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妙医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妙健康是一家以健康行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健康科技公司。作为数字化精准健康管理平台,妙健康专注为每位用户做个性化健康管理,实现健康促进,降低疾病风险。 妙健康人始终坚持“自省、勉强、慢决策、快执行”的工作准则共服务超过1亿用户。让享受过服务的每一个人能够“健康多一点,生活妙无限”,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发展至今,公司已获得包括:阳光保险、中信资本、太平洋保险、江中中医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2020年,妙健康荣获德勤“2020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阿里“数字人体AI挑战赛-智能疾病诊断赛”冠军、动脉网“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榜单第7位等荣誉。
北京妙医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1-02-01
团体心理辅导管理系统心理软件心理健康
#软件具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团体心理辅导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开发,由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网站和后台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网站包括招募信息、测评调查、活动记录、报名状态、个人中心等核心功能模块。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活动招募、团辅方案、成员信息、道具管理、活动记录、测评调查、公告管理、系统管理、个人中心等功能模块。 团体心理辅导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及内容包括: 1.活动招募发布及活动报名 系统主题网站支持动态呈现所有团体活动的列表清单,用户可以根据活动时间、活动类别、报名要求等等不同条件进行筛选。查看活动详情页时,可以直接点击我要报名功能按钮快速报名参加活动。系统支持根据不同活动的需求,对报名条件进行后台设定,分为自由报名、后台审核、完成调查三种不同类型。完成调查类型的活动在报名前,还需完成系统设定的调查问卷或评估量表,通过后才能成功报名。 2.测评调查 系统后台支持自定义测评内容,可以自由添加调查内容。包括调查的类型、名称、题目、计分方法和报告等等。通过测评绑定或与活动进行关联等方式提供给用户在前台测评调查。 3.活动记录与展示 通过平台系统可以发布每次团体活动的记录报道与成果展示,搭建起宣传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团体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4.报名状态 报名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唯一的活动报名码。根据报名码,可以随时查询报名状态及报名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相关信息。 5.团辅方案 对团体活动方案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可将方案内容导出为word 文档。每个方案都包括了方案名称、方案目标、方案类别、方案时间、场地、人数、道具、实施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 6.成员信息 对机构的创建和维护以及对用户信息的导入和维护,系统支持通过EXCEL文件自动导入人员信息。支持创建不同团体,对团体的成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7.道具管理 系统支持对团体活动包配套道具的管理和维护,可以查询到所有的道具的基本信息如:名称、类别、数量、单位、适用方案等等。支持用户自主添加新的团体活动道具。 8.系统管理 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主题网站首页管理、数据备份等功能。用户管理可以添加、维护不同的管理用户,并通过角色管理设置个性化的权限。主题网站首页管理用于维护首页的焦点图和超级链接。
北京中盛普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表达副猪嗜血杆菌表面抗原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减毒疫苗
已有样品/n表达副猪嗜血杆菌表面抗原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减毒疫苗。  成果简介:利用仔猪副伤寒商品疫苗菌株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作为宿主菌株,插入已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鉴定的副猪嗜血杆菌重要免疫原性基因,从而获得副猪嗜血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二联基因工程疫苗菌株,重组疫苗菌株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粘膜免疫,对小鼠的免疫与攻毒试验结果证实二联重组疫苗具有同时抵抗副猪嗜血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前景:副猪嗜血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二联基因工程口服疫苗菌株对小鼠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猪肌内脂肪含量基因Lpin1的克隆及其应用
