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低漏电流并网逆变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漏电流并网逆变器,包括六个开关管 T1~ T6,一个滤波电感 L,其中 T1、T4 构成一个双向开关,使电网两端通 过开关管 T1、T4 与直流电源的阳极相连,T3、T5、T2 的反并联二极 管和 L 构成一个电流输出型 Buck 变换器,提供正半波的并网电流, T2、T6、T5 的反并联二极管和 L 构成另一个电流输出型 Buck 变换器, 提供负半波的并网电流,直流电源的阴极和开关管 T3、T6 的发射极相 连,开关管的开关动作由相应的控制电路控制,其中第三、六开关管 由高频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生物发酵生产低聚果糖
南开大学环境微生物与微生物制造研究室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L3),它能够利用蔗糖合成低聚果糖。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开大学环境微生物与微生物制造研究室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L3),它能够利用蔗糖合成低聚果糖。为了提高低聚果糖的产量和纯度,项目组采用温敏质粒结合反向筛选标记——无痕基因敲除法对菌株的其他胞外产物和六个胞外蛋白基因以及3个细菌胞外多糖基因(簇)进行了敲除;5L罐分批发酵低聚果糖的产量(42 h)达到43.34g/L。为了进一步提高蔗糖酶的分泌表达,项目组整合强启动子和信号肽对菌种进行改造,在5L发酵罐采用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菌株低聚果糖产量达101.7 g/L。分子量约5000Dal,纯度95%以上。 项目优势:                                                    (1)低聚果糖产品产量高:101.7g/L;产品纯度高:95%以上; (2)解淀粉芽孢杆菌属农业部规定可使用的微生物菌种; (3)所构建的重组菌株是采用无痕敲除法从解淀粉芽孢杆菌而来,菌株不含抗性基因,具有安全性; (4)采用国内发酵企业通用的发酵设备即可实施生产。
南开大学 2022-08-11
低通信开销的分布式学习
目前,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依赖于海量的数据,当以集中方式训练时,会带来很大的计算成本。因此,现在普遍的共识是,未来的机器学习应该以分布式方式实施。通常,分布式学习是以server-worker模式中进行的,其中server利用从workers收集的信息更新学习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广播给workers。 但是,随着worker数量的增加,通信开销也会大幅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低介微波介质 陶瓷材料
项目简介: 移动通信、互联网、卫星定位系统等无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 极大地改变了入类生活和工作方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重要技术支点。微波介质陶瓷是用于微波通讯器件的关键核
西华大学 2021-04-14
天然气低NOx燃烧器
目前大气环境面临着巨大挑战,大气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缓。通过国家最新颁布的一系列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看出,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从无到有并且越来越严。例如北京2015年5月颁布的《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工艺加热炉的氮氧化物排放不超过100mg/m3。 降低工业炉氮氧化物排放通常采取燃烧前燃料预处理、燃烧器改造、燃烧后烟气脱硝处理等手段。通过对工业炉燃烧器进行低氮改造,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来系统的延续性,并且没有增加额外的运行成本,具有经济性、可靠性和效果突出等优点。目前国内的燃烧器市场混乱,大多国产燃烧器只是对国外燃烧器的简单仿制,存在燃烧器运行不稳定、寿命低、燃烧状况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目前的低氮燃烧器,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仅仅通过简单仿制的国内生产的燃烧器不能保证低氮排放效果的稳定。市场上对于低氮效果突出、运行高效稳定的天然气低氮燃烧器的呼声越来越大。本课题组长期主持工业炉的燃烧器改造工程,研究天然气低氮燃烧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已经有试点项目并取得了NOx排放40---80mg/m3的理想效果。通过结合国内外的低氮技术以及多年来国内燃烧器改造的工程经验,本课题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专门设计低氮燃烧器,在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对燃烧器运行的可靠性、火焰的燃烧状态、燃烧器运行的易操作性进行改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煤基可降解地膜的制备及精确时控降解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安科技大学等在以煤为原料,制备高性能功能性复合功能材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系统研究了煤的聚集态结构和玻璃态转变特性,用掺杂试剂、溶胀剂等小分子物质探明了煤中大分子之间的非化学键相互作用,揭示了煤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煤基聚合物互穿网络( IPN )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及工艺( ZL94104380.0 )以及以改性煤为光催化剂的多功能全降解薄膜制备技术( ZL00113989.4 )。该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 1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 项,陕西省教育厅二等奖 2 项,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62 篇;这些研发工作在西部开发、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开拓煤化工和新材料学科新的研究领域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其成套技术在陕西和新疆等地棉田推广,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南开大学 2021-02-01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 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 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 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 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 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 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 (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 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 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 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 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 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 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 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 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 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 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 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 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 队”称号。 市场应用前景: 生物航油市场需求巨大,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2020 年中国航空燃油的 30%(约 1200 万吨)要打上“生物质标签”,如果按“50%生 物质航油:50%化石航油”掺混,需要 600 万吨“纯”生物质航油, 总产值达数千亿元。但 2014 年全国生物航油产量不足 100 吨,离规 模化相差甚远。蓖麻航油具备占据 50%市场份额的可能性,按 5 年生 产蓖麻生物航油 300 万吨计算,仅技术转让和催化剂销售利润就可达 5 亿元以上。同时,使用生物航油可降低 5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可 有效减排治霾,维护我们的环境安全。 拟开展合作方式: 现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拟开展合作方式:建设年产万吨级生物航油 及配套催化剂示范生产装置,采用股权合作或实施许可的方式合作。
南开大学 2021-04-11
深部煤巷锚杆(索)支护顶板安全评价及预警技术
针对深部煤巷顶板变形大、下沉严重,锚杆(索)易失效导致巷道坍塌冒顶问题,建立不同预应力下“锚杆+围岩”复合加固模型,提出了深部受采动影响巷道锚杆(索)支护顶板“安全潜力”理论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发明了顶板离层遥测系统和基于离层速度比率预报顶板冒落的方法,实现了锚杆(索)支护顶板安全评价及预警,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一种深部煤层巷道帮部软弱煤岩支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层巷道帮部软弱煤岩支护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深部煤层矩形或梯形巷道,巷道埋深一般为700.0~1100.0m,煤岩岩性粘结力为0.6~1.2MPa,内摩擦角为18°~28°。该方法主要根据深部煤层巷道两帮煤岩位移梯度分布量化确定深部煤层巷道帮部软弱煤岩合理的锚杆、锚索及金属支架支护参数,保持深部软弱煤岩变形稳定。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