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
配版机器人编程实训台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简介: 低配版工业机器人编程由工业机器人轨迹描绘、机器人工业组装、机器人编程码垛、立体仓库四个模块组成,它具有很强自定义拓展灵活性,用户可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参数: 一、智能化立体仓库(1个) (1)立体仓库采用航空铝合金型材搭建,用航空铝合金做支撑面; (2)立体仓库9个存料空间及以上,磁性开关,能够智能检测工位,有无工件,并有智能指示灯提示智能检测结果; (3)立体仓库尺寸(长×宽×高):30cm×12cm×35cm,允许偏差范围为±1cm;仓库上固定载物码垛盘,采用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制作,表面进行防氧化处理; (4)码垛块尺寸:φ6cm,允许偏差范围为±0.2cm; (5)提供码垛模拟参考资料; (6)可以完成平面矩阵立体码垛任务; (7)实训用模拟码垛块采用航空铝合金制作,每套提供15件模拟码垛块循环使用。 二、轨迹描绘模块(1个): (1)1套弧形轨迹板,弧形面板采用航空铝合金制作,表面银色阳极处理,轨迹描绘板可进行手动范围角度内调节固定; (2)面板定制9种以上轨迹描绘几何图形; (3)倾斜装置稳定可靠,一定范围内角度可自由调整(以轨迹板一棱边为基准与实训台水平面方向的角度(β)范围为:-90°≤β≤90° (4)调节锁定; (5)面板尺寸(长×宽):22cm×20cm,允许偏差范围为±1cm; (6)提供轨迹模拟参考教材; (7)能操作机器人对异形轨迹板进行参数化图案描绘; (8)参数轨迹描绘面板内形状可自由定制。 三、机器人组装装配模块(1个) 1、机器人组装模组模块基本参数: (1)提供两套组装模拟件,一套用于机械手搬运组装装配;一套用分割器进行组装装配,实现自动流水线的装配工作; (2)组装模拟工件由航空铝合金制作,表面银色阳极处理,组装完成后由光电检测,组装产品是否合格; (3)组装工件可由使用方后期自由扩展; (4)模拟工件尺寸:φ1cm-φ6cm允许偏差范围为±0.5cm; (5)托盘尺寸(长×宽): 25cm×12.5cm;允许偏差范围为±1cm; (6)两工位分别放置,内含定位槽; (7)设备配有检测传感器; (8)倾斜装置稳定可靠,一定范围内角度调节锁定,超出倾斜位置可监测; (9)机械手在斜面完成参数化编程搬运装配工作任务; (10)组装工件可后期扩展定制; (11)提供组装模拟参考教材; (12)可操作机器人对两个工件进行拼装,拼装完成后,使用标准传感器检测组装是否合格。 使用范围: 中/高职技工/技师、应用于本科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培养
昆山艾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
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中国日报网】第63届高博会长春开幕,科技成果
转化
与区域产业升级深度联动赋能东北振兴
5 月 23 日,第 63 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中铁・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以“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这场教育界盛会吸引全国千余所高校、800 余家科技企业共襄盛举,超 12 万平方米展区内,搭建起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国家级平台。
中国日报网
2025-05-24
科研成果
转化
需要一本“明白账”
通过促进成果转化工作,发掘中国科研自身螺旋上升势能,发挥我国理工科人才培养规模巨大的“燎原”优势,真正把科学家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不仅是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实现经济双循环、“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
中国科学报
2021-10-12
2022年专利
转化
专项计划实施成效评估结果公示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2022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成效评估结果的公示,经对参与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的有关省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公示排名前16的省份名单。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05-27
聚焦服务重大需求主题 打造科技成果
转化
高地
安徽工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讲话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力实施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支撑服务能力攻坚项目,学校科研创新活力持续激发,科技 创新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安徽工业大学
2022-05-10
在煤炭清洁
转化
中的超临界应用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原煤可采储量占世界的12.8%, 排名世界第三位。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 因此煤炭清洁转化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简称SCF)是指温度、压力均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流体。SCF 兼具气体和液体的优点,其密度接近液体,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其粘度接近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其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具有很高的扩散速度;此外,超临界流体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回收利用,尤其是超临界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价廉易得。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将超临界技术开发应用于煤炭、化工材料、医疗制药、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等领域。