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氯离子扩散系数RCM/NEL测定仪
执行标准:GB/T 50082-2009,JTG 3420-2020 2020稳压版,集RCM方法国标行标、NEL法的水泥国标及UHPC标准两种方法四种算法一体机。北京耐尔得公司自主研发的2020稳压版氯离子扩散系数RCM/NEL测定仪,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压自动调压系统,可以精确地自动输出稳定的高精度电压,并可获得高精度电流,更好地保证设备的测量精度,各级电压皆优于标准要求。8寸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友好,试验夹具采用进口高纯度亚克力材料,无色透明,耐腐蚀强;多种方法一体机功能强大,全自动采集测控系统,测量精度满足并高于国家标准,是质检单位、科研单位优选产品。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7
UHPC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
执行标准:T/CBMF37-2018,GB/T31289-2014 CCM550型NEL法氯离子扩散系数检测方法是耐尔得公司根据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定制开发的产品。产品测量精度高,输出电压可控制在0.03V之内,采集电流可控制在0.03mA内,是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产品。为了方便老用户的使用,CCM550产品涵盖原CCM540型水泥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方法,为两种方法一体机。产品含有多种专利设计,测试准确,方便耐用。产品配置的智能真空饱水机,密封性强,整个真空饱水过程真空泵只需起动2-3次。CCM550可在5分钟内测量完成试验,高效精确,是研究单位首选的优质产品。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7
Armfield-W9-MKII离子交换器
描述:两个装有阴离子树脂和阳离子树脂的垂直透明管安装在背板上。安装在管道的进口和出口处的多通道管可以改变流速配置来模拟去离子操作的循环过程。联合联轴器让管子从多通道管处移走;也可以进行软化和去矿化的实验交换。再生剂和测量液/清洗液存放在独立的集水槽中,通过一根穿越管进行选择,然后在泵的作用下通过一个控制阀和流量计被传送至装置。流出物进入集水槽,处理过的水收集在瓶子里用于对硬性、导电率或溶解固体物的测试。一个导电率测量仪连接在二次离子交换层的外部,时时显示去矿化过程。标准的商用阴阳离子树脂提供给此设备。可以使用其它材质的离子树脂对它们的性质、交换能力等做一个对比测量。 水软化原理通常用于水软化的离子交换材料是以磺化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树脂,以钠的形式供给。它对钙离子和镁离子有很强的结合力,在完全移走钙镁离子后,也可以结合亚铁离子。通过搅拌水中的树脂直至平衡或达到可接受的硬度,软化过程可以是批处理。它也可以方便的地进行连续水处理,让水从上至下缓缓地通过装有树脂玻璃粉的柱子。在下层进行离子交换之前,交换反应在上层迅速发生达到完成。因此有一个活跃的离子交换区域在柱内向下移动,直到所有层次的树脂都被消耗完。如图1所示,活跃区在中间部分。当活跃的离子交换区到达柱子底部时,形成的水表现出增长的硬度。此是用生理盐水进行树脂再生时的突破点。 演示性能:不同材质树脂的交换能力使用阳离子树脂进行水软化(图1)软化系统的再生效率使用双层交换的去矿化作用阴阳离子树脂的再生效率技术参数:泵:自吸膜片式流量计范围:10-80mL/Min集水槽容量:20L阴离子交换树脂:0.75L阳离子交换树脂:1L化学药品要求:氯化钠、(不提供)盐酸、氢氧化钠 订购规格:齐全的设备可以进行单层水软化或双层去矿化。树脂装在两个垂直透明的管子里。在进口和出口处安装多通道管,可以改变流速配置。设备包括泵,阀门,导电率测量仪,装有再生剂和测量液或清洗液的集水槽。提供标准的商用阴阳离子树脂。 推荐设备:支架型水去离子器可更换支架    杯形细胞 服务要求:电力供应:W9-A:220-240V/单相/50HZW9-B :120V/单相/60HZ水供应:最初的盛满和实验室排放 尺寸:高:900mm宽:1100mm长:450mm 运输规格:体积:  1.1立方米毛重:  120公斤
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2021-12-17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导电碳浆、碳对电极、电池及制备方 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导电碳浆,其包括有机 溶剂、粘结剂和导电填料,还包括无机添加剂,所述无机添加剂为 ZrO2 或 NiO 粉末,所述粘结剂占导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6%~15%,所述 导电填料占导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14%~20%,所述无机添加剂占导 电碳浆质量百分比为 3%~5%。还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碳 对电极,采用如上所述的导电碳浆以丝网印刷方式制备获得。并公开 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碳对电极。还公开了一种 制备上述导电碳浆的方法。本发明导电碳浆不仅不会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4K深低温超弹性三维石墨烯材料
