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835单层柱状上皮组织模型
XM-835单层柱状上皮组织模型   XM-835单层柱状上皮组织模型示顶面与侧面的形状及杯状细胞结构,细胞表面呈六角形,垂直切面呈柱状,核长圆形位于近基底部。 尺寸:放大,30×21×7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838变移上皮组织模型
XM-838变移上皮组织模型   XM-838变移上皮组织模型显示变移上皮组织结构,共由2部件构成,基底部的一层细胞呈低柱状,中间数层细胞呈侧梨形,表面的一层细胞体积最大,呈立方形,一个细胞可盖住下层数个细胞,故称盖细胞,分别示膀胱空虚时和充盈扩张时结构状态。 尺寸:放大,32×22×9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833单层扁平上皮组织模型
XM-833单层扁平上皮组织模型   XM-833单层扁平上皮组织模型显示单层扁平上皮组织结构,由一层很薄的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与相邻细胞互相嵌合,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并示基膜、结缔组织等。 尺寸:放大,17×19×5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YD-355AT全自动组织切片机
一、产品简介: YD-355AT全自动组织切片机结构新颖、功能先进、性能卓越,传动进给皆由电脑程序精确控制,可快速切换手动或电动切片。特别是可随意控制速度的电动切片,运转动作由精密伺服电机驱动,达到异常平稳流畅的切片效果,使一些硬组织或某些难切的标本也可以轻松完成,同时操作者可解放出双手用于取片,简化了切片工作的技术难度,极大地减轻了操作者劳动强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             二、技术参数: ☆(1)主机内置触摸主菜单控制显示面板及外置手动控制盒,独特便捷、方便操作。触摸屏中英文菜单控制切片厚度、修片厚度、切片记数及快进,快退和转换功能. ☆(2)可快速切换的手摇和脚动自动开关控制及全自动切片模式(三种切片模式) ☆(3)自动模式下具备无极调速,从而满足不同切片要求,具有紧急停止功能。 (4)切片模式和修片模式的任意转换.红色护杆覆盖刀片全长并配有保护使用者安全的卸片装置,确保使用者不会被刀片划伤。刀架左右移动功能确保刀锋全长使用,更好的利用刀片避免浪费。 ☆(5)行程限位报警、驱动过载保护、自动休眠保护。 ☆(6)手轮可以在任意位置锁定、手轮柄在最高点有自动感应锁定装置,更换蜡块时无需再锁定手轮; (7)0位指示的精准定位系统。 (8)切片厚度调节范围0.5~100µm: 0.5~2 µm厚度值以0.5 µm递增(0.5、1、1.5、2);2~10 µm厚度值以1 µm递增(2、3、4................10); 10~20 µm厚度值以2 µm递增(10、12、14........20);20~100 µm厚度值以5 µm递增(20、25、30..100); (9)修片厚度调节范围1~999 µm。(可调)       1~10µm厚度值以1µm递增(1、2、3...10);10~20 µm厚度值以2 µm递增(10、12、14................20); 20~100µm厚度值以10µm递增(20、30、40........100);100~600µm厚度值以50µm递增(100、150..600); 600~999µm厚度值以100µm递增(600、700.. 999); (10)样品最大水平行程20/28mm可定制,样品最大垂直行程60/70mm可定制 (11)切片精度:±1%。  最大切片截面:50×70mm (可配置超大蜡块夹) (12)快速进退速度1 mm/s。 样本自动进给,自动回缩:12um (13)样品头精确定位.水平8° 垂直8° ☆(14)样本夹可360°任意旋转固定,方便不同的切片要求。. ☆(15)各种样品夹头可在5秒钟内徒手任意快速互换. (16) 拆卸方便的托物架及环保废屑槽、可配任意配置宽、窄刀架、钢刀刀架。 (17)输入电源AC220V/50Hz、110V/60Hz。 (18)体积(长)500×(宽)320×(高)500mm,净重33kg。
金华市益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20
生物组织摊烤片机YD-AB
产品功能:                                      该机采用美国ATMEL微处 理器控制技术和新型发热材料,功能齐全可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采用LED低压直流照明系统,透明加热锅加以黑色特氟龙涂层表面处理,操作方便且防划伤,集摊片、烤片于一体,整机造型新颖、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性能稳定、体积小、重量轻,该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广泛适用于各医院、医学院校、卫生防疫、动植物科研单位等部门使用,是开展病理研究和教学的理想设备。 主要技术参数 采用新型加热体,加热块,寿命长。节能。 ★采用LED低压直流照明系统,透明加热锅,取片时看的更清晰。 ★采用红外线传感器控温更准确。 ★烤片时间定时及报警功能 特殊材料制造,耐腐抗磨等特点。 具有记忆功能 定时开关机时间 运行后自动保留设置温度。 分别显示实际温度和设置温度。 摊片温度预置:0~99℃任意设置,自动恒温 烤片温度预置:0~99℃任意设置,自动恒温 控温精度:±1℃ 额定功率:300W 外形尺寸:640*390*130mm      
金华市益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20
智能服务语义理解与优化调度
针对目前智能服务系统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人机交互语 义理解不够深入、服务适配实时性差、以及智能化优化不足 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 重点研究:1)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数据获取方法,为各类基 于机器学习的服务模型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2)面向服务 过程的深度语义理解,包括服务意图识别、服务过程抽取、 事件检测等;3)面向复杂服务需求的服务任务智能调度, 结合具体服务场景展开基于多目标多约束的智能优化。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热电联产机组智能优化控制的研究
