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4小时自助图书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颖免费阅读空间,也是目前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方向,是图书馆服务扩展和延伸的需要,它以人文关怀为主导,以服务创新为目标,集成了最新的RFID技术、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和生产工艺,是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与传统图书馆的完美结合。   ● 节约型的图书事业发展模式;   ● 极大提高图书自助化流通效率;   ● 可以不同布点类型,覆盖范围较广,服务人群多;   ● 极大提高管理者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效率飞升;   ● 提供精准及时的图书数据反馈与统计展示;   ● 全面提升文化城市的用户体验,建设档次。
深圳市中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PLC+VLC 传输系统
PLC+VLC 系统是清华大学自行研发的一个实验系统,它利用 TDS-OFDM 系统的优异性能,把数字电视信号在 PLC+VLC 的混合信道中传输,在 8MHZ 带宽内传输的净载荷高 达 24Mb/s,其系统的构成如图 1 所示:经过视频编码之后的数据,在 PLC 调制器中完成 TDS-OFDM 调制,输出一个低中频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中,通过电力线把信号送到 LED 灯头,用耦合器取出信号,经过滤波、 放大、驱动之后,点亮 LED 光源,灯的亮度随着信号在快速地明暗变化,OFDM 信号被调 制到 LED 灯的亮度中。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用 APD 光探测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 过跨阻放大、AGC 放大之后,用解调芯片进行解调,输出的数据经过解码之后,得到视频 和音频信号在电视上播出。本系统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重新布线,用家庭内部原有电力线即可 完成数字电视的传输,只需要更换 LED灯头。
清华大学 2021-04-11
分布组网与协作传输
移动通信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撑。为实现宽带信息服务向移动终端延展,发展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需求。移动网络能源消耗快速增长,频谱资源日益紧缺,单纯从点到点无线链路寻求系统性能的提升已面临发展瓶颈,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寻求突破,力求从网络架构及多节点协作等方面着手解决移动通信业务迅猛发展所面临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多项重要课题的支持下,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探索,本项目在分布式无线网络的容量解析分析方法、分布式系统的网络规划与资源联合调配、协作传输以及基于环境特征的自组织组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形成了分布式无线组网与协作传输理论技术体系,解决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涉及的网络效率、频谱效率、功率效率和运营效率等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3
卫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在结构构成极为精密复杂的卫星内部,微振动无法避免、十分难控,载荷几乎不可能时刻保持稳定,在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太空中,卫星载荷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载荷控制精度指标一直难以实现数量级提升。 团队采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发了基于同轴结构耦合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卫星与载荷的物理接触彻底隔绝。该系统由发射调节器、发射耦合器、接收调节器以及接收耦合器组成。为了将技术应用于卫星以提升载荷精度,团队解决了动态场景下无线传能、失谐电路的补偿匹配以及大功率电能传输等关键技术难题。 该卫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被上海卫星工程(航天 509 所)研究所采用,团队按照航天规范,联合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航天 811 所),在已有的原理样机的基础上,研制出航天正样产品,并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正样产品的交付验收,在 2021 年某月装备在高分辨试验卫星发射上天。据了解,该卫星是首颗搭载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试验卫星,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2-02
深圳无线视频(微波)传输