具有较大可逆形变功能的弹性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需求。然而,当温度显著降低时,材料延展性或弹性通常会受到损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材料能够实现在外太空等深低温下具有高弹性。近日,南开大学陈永胜团队报道了一种三维交联的石墨烯材料,在4K的深低温到1273K的高温温度区间材料超弹性行为几乎不变。在4K超低温条件下,具有与室温相同的力学性能:几乎完全可逆的超弹性行为(高达90%的应变),杨氏模量不变,泊松比接近零,循环稳定性好。原位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这种超弹性得益于独特结构的协同结果:单个石墨烯片层的本征弹性和片层之间的共价连接。
南开大学 2021-04-10
车载含水乙醇低温重整制氢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系统
其他成果/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含水乙醇低温重整制氢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系统,该方法是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将含水乙醇经过两级催化重整为富氢气体,再将富氢气体通入汽车发动机与燃油进行混合燃烧的过程,其装置和应用系统利用两级蜂窝钛网结构产生较大的催化剂接触表面积,有利于重整制氢装置的小型化,使车载在线产氢成为可能;两级催化的结构实现了催化剂的相互协同作用,解决了使用单一催化剂乙醇转化效率和氢气选择性较低等问题;在低温环境下通过碱性催化剂的相互协同作用,解决了催化剂的烧结和积炭问题,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实现了汽车在线掺氢的目的以及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了汽车发动机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4-11
低温煤焦油超临界加氢轻质化及多联产技术
煤焦油是炼焦行业副产的大宗化工产品,含有上万种有机化合物,其轻质组分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重质组分难以分离,一般作为重油替代物或加工成沥青,污染和浪费非常严重。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紧迫,发展煤焦油的深度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意义重大。本项目『低温煤焦油超临界加氢轻质化及多联产技术』为自有专利技术,专利号CN200710017449.9,在传统煤焦油分馏提纯生产工艺基础上,结合煤焦油轻质化工艺发展而成的。该新工艺针对低温煤焦油的物理化学特性,首先提取煤焦油中的贵重轻组分,其他组分经超临界加氢轻质化工艺生产柴油和汽油,同时副产高质量的中温沥青,并回收炼焦产氢和余热,达到了经济、节能、环保三重效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128781.8)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磁性纳米材料领域。该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为以下通式的化合物:RCuAl,其中R为Y、Gd、Tb、Dy、Ho、Er、Tm、Yb、Lu,所述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不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为10~40nm。本发明采用等离子电弧放电法,将稀土粉、铜粉和铝粉压制成块体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阳极材料,采用钨金属或铌金属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耐超低温有机硅密封胶生产技术
航空航天器、飞机、导弹、火箭、超低温冷冻机、极寒冷地区工程机械和 高速列车等设备,在极低温度条件下运行时,对密封材料要求很高,一旦出现 密封效果不佳或不可靠情况,会出现严重后果,极端情况会造成机毁人亡等重 特大事故,形成严重的财产和人员损失。密封材料大多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 在低温条件下,密封材料中分子热运动减少,分子链段会变得僵硬甚至冻住, 使之失去弹性,导致密封效果差甚至失去密封作用。因此密封材料应用于上述 设备和地域时,必须采用特殊制备的耐低温硅橡胶才能保证安全及设备的稳定 运行。这就要求密封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使其具有耐低温稳定性, 才能达到相应的密封要求。 本研究开发的耐超低温有机硅密封胶,采用特殊原料和工艺,克服了传统 密封材料的弱点,使有机硅密封胶在-100℃以上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山东大学 2021-04-13
一种海杂回交扇贝耐低温品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杂回交扇贝耐低温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海湾扇贝与紫扇贝杂交一代家系或群体中生长速度快、耐低温能力强的个体,作为种贝;再利用上述杂交一代中耐低温能力强的个体与海湾扇贝精子回交建立回交家系或群体;然后通过至少三次耐低温育种核心群的选育,即可培育出耐低温品系。由于本发明采用生长速度快,杂交优势显著的海紫杂交一代为母本,再通过与海湾扇贝(父本)回交将海湾扇贝的抗冷基因聚合到海杂回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8 49 50
  • ...
  •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