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含氯脱硫石膏建材资源化利用
本成果开发形成了基于粉煤灰活化及添加剂调控的高含氯脱硫石膏氯离子稳定化控制技术,通过多种稳定化控制方法,实现了氯离子物理吸附、化学固化,突破了因脱硫废水零排放导致的脱硫石膏氯离子超标、难以资源化利用技术瓶颈,通过耦合粉煤灰活化,集成物理吸附、化学固化、迁移通道阻断,对氯离子进行稳定化控制,既实现了含氯脱硫石膏建材资源化利用,又实现了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燃煤电厂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技术成果适用于燃煤电厂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脱硫石膏-粉煤灰协同资源化处置等领域。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7-04
利用竹废料开发绿色环保材料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采用生物柴油联产品粗甘油作为主要液化剂常 压液化毛竹屑, 抑制液化产物的二次缩合, 降低了竹基多元醇的制造成本。 利用竹基多元醇开发成功聚酯型无甲醛木材胶粘剂一种, 胶合强度符合国 标 GB/T14732-2006 技术要求,达到 I 类胶合板要求。利用竹基多元醇开 发生物可降解硬质聚氨酯泡沫一种,采用催化定向微波裂解技术处理竹 屑,从裂解产物中提炼生物柴油抗氧化添加剂一种,采用自主创新技术研
南昌大学 2021-04-14
利用海鲜菇生物合成有机硒的方法
本专利获得的海鲜菇HM1菌株能够将培养基中无机硒高效转化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该菌株具有出菇和生长时间短、生长状态稳定、高效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优势。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硒的生物活性与硒的形态密切相关,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是目前公认生物活性、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最佳的有机硒氨基酸。目前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生物源合成的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效率较低。本专利获得的海鲜菇HM1菌株能够将培养基中无机硒高效转化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该菌株具有出菇和生长时间短、生长状态稳定、高效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优势:己有报道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生物转化效率均低于6%,HM1菌株总硒含量达到12.8-29.7 mg/kg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比例达到39.4%。专利提供了唯一高效合成硒甲基硒代半胱氦酸的食用菌菌株和合成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15
利用天然蚕丝研发防火预警功能离子皮肤
物质学院凌盛杰课题组在国际期刊《ACS Materials Letters》发表了题为“Flame-Retardant and Sustainable Silk Ionotronic Skin for Fire Alarm Systems”的科研成果。该成果由上科大物质学院凌盛杰团队独立完成,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强为第一作者,2016级本科生杨硕为第二作者。
上海科技大学 2021-01-12
废弃稻麦秸秆、棉秆皮资源化利用
项目采用蒸汽闪爆预处理、碱处理与生物酶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稻麦秸秆、棉秆皮等农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中提取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已开发出可用于复合材料工业的稻秆/麦秆纤维、可用于纺织工业的棉秆皮纤维。使用这些纤维为原料,开发了麦草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棉秆皮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及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线、棉秆皮纤维过滤材料等小试样品。 关键技术 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蒸汽闪爆秸秆关键技术、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碱处理结合法制备秸秆纤维关键技术、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生物酶结合法制备秸秆纤维关键技术,以及秸秆纤维生态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蒸汽闪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制备微米级材料新技术,以处理时间短、化学品用量少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重视。项目根据棉秆皮及其所制备纤维的用途,深入研究了蒸汽闪爆、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碱处理结合法、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生物酶结合法对秸秆纤维中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分离作用机理并优化分离条件,研制出适合后续各行业工艺要求的秸秆纤维。项目采用秸秆纤维为增强纤维,以聚丙烯、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为基体研制出了复合材料。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专利:获得授权专利 3 项,申请发明专利 7 项。 项目成熟度 现处于试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成果在行业的引领作用,成果在哪些地方推广应用) 欲寻求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
江南大学 2021-04-13
天然气余压利用高效除湿器
根据 GB5052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 5℃,烃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这样方可防止在输气管道中形成水合物和析出液烃。传统的天然气脱水除湿工艺需要加热及消耗化学药品,且设备所占空间大、投资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大型火电空冷系统多尺度输运机理及过程节能
空冷技术是富煤缺水地区火力发电的关键技术,但气象、环境条件对空冷机组的性能存在显著的复杂影响;同时,空冷系统本身也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探索空冷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和优化设计方法,实现火力发电的节能节水,是动力工程领域面临的前沿和挑战性课题。 从实验研究条件、多尺度数值计算模拟仿真和现场热力性能试验等不同角度,建立了迄今最为全面和完善的空冷系统性能研究环境,为开展适合我国北方自然环境条件的电站空冷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完整揭示出大型火电空冷系统的性能特征和特性机理。开发了空冷单元空气流场的优化组织、空冷岛环境风场诱导强化技术和装置,提出风机群分区优化运行技术,解决了空冷技术受制于环境风场和极端气温不利影响带来的机组运行热效率偏低的核心难题。开发了空冷凝汽器用系列化新型高性能翅片管传热元件;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北方气象环境条件的新型间接空冷系统;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的空冷凝汽器性能评价准则。显著提高了空冷选型和系统设计关键参数的优化水平,从源头上保障了空冷机组的优化设计和高效运行。 近5年来,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该方向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近50篇,被相关研究引用25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成果的主要技术内容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并先后获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在火电行业近百台大型空冷机组中得到应用,可使机组供电煤耗降低4.5-7g/kWh。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可使火电行业形成年节约标准煤500万吨的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节能环保颗粒氧化铅移动床深度氧化快速冷却
该技术以油代电、在移动床中实现深度氧化和快速冷却,设备密闭,过程连续,是生产颗粒氧化铅的国际首创全新技术。东南大学在实验室研究、数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与江苏天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颗粒氧化铅移动床深度氧化煅烧和快速冷却新技术,设计了两套年产各为1500吨的生产装置,经过调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过工业试验和审慎的放大设计,2000年两套年产各为15000吨的放大装置相继投入生产。
东南大学 2021-04-10
智能控温节能氧化钒(VO2)薄膜的制备
成果介绍智能控温薄膜可以实现高温下对红外线的反射和低温下对红外线的透射,是一种无需能源的智能空调。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室温可用(20℃-40℃)节能减排(无需能源)满足了实时反馈的需求满足了温度控制的需求提出了在室温下实现智能变色的可能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节能型浓相气力输送粉体成套设备
研究了管道气固两相流动过程的微观机理、瞬变机制及降耗措施,形成了较完善的高浓度气力输送的理论体系,开发出上引式正压流化浓相气力输送粉体成套设备,克服了传统粉体输送装备连续性差、动力能耗高、团聚效应大、易磨损等问题,具有气源设备简单、输送浓度高、输送速度低、输送距离远、输送管径小、节能效果好、投资费用少、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工作运行可靠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建材、钢铁、食品等行业的粉体输送中。 本项目成果依托山东省管道气力输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颗粒学会等科研平台,研发过程陆续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的资助,从而使该成果更加成熟并走向市场,成果在工程推广应用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经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本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曾获得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励3项。
济南大学 2021-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4 105 106
  • ...
  • 955 9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