产品详细介绍 深圳无线视频(微波)传输,无线视频监控器,效果好价格优,请选择伟福特科技 无线视频监控器 采用无线微波来传输远程监控视频信号,在传输每路图像的同时传输一路音频信号,频率主要有三个波段,即L波段;S波段;KU波段;由于选用了较高的频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图像完全实时且清晰稳定。传输距离根据客户要求0.1—50km . VS-1800远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可以远距离传输实时高清晰度视频图像,由于图像载频高,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深受各行业用户好评。用于公安、安全、武警、部队、边防、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森林防火、金融、银行、企业、油田构成各种定点、移动无线远距离电视监控系统,以及电视节目传输系统。无线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防水工程接收机性能特点?低静态门限调谐器。?三段音频频带宽度及三段音频去加重选择。技术指标调谐器输入频率: 950.0~2050.0MHz输入电平: -65~-30dBmv中频频率: 479.5MHz镜像衰减: 40dB静态门限: 6dB(典型)增益控制: AGC(自动增益控制)输入阻抗: 75ΩLNB: DC 12V,300mA(max)视频输出电平: 1.0Vp-p去加重值: 按CCIR405-1公告中625行标准视频范围: 25Hz~5.5MHz去扩散衰减: >40dB接口: ROA音频频率范围: 4.5~9.3MHz频带宽度: 180K、330K、400KHz伴音失真度: <1%输出电平: 2.0Vp-p去加重值: 50μS、75μS、J17常规电源: 220V.AC或12V.DC功耗: 13W外型尺寸: 210×160×80工作环境温度: -40℃~+50℃重量: 2.5kg   无线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前 端: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与闭路监控系统相同。 ●终 端: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或电视机、矩阵等控制器,与闭路监控系统相同。  ●传输通道:包括两个分系统: ①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 ------用于把监控点图像传送到监控室。 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用于把监控室各项控制命令传送到监控点,以实现监控点云台、镜头等无线控制。主要适用范围: 银行监控联网。邮政储蓄监控和现代化指挥管理; 110报警中心对城市重要现场监控; 公安通讯指挥车的重要现场监控; 武警和消防武警的作战指挥中心; 交通监控及用作电子警察; 收费站监控系统; 油田及矿山的重要现场监控;重要仓库,码头。小区监控;深圳市伟福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民治大道222号东边商业大厦507房        邮编: 518131国内招商经理: <邓晓妍 >    手机:13794483411          电话:0755-66803526  QQ: 1375760905 邮箱:v1375760905@163.com      网址:  http://www.szvfd.com
深圳市伟福特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VGA双绞线传输器
产品详细介绍VGA双绞线传输器(Kylines VGA300),VGA延长器,VGA收发器,VGA长线驱动器,VGA放大器              一、产品概述:为了解决VGA信号+音频信号较长距离的传输时,发生的图像重影,颜色失真等问题,北京麒麟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了这款双绞线VGA传输器,可以传输距离为0--300米,是专为网络平板显示及大屏幕幕墙显示广告工程、工业自动化控制、医疗设备、安防监控、多媒体教学等显示系统工程中高质量VGA视频信号长距离传输的需求而专业设计的集VGA信号转换、分配、驱动、接收和还原功能为一身的信号传输系统。它可以将VGA信号通过非屏蔽五类网线上平衡传输,以增强对共模噪声及干扰信号的抑制,同时大幅度地节约线材成本并简化了工程布线。采用专利技术将H和V信号编码至RGB信号上加重处理后发送,仅利用CAT-5电缆的三对双绞线完成VGA、SVGA、SXGA、XGA、SXGA的RGBHV信号的平衡编解码,并采用远距离高频补偿加重处理,带宽高达350MHz。使XGA(最高1600*900/60Hz)的传输距离达到300米,以满足大型工程投影机、显示器、TFT-LCD TV、PDP信号传输的需要。由于整个传输系统采用了加权零值拆分的平衡传输的专利技术,因此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不会对外造成EMI的干扰。可通过设置拨码开关来调整传输距离的远近。二、典型应用:多功能电化教室中连接中控主机与投影机之间;计算机与大型led屏幕之间;地铁或列车、汽车车厢广告屏;等等应用。三、产品优势★VGA信号,音频信号同步传输★不需任何软件安装、即插即用 ★不需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HUB及终端工作站组网 ★不需IP占用和设置、无防火墙、无TCP/IP协议及网络维护! ★点对点实时高保真视频同步传输★采用廉价的非屏蔽双绞线传输高清VGA视频四、产品参数:  ★电源:DC 5V/1A★工作温度:-25℃~+70℃★储存温度:-40℃~+80℃★产品尺寸:124.5mm*66mm★输入接口:HDI5PIN (VGA母头)★输出接口:HDI5PIN (VGA母头)★音频输入接口:3.5(母头)★音频输出接口:3.5(母头)★带宽:300MHz(-3dB)满载0-130MHz+3dB到-3dB★输入电平范围:0.5-2.0V p-p★输入电平误差:小于3mV★输入阻抗:75Ω★输出阻抗:75Ω★信噪比:60dB★接口类型:HDB15,RJ45★视频规格:VGA, SVGA, XGA, SXGA, UXGA, LCD★网线规格:CAT5, CAT5E, CAT6UTP电缆 ★最大传输距离:300m五、接收端信号补偿调整方法  如果第一组的R补偿第一位拨下,则其他两组也把第一位拨下;Utp线缆长度(米) 三组拨码开关状态 R1,G1,B1 R2,G2,B2 R3,G3,B3 R4,G4,B40-75 开 关 关 关75-150 关 开 关 关150-225 关 关 开 关225-300 关 关 关 开注意:1 . 