科研领域及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 / 先进控制策略在热工过程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项目概况    本项目主要针对众多热电联产机组在实施自动控制时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先进的智能优化控制理论,研究能较好地解决热、电负荷优化控制问题的先进控制系统,具体包括: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负荷协调优化控制;锅炉母管蒸汽压力的优化控制;机组主汽温度的优化控制等。主要特点 传统控制和现代控制在提高热工对象的控制品质上已作了大量的努力,但对于一些复杂对象的控制效果仍欠佳。本项目对人工免疫系统这一新的智能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PID控制、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等方法相结合,将新的思想与传统及成熟的控制理论有机结合,应用于解决实际复杂热工过程的优化控制,以期取得良好控制效果。技术指标     着眼于热电厂母管制机组实现热、电负荷整体优化控制需要解决的的一些关键问题,针对现有控制系统的不足,研究更为有效的基于免疫算法、多Agent技术和预测控制方法等的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市场前景本项目研究成果对改善中小电厂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的现状,提高其锅炉自动投入率和经济效益,以及节约能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将有力地促进人工免疫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热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并为类似分布式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借鉴。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大型供应链优化计算软件系统
1.项目简介:本项目开发出了一种大型供应链优化计算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两大功能部分:结合供应链建模的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和微机大型供应链0-1整数规划计算软件系统。前者为针对供应链建模和计算结果汇总和分析的信息管理系统,它构成了与企业管理的电子商务系统的有机连接;它可实时运行和显示,运行速度很快。后者则是解决大型供应链问题的计算软件,使用当前的一般微机系统,可解决具有50万个有效变量(其中2000个0-1整数变量),和一万个约束方程(包括2000个主问题约束方程和其他称为“广义上界”的约束方程)之内的大型问题;计算时间一般视问题大小在1-3小时之内。这两大功能可连接运行,亦可分开单独运行。 2.技术特点:本项目采用一种基于广义上界的有界变量混合型0-1整数规划算法,它无需大型计算机来解决问题,使用微机即可,方法可靠、实用而有效。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动力电池包液冷结构优化设计
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包提供能源,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充电速率以及极端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乘用车通常采用蛇形管液体对流冷却电池。高性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通常要求冷却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小,冷却快。本项目通过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技术对液冷管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达到传热系数高,压降小,体积小的目的。
厦门大学 2021-04-11
超临界机组AGC优化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工作的深入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电网对火电机组动态调节性能的要求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火电机组开始采用AGC调度方式,而且AGC调度方式下的技术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机组能够快速加、减负荷,而且变负荷过程中还要保持良好的调整精度。要求机组能够在加负荷过程随时能够随时停止加负荷,甚至变为快速减负荷,反之亦然(机组实际负荷同AGC指令偏差小于1%)。AGC调度方式下,机组负荷响应速率直接影响到机组平均负荷率,提高机组负荷响应速率有利于提高机组的平均负荷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为了保证机组的快速负荷响应能力,大多数电厂采取了快速改变锅炉燃料量的调整手段,由此造成了机组动态过程中煤耗水平的升高,对机组经济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本课题采用自主研发的全程动态燃烧优化控制技术,将锅炉燃烧优化技术和DCS优化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燃烧相关控制手段的自动控制调整。通过优化技术能够使锅炉动态过程中的锅炉效率提高1%以上,动态过程的发电煤耗减少3g/kw.h以上,机组平均煤耗水平降低1 g/kw.h。以实施项目的600MW机组为例,发电煤耗降低1g/kw.h,每台机组每年可以节约原煤约15000吨,减少CO2 排放约55000吨。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97 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