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第五届教创赛同期活动预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之五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学术活动
教育大模型与教学智能体的创新应用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8-04
具有昆虫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从植物肉桂中分离提取的多种瑞诺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活性及结构,提供了新瑞诺烷二萜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方法。本发明揭示了该类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活性、昆虫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其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表现为对ConA 诱导的 T 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昆虫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表现为对甜菜夜蛾幼虫有拒食活性、对棉铃虫幼虫有拒食活性和对棉铃虫幼虫有生长抑制作用。这些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免疫抑制、对昆虫有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的药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具有昆虫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从植物肉桂中分离提取的多种瑞诺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活性及结构,提供了新瑞诺烷二萜化合物的分离制备方法。本发明揭示了该类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活性、昆虫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其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表现为对ConA 诱导的 T 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昆虫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表现为对甜菜夜蛾幼虫有拒食活性、对棉铃虫幼虫有拒食活性和对棉铃虫幼虫有生长抑制作用。这些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免疫抑制、对昆虫有拒食活性和生长抑制活性的药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低温快速制备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技术
本项目为一种低温快速制备纳米铝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技术。这种新技术利用不同材料和直径的介质球,通过机械振动使介质球在封闭的空间(渗罐)内往复运动,产生冲击,作用在欲形成涂层的金属/合金粉末颗粒和零件表面,使金属/合金粉末颗粒发生粉碎、塑性变形,并与零件表面发生粘结,在440-600℃范围内,通过粉末烧结、界面反应和零件表面原子向粘结于表面的金属/合金粉末颗粒内的扩散过程,形成纳米金属化合物涂层。例如,在440~600℃,经过15至180分钟的振动处理,可以在20钢表面制备出10~100微米厚的铝化物涂层。该涂层具有单层纳米结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没有粗大晶粒和孔洞等缺陷,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抗高温硫化性能。可以在各种金属和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还可以制备弥散各种纳米陶瓷颗粒的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在铁、钴、镍基合金表面制备出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和弥散各种纳米陶瓷颗粒的纳米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具有优异的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抗高温硫化性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本项目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不是用于纳米颗粒的制备,而是将已有的不同粒径纳米颗粒的混料进行分离和分级。效益分析:可用于具有纳米颗粒分离、分级需求的广泛场合,如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制膜的原料准备和光学、电子、医疗等精密部件的磨料准备,应用潜力巨大。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ZL201610401673.7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兰州大学 2021-04-10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
兰州大学 2021-05-11
蚀刻废液超临界水热合成制备纳米铜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生物酶法制备纳米抗性淀粉生产技术
抗性淀粉具有淀粉特性,却不易被人体小肠消化,可作为低血 糖生成指数的功能性食品,纳米级抗性淀粉因其具有纳米效应,以及大的比表 面积,大量的表面电荷和活性羟基,且抗消化等优势,在作为药物缓释及靶向 释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可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纳米技术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纳米尺度材料的研 究应运而生,而功能性纳米抗性淀粉更是研究的热点。多糖大分子例如淀粉和 纤维素等是天然形成的在大自然中大量存在的化合物,具有天然、安全和生物 相容等特点。近年来,国外对抗性淀粉的制备研究非常活跃,发展迅速,并申 报和发表了许多制备抗性淀粉的专利与文献。根据发表在美国《糖尿病,营养与 代谢》Diabetes,Nutrition&Metabolism、《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JClinNutr、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报告表明,纳米级抗性淀粉有助 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降低血脂、调节代谢 紊乱等。而我国对抗性淀粉的制备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于这种抗消化 纳米淀粉的绿色制备,国内外均未有报道。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预测:生物酶法制备的纳米抗性淀粉,具有更好地生物相 容性,加工容易,成本低,抗消化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药物包 埋、缓释、包衣填充等领域,且这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原料来源广、安全、 可再生;2、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3、适用于普通仪器设备,对设备仪 器面没有腐蚀性;4、原料利用率高,耗能低,得率高;5、绿色生产,产品可 放心食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14 纳米CMOS 量产工艺中光源掩模协同优化技术
已有样品/n微电子所先导中心韦亚一研究员团队与中芯国际研究团队围绕14 纳米CMOS 量产工艺中光源掩模协同优化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并取得显著进展,完成了后段制程中多层关键层的光源优化工作,包括Metal 1X、Metal 1.25X、Via 1X 等。优化后光源通过晶圆数据验证评估,较原有光源在各项关键指标上有显著提升,保证了先进节点中光刻工艺的稳定性。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CdS/PAMAM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潜指纹显现技术
Ø 本项目以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PAMAM)为模板制备了粒径可控、颜色可调的CdS/PAMAM量子点溶液,该溶液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应用于潜指纹识别时选择性吸附能力优异,发光量子点沉积在纹线上,小犁沟没有吸附(图1);尤其对胶带粘面潜指纹具有非常理想的显现效果,可以通过室温反射和紫外可见荧光两种形式成像,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对陈旧指纹的显现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使用范围。该显现液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等实战部门进行了实际应用,均取得很好的效果,一致认为其操作简便、显现潜指纹效果好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903 9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