拨码开关向下拨为开。2 . 根据线缆情况不同,您可能需要根据图像亮度调整这3组补偿开关,使得图像最佳为止。 六、显示器分辨率和刷新频率说明VGA双绞线传输器支持的分辨率和刷新频率刷新频率分辨率 60Hz 70Hz 75Hz 85Hz 100Hz640*48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800*60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024*768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152*864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280*60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280*72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280*768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280*96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280*1024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400*105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600*90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600*120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920*108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1920*1200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注:由于不同的显示器所支持的分辨率和刷新频率略有不同,请按照实际的显示效果调整分辨率和刷新率,达到显示的最佳效果为准!
北京麒麟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精度光纤时频传递(授时)系统
授时技术"time service"是指采用微波等技术在两地之间进行 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信号的传递,可广泛应用于导航、雷达等多领域。 在导航系统中,其时间传递精度决定了空间位置精度,因此需要在跨 域数千公里的基站间完成 10-20量级极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传递。
南开大学 2021-04-11
30501钟面模型(非联动12时)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临床长时程心电智能诊断平台
基于长时程医疗数据的临床心电智能检测平台是推动心血管疾病科学防治和管理升级的关键技术。近年来,众多医疗设备厂商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大力投入,所研发可穿戴设备可实现用户心电图等生理健康数据的长时程监测,弥补了医院测量心电图的短时性。本课题中,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心血管疾病智能诊断系统,将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云端服务器所实现自动诊断结果与专家诊断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心电疾病诊断智能化。长时程临床心电智能检测平台的建立,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了对用户身体状况的长时程监测和异常筛查,可有效推动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模式建立。 
清华大学 2021-04-11
TD-SCDMA系统空时扩谱技术
本项目的TD-SCDMA下行链路空时扩谱技术,能够在无额外带宽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空间完全分集,每个移动用户只需一个扩谱编码,并仍采用一个全向天线及现标准的接收技术。 TD-SCDMA下行链路空时扩谱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TD-SCDMA基站端的发射分集技术和TD-SCDMA移动台的接收技术。现有不少设备商拟开发TD-SCDMA移动终端,但他们忽略了TD-SCDMA模式,移动终端需要考虑空时扩谱接收技术,否则,TD-SCDMA移动终端只能工作在GSM模式。 TD-SCDMA下行链路空时扩谱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肖扬,北京交通大学,“CDMA系统空时扩谱方法及相应的移动台接收电路”[P].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03435.8,2004年3月9日。 技术特点: 1)    TD-SCDMA空时扩谱阵列天线设计,2阵元全向天线,与8阵元的圆阵列天线的空时扩谱应用; 2)    基站对多用户码流的分解与空时扩谱基带复加权; 3)    TD-SCDMA移动台的空时扩谱码流接收技术。 技术指标: 1)    TD-SCDMA空时扩谱用的阵列天线:2阵元全向天线,或8阵元的圆阵列天线; 2)    基站可对48-128个用户的码流的分解与空时扩谱基带复加权; 3)    TD-SCDMA移动台可对空时扩谱码流解码。 应用范围: TD-SCDMA系统,WCDMA系统与CDMA2000系统。 市场前景: 空时扩谱技术对于TD-SCDMA系统基站实现的关键技术,对于设备制造商使TD-SCDMA系统产业化至关重要。绕开该技术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提供的技术与产品将具有一定的市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