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低温冷冻异体骨与生长因子纳米微球复合物
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16-04-29
适用于低温工业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
采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工业余热回收动力装置是工业余能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而ORC系统发动机(透平)是影响整个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的关键设备。本项目主要对一种低成本、结构紧凑、流体适用范围广的带叶盘式附面层透平技术开展研究。与常见的向心透平和双螺杆透平等相比,盘式附面层透平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加工要求低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此外,盘式附面层透平主要依赖于粘性流体与盘片间摩擦力矩实现热转功,而ORC系统一般采用的有机工质相对于水、空气等具有更高的粘性,这也使得盘式透平应用于ORC系统后,可能具有更佳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一种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基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基板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该基板材料由 5ZnO·2B2O3 粉料和 Pb1.5Nb2O6.5 粉料混合烧结 而成,其中,Pb1.5Nb2O6.5 的摩尔百分比含量为 4.5~7.0mol%,基板 材料的主晶相为 3ZnO·B2O3,次晶相为 Pb1.5Nb2O6.5,介电常数εr =7.7~8.6,品质因数 Q×f=9974~16674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 =-14~+21ppm/℃,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低温合成镁−镍三元金属硼化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11880.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合成镁-镍三元金属硼化物的方法,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该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真空或氩气气氛下,对卤化镁、镍及碱金属硼氢化物的混合粉末进行2~10h机械球磨处理;然后,在0.5~1atm氢背压下,将球磨产物加热到650~700℃,并保温1~2h后自然冷却;接着,将加热产物倒入蒸馏水中,过滤出固体悬浮和沉淀物后,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后,将水洗固体产物进行烘干,即可获得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液体除湿联合涡流管的低温气流输出装置及粉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除湿联合涡流管的低温气流输出装置,包括进气单元、干燥器、压缩机、还原器、储气罐和涡流管,所述进气单元输送待干燥气体进入干燥器,所述压缩机压缩来自干燥器的干燥气体,所述还原器接收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和涡流管热端气体作为热源,所述储液罐储存还原器输出的干燥高压气体,所述涡流管旋流分离来自储液罐的高压气体,所述涡流管的冷端输出低温气流;所述还原器蒸发浓缩来自干燥器的稀除湿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体除湿联合涡流管的低温气流粉碎系统;本发明利用系统自产的低品位热能作为除湿剂的浓缩还原的热源,不消耗额外的能量,得到干燥度高的干燥气体,采用涡流管的制冷效应输出低温气流,使得能量利用更加经济合理。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电子科技大学极低温制冷模组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电子科技大学极低温制冷模组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电子科技大学 2022-05-27
面向硬岩开采用硬质合金截齿稀土催化低温渗氮机理研究
截齿表面化学热处理方法有渗氮、渗碳、碳氮共渗等。渗氮与其它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相比,主要优点在于其较低的热处理温度(500-600℃),理想温度为580℃,可在完全调质与回火的条件下对零件进行渗氮,而不会对基体的组织及主要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是一个快速便捷、灵活方便、经济高效、可控性强的工艺过程。低温渗氮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降低了产生变形的可能性。这样,零件就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得到最终的尺寸,而无须花费昂贵的精加工过程。因此,低温渗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直受到国内外广泛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半焦焦末中低温催化石墨化制备功能化石墨粉技术
半焦是利用低变质非炼焦煤低温干馏所制得的固体产物,以其固定碳含量高( >82% )、电阻率高、化学活性高、灰分低( <6% )、低铝、低硫( <0.3% )、低磷等特性,已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在半焦生产过程中,约有 10% 的半焦焦粉因粒度小,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而未能加以利用。本项目 通过在半焦焦末中添加金属、金属化合物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并进行中低温热处理,在比通常石墨化所必要的温度更低时进行石墨化,并且因为金属或非金属粒子与碳原子的结合可同时实现功能化石墨粉的制备。可作为功能材料、添加剂、电极材料、贮氢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成为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属材料。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低温煅烧插层高岭土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方法
煅烧高岭土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是指利用活性低钙Si-Al质材料与高碱性溶液反应制备出的一种结构上具有空间三维网络状结构的新型无机Si-Al质胶凝材料,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能耗低且制备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是一种绿色环保型胶凝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久性好、干燥收缩低、早期强度高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在汽车及航空工业、土木工程、交通及快速抢修、封堵核废料及重金属固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碱激发胶凝材料研究的焦点。
重庆大学 2021-04-14
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压裂排驱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压裂排驱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体系的动力学过程与压裂、排驱过程具有高度协同性,可为致密油储层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 背景技术:我国致密油资源丰富,预计可采资源量约14~20亿吨,开采潜力巨大,鄂尔多斯长7和准噶尔吉木萨尔两大致密油区成功开发,预示着致密油将会成为我国原油供应的新生力量。但由于我国致密油孔隙度一般小于10%、渗透率一般小于0.1×10-3μm2,具有低孔低渗的典型特征。储集层喉道具有突出的微-纳米级孔喉系统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为例,储集层喉道半径主要分布于0.10~0.75μm。因此采用人工压裂措施,利用压裂液携砂在储层中形成人工缝网系统进行衰竭开采,由于基质致密难以将其中的原油驱至缝网,另外储层压力的降低,将导致缝网的闭合,阻塞油流。这是致密油衰竭开采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后续补充能量困难的主要原因,通常致密油的年产量递减>40%,甚至达到90%;致密油平均一次采收率仅为5%~10%。为了进一步提高致密油采收率,通过注入驱替流体,注气、注水等增产措施补充地层能量。注水可提高采收率,但注不进去,致密油储层岩石表面极性易形成水化膜,地层粘土矿物遇水膨胀,孔隙趋于闭合,导致注水压力迅速上升,注入量大幅度减小,地层能量未有效补充。注气的气源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针对以上致密油开发手段遇到的难题,本发明创新地提出一种用于致密油储层兼具压裂和排驱双重作用的压驱体系及其使用方法,将压裂和增产两次措施缩减为一次措施即可大幅度提高致密油采收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3 44 45
  • ...
  • 57 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