训
光伏组件生产仿真实训让学员以车间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晶硅光伏组件的生产工作。学员按标准生产流程操作车间生产设备、检测生产样品以及了解生产车间的运作与问题返工流程。 一.1.1. 场景设计 场景由组件生产车间、材料准备区、固化房、分选检测区组成。场景素材从多个真实工厂采集而来,高保真还原车间设备与生产流程 场景模型主要包括:流水线传送带、全自动玻璃吸附机、EVA自动铺设机、串焊机、排列机、自动缓存机、EVA/TPT裁剪铺设机、EL检测仪、层压机、全自动修边机、翻转检查机、全自动装框机、灌胶机、全自动固化房、绝缘检测仪、组件IV分选检测仪、电烙铁。材料模型包括:钢化玻璃、EVA、TPT、焊带、156多晶太阳电池片、铝合金边框、玻璃胶、接线盒、助焊剂、MC4接头等... 一.1.2. 互动设计 第一人称视角控制主角场景漫游,学员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活动和观察场景中的物体。 主角走到生产线相关岗位内,出现信息提示,点击弹出全息UI,动态图文与人工智能语音相结合提示关键知识点 与车间工程师对话了解生产相关知识 学员可操作车间里的检测设备,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组件返工。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创新微纳包装材料仿真设计技术
包装材料是消费者在接触商品时看到、触摸到的实体物质,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包装材料在商品的销售中发挥着承载信息的作用,同时传递情感。新一代消费者在很多商品相对同质化的背景下,将产品的外观和包装作为选购商品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很多高科技公司在设计产品时非常重视包装材料的设计。比如主流的手机生产厂家,包括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设计和生产新的手机外壳。由于采用纳米制造技术,具有全息效果和可变色的手机外壳的成本甚至高于手机中一些核心部件的成本。但是良好的市场反应证明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需求不弱于对产品性能和功能的需求。 新一代的微纳包装材料指材料的特征尺寸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别,与入射光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特殊外观的一类包装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包含微纳尺度的重复性结构,需要复杂的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这样的特点对微纳包装材料的设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从消费者研究的角度出发,要求这些材料具有心理学范畴的属性,包括柔软感、高级感、金属感等;从制造技术的角度出发,需要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调整微米或纳米尺度的材料结构。本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是如何按照消费者心理需求,来实现对生产工艺的控制,得到理想的微纳包装材料。传统的设计方法通常需要经过多次迭代,反复地进行试生产和消费者调查实验。由于试生产成本高且需要大量时间,导致新材料的研究工作缓慢而昂贵。 仿真设计方法综合运用计算材料学、计算光学、计算机图形学、情感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对创新微纳包装材料的仿真设计,在不需要进行试生产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模拟具有微纳尺度复杂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散射特性,生成具有高真实感的产品外观图像,直接用于消费者调查工作,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5-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86 6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