在煤炭方面用于煤发电、煤气化、煤液化、煤干燥等行业,不仅可以实现煤炭的高效转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超(超) 临界发电技术是通过提高锅炉中蒸汽初参数,改善热循环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超临界煤催化气化技术是指煤在超临界气化剂(通常为水) 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 产生出富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混合气体的过程。超临界催化气化主要特点是气化合成气中氢气含量高, 特别适用于煤制氢项目, 能够有效降低后续制氢装置能耗, 提高制氢效率。煤液化技术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 也是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的一项可行有效的技术。目前工业上比较成熟的煤液化技术主要是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使用超临界技术对煤进行液化, 是指将煤炭粉碎到一定粒度后, 用处于超临界状态的溶剂将煤中可溶性物质(绝大多数有机质) 提取出来得到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方法。煤液化生成的气体作为高热值的燃烧气体使用; 液体可加氢精制成柴油或经过提纯得到高价值化工产品; 固态残煤可以作为廉价的吸附剂。超临界煤液化实现了温和、绿色环保条件下煤炭的全面综合利用, 提高了经济效益。超临界干燥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扩散系数高的特点, 使其快速地进入被干燥物体的内部, 温和、高效地与水分子进行交换起到干燥物料的作用, 并且不破坏干燥物形状和结构。因此,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在煤干燥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北方山楂生物
转化
加工技术与产品
长期以来,山楂鲜食的疲软和加工技术的薄弱与老化严重制约着山楂种植与加工产业的发展,针对此背景,本项目系统的研究了山楂果实的品质成分和营养功能特性,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开发出了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高品质凝胶食品、健康食品原料、山楂发酵饮料等系列产品,引领行业技术革命。主要体现为: (1)山楂寡糖的生物加工及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项目首次发明了山楂寡糖连续大量生产的轴式-仿膜式生物反应器,稳定的生产出平均聚合度 5.4 的山楂寡糖;开发的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饮料、面制品和肉制品等食品上的保质保鲜效果显著优于目前市售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山梨酸钾和天然食品防腐剂Nisin与那他霉素。 (2)山楂寡糖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与机制:首次发现聚合度 5-8 的山楂寡糖具有显著的抑制肥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内脏脂肪蓄积的功能,并阐明了其通过 ADP/AMPK 和 ADP/ PPARα 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作为健康食品原料/配料,在相关企业推广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作用反馈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3)高品质糖制凝胶食品加工技术:首次系统的阐明了山楂果胶的化学构造和食品学性质,通过生物酶法修饰技术,提高了山楂果胶的凝胶性和粘弹性,在生产高品质山楂糖制凝胶类食品上取得了技术突破。 (4)山楂制汁及山楂酵素饮料生产技术:研发的中温结合酸性微环境控制技术和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分解技术成功解决了目前山楂汁生产中存在的褐变和褪色等瓶颈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山楂汁中的甲醇含量。利用选育驯化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山楂果汁,开发出了功能、营养和色香味俱佳的山楂饮料,填补了市场空白。 (5)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经过项目的运行,授权发明专利 5 件,发表相关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 检索 30 余篇,培养研究生 50 余人。项目技术和产品在相关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 3.52 亿元。项目成果同时对辽宁省食品加工业和山楂种植与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近年新增山楂种植面积 2 万多亩,每年为辽宁省解决 10 万多吨山楂的销售出路,为果农增加收入 4 亿多元,辐射经济效益达 10 多亿元,为社会提供了 300 多人的就业机会,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外场协同西北侏罗纪煤高效
转化
多联产成套技术
我国资源量超过 40% 的优质西北侏罗纪煤惰质组分含量高,造成此类煤的粘结性、成浆性能、液化性能整体下降,极大地增加了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本成果的核心是进行煤炭的分质加工利用,一方面开发了新型煤岩分选技术实现煤岩组分的高效分离,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煤岩组分开发了多联产高效转化技术。成果来源于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前期获得了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已有一部分工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摸索出煤炭分质利用的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技成果
转化
百强高校出炉!
6月29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2020年,3554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以及合同金额均有增长。其中,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院所数量为261家。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
2022-07-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25
26
27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