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E-1020 便携式叶绿素A测定仪
▷产品简介:TE-1020型便携叶绿素A测定仪采用荧光检测技术,灵活方便的手持式设计,特别适用于野外现场的超快速测定 . TE-1020型便携叶绿素A测定仪采用双通道设计,同时测量叶绿素A和浊度含量,并根据浊度数值对叶绿素A数据予以自动修正,从而提高精度,为您提供更加快速和精准的测量 . ▷适用行业:TE-1020型便携叶绿素A测定仪适用于海洋监测、自来水、污水处理厂、水文水利、养殖渔业、大学和科研研究所,环保研究机构 . ▷功能特点: 01)采用荧光度检测技术 02)可随时对仪器进行校准,无需定期回厂校准 03)抛弃型测量试管,一次性使用,免清洗,方便快捷 04)专用双通道设计,两种测量模式可实现单键切换 05)配备校准模块,可对仪器进行快速校准 06)内置大容量锂电池,连续待机时间超过一个月 07)具有浊度修正功能,有效消除浊度对测定的影响 08)具有环境温度及光照强度的测量功能,及时掌握影响叶绿素的环境因子状况 09)采用5寸触摸显示大屏,操作简单,一键检测 10)专用小型测量试管,有效消除测量池对测定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11)配备便携检测箱,可满足现场检测的全部需要 ▷技术参数: 1.型号:   TE-1020便携式叶绿素A测定仪 2.测量时间: 5秒 3.检测项目:  活体叶绿素 4.开机预热时间: 5秒 5.检测范围: 0-500ppb 6.显示:  5英寸触摸显示屏 7.检出限: 0.5ppb 8.打印:具有打印功能 9.样品管: 专用10mm方型测试管 10.自动休眠 :无操作5分钟后休眠 11.测量精度: 5% 12.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测定范围:300~1000nm) 13.外形尺寸:  200x155x50mm 14.光源: 进口光源 15.重量:  >1000g 16.数据存储 : 可存储100万组数据,可自由调用查看 17.数据传输: 配备USB接口和串口传输功能 18.系统 :专用水质检测系统 19.工作环境:5-50℃ 20.电源:内置锂电池或DC12V适配器
天尔分析仪器(天津)有限公司 2022-07-18
开放式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平台
以电能为核心,可汇集和管理电、冷、热、燃气以及其他形式的能源,具备能量灵活转化、变换、传递和路由功能,并实现能源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融合,是支持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装置。 1、独立统一的控制器、DSP(C6000)控制和快速原型控制器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 2、交流端口、直流端口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端口数量和电压等级均可灵活变化。 3、直流端口电压等级可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端口复用。 4、具备策略调度系统功能,统一控制器下所有变流器之间不需要通讯,通讯调度不需要考虑延时,是真正意义的实时控制,离并网实时切换,外接设备即插即用。 5、能量路由器具备二次开发特点,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完整硬件原理图和软件全部源代码。
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22
TP-DSA1 自组式光栅光谱仪
      TP-DSA1 自组式光谱仪依照实验光路图分析仪器的结构,了解基本原理,并且在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调试,完成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搭建、紫外可见光谱的测量以及对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平台的建立。 主要技术特点: 光源:配置了氘灯、溴钨灯,可选配低压钠灯、低压汞灯。 探测器:线阵CCD接收器。 结构:采用经典C-T结构,所有光学元件(光栅、凸透镜、球面反射镜等)可拆装,自主搭建,升级空间大。 性能:波长精度高、单色性好、杂散光低。 软件功能:设备联机、采集模式(动态采集、静态采集、背景采集)、横纵坐标扩展、峰值标注等。  
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 2022-07-12
抗边缘无浆体MS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抗边缘无浆体MS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的边缘无浆体MSP5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一株稳定分泌抗MS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3205.由该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与边缘无浆体MSP5发生反应,同时能与牛边缘无浆体和羊边缘无浆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霉形体,新孢子虫及附红细胞体等不发生反应.本发明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鉴别边缘无浆体和其它相关的病原,为建立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及在免疫机制研究,免疫功能检测,检测方法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5-04
一种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近红外响应主链型液晶弹性体是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出来的,而不是传统的物理掺杂,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帮助形状记忆材料在近红外光刺激下做出快速的响应。制备方法是结合了传统的两步交联法和非环烯烃易位聚合(ADMET)方法,获得了具有单畴取向的液晶弹性体薄膜,并能对近红外光源做出快速的响应。该复合薄膜是将液晶单体、近红外响应的交联剂、钌催化剂部分聚合,拉伸取向,二次交联后制备形成的。本发明材料可用于帮助光热治疗器材和设备快速地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可以对近红外光做出快速的响应,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重物承受能力,能模拟手臂提举重物的行为。