研发阶段/n可用于猪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在猪的遗传改良中肉质性状的测定需要进行屠宰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和系水力是两个重要的肉质性状,影响到肌内的口感惬意度和屠宰后胴体出售前贮藏损失,应用到商家的经济利益,这两项专利的使用可以提高肌内脂肪含量,降低屠宰后滴水损失(不需要进行屠宰测定)。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新型猪源抗菌肽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猪源抗菌肽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生物软件对猪源抗菌肽PMAP37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将其37个氨基酸中的3处氨基酸进行突变(L6K、K20L和L31K),获得一种新型猪源抗菌肽突变体,使其抗菌效力获得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选用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新型猪源抗菌肽突变体基因,克隆于毕赤酵母中表达,获得新型抗菌肽重组酵母菌株,并将发酵规模放大到发酵罐水平,实现抗菌肽产品的高密度发酵和高效表达。发酵液进一步纯化后可制成粉剂、液体等抗菌肽制剂用于畜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三部门:组织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
“百校千项”行动分两批进行,实施周期为2022年底—2024年
教育部办公厅 2022-12-29
关于印发《山东省支持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我省贯彻意见,培育和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2-09-23
关于印发《辽宁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现将《辽宁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12-29
秸秆还田地力培育及化肥减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
对秸秆还田实际生产问题,在研究理论上,明确了秸秆还田对大田作物的化感作用不影响作物出苗和幼苗生长,秸秆还田导致作物出苗差的原因是由于整地质量差、秸秆覆盖不均匀导致种子与土壤接触不紧密造成;揭示了不同轮作体系及还田方式的作物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为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秸秆还田条件下调整施肥技术和减量施肥提供了理论基础;阐明了长期秸秆还田通过改善土壤有机质组分和团聚体结构进而提升土壤保肥能力与优化供肥能力的机制。在关键技术上,提出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大田作物单季生产的氮肥“后肥前移”运筹方式;制定了不同地力的秸秆还田钾肥替代标准;确定了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周年轮作生产的化肥减施比例。在技术集成与应用上,集成了以氮肥后肥前移、钾肥减量施用、周年化肥减施、种肥协同管理、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促腐技术等为核心的秸秆还田综合技术;建立了适合于长江中游集约化高强度种植的稻-油、稻-麦、稻-稻-油、棉-油等不同轮作体系秸秆还田综合模式8套。 年来在湖北省共计推广1.1987亿亩,技术应用增产5.6%以上,每亩周年节省氮肥1.9公斤、磷肥0.8公斤、钾肥2.6公斤,肥料利用率提高5.3%-14.3%。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4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输电铁塔结构健康状态边缘智能感知与评价技术
该技术建立了在役输电铁塔结构性能弱化模型和评估方法,提出了适用于瞬变载荷测量的输电铁塔状态全面感知技术,考虑台风、龙卷风、覆冰等灾害气象条件下载荷的瞬变特征,完成了输电线路瞬变载荷状态感知系统及终端设备研制,提出以架空导线载荷、铁塔结构倾角和应力状态实时测量为基础,与数字仿真模型深度融合的输电铁塔状态全面感知技术,构建输电铁塔的边缘智能感知端与云端协调工作架构,实现输电铁塔结构状态全面高速感知,可以实现输电线路巡护重点定位和输电铁塔灾害反演。 该技术的应用将解决重要架空输电线路通道中铁塔结构的健康状态智能感知与评价问题,能够实现架空输电线路结构健康状态全面感知,有效提升输电铁塔结构健康状态感知的准确度和智能化水平,为定位输电线路的巡护重点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为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技术保障和实践依据。 1 系统功能 (1)输电线路地理信息 以电子地图方式显示输电线路的地理信息,展示输电线路走向及铁塔位置信息。同时,可标识当前的气象信息。 (2)输电铁塔结构状态感知实时监测数据 以表格、图形的方式显示状态感知实时数据,对异常的状态感知数据实现声光报警,并可进行历史状态感知数据的查询。 (3)输电铁塔灾害反演 建立塔线体系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显示导线位移、导线和绝缘子的应力计算结果,并可实现灾害过程反演。 (4)输电铁塔实时健康状态 建立输电铁塔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显示输电铁塔的杆件应力计算结果、输电铁塔结构变形结果及实时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 (5)输电线路结构健康状态及巡护重点定位 显示输电线路结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提供输电铁塔薄弱环节定位功能,为输电线路重点巡护提供支持。 2 系统组成 输电线路结构健康状态智能感知平台的系统结构分为感知装置和主站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图 系统客户端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2 客户端界面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38 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