东南大学 2021-04-11
纳米钛酸钡基电子陶瓷粉体的溶胶-凝胶自燃合成产业化
铁电陶瓷粉体及其集成器件的研究与开发是目前最为活跃的领域。大部分铁电陶瓷是钙钛矿型复氧化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BaTiO3基氧化物陶瓷。BaTiO3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2年到1945年间,由美国、苏联、日本各自发现的高介电常数、强介电体的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越的介电、压电、铁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陶瓷电容器、微波器件、铁电存储器、温度传感器、非线性变阻器、热敏电阻、超声波振子、蜂窝状发热体等电子器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元件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需要制备与合成符合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钛酸钡基陶瓷粉体。纳米BaTiO3基电子陶瓷具有独特的绝缘性、压电性、介电性、热释电性和半导体性为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带来可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采用纳米BaTiO3粉末制多层电容器,可以显著减薄每层厚度增加层数,从而大大提高电容量和减小体积。因此,低成本合成钛酸钡基纳米陶瓷粉体对我国信息产业、电子工业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溶胶-凝胶自燃合成(Sol-gel Autoignition Synthesis,SAS)是九十年代伴随着高温燃烧合成的深入研究和超纯、超细氧化物陶瓷的制备而出现的一种低成本制备与合成单一氧化物和复杂氧化物的技术。它是指有机盐凝胶或有机盐与金属硝酸盐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可自我维持并合成所需燃烧产物的材料合成工艺。它的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燃烧体系的点火温度低(150℃-200℃),一般为有机物的分解温度;(2):燃烧火焰温度较低(1000℃-1400℃),燃烧时产生大量气体,可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陶瓷粉体。高温燃烧合成燃烧温度一般高于1800℃,合成的粉体粒度较粗,而SLCS则可制得纳米粉末;(3)各组分达到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复合;(4):反应迅速:燃烧合成一般在几分钟内完成;(5)所合成的粉体疏松多孔,分散性良好;(6):耗能低;(7):所用设备和工艺简单、投资小;(8):自净化:由于原料中的有害杂质在燃烧合成过程中能挥发逸出,所以产品纯度易于提高。 本项目申请者采用SAS技术已经成功地合成了粒度达70nm左右的BaTiO3陶瓷粉体。 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陶瓷电容器、微波器件、铁电存储器、温度传感器、非线性变阻器、热敏电阻、超声波振子、蜂窝状发热体等电子器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人工关节软骨材料——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室研制开发的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是一种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可用于人关节软骨的修复或替代。本项目成果属国内外首创,其应用和推广不但会产生100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利用反复冷冻-融化法可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缩写PVA)水溶液凝胶化而制成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PVA hydrogel elastomers, 缩写PVAHE),由于其PVA结晶度为50%-60%,因此又称为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1998年以来,这种人工关节软骨材料通过三次动物实验(共19个月)表明生物相容性很好,植入材料(PVAHE)周围组织未产生任何炎性反应和退变。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曾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实验室进行PVAHE生物学评价并通过产品注册检测。目前,已达到临床应用的水平。从1996年以来,本项目的研究和研制开发工作是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96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75038)和北京市科技项目合同(954020400)资助下历时5年完成的。多年实验室试验和动物试验表明,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是一种很有产业化前景的医用表面修复材料,它具有以下特点:(1)润滑性能良好(摩擦系数0.05,磨损系数小于10-7mm3/Nm);(2)充分的吸震能力(含水率70%-80%,多微孔);(3)很好的生物相客性;(4)弹性大,强度高(压缩模量14MPa,压缩强度4MPa);(5)能与宿主骨(软骨下骨)牢固连接(界面剪切强度1MPa)。 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的结构和性能非常接近于人关节软骨,其主要用途是在矫形外科手术中用于修复或替代关节软骨。典型产品为厚度2~3mm的平板状水凝胶弹性体(白色、不透明、触感类似于橡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5G+AI 云边一体化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5G+AI 云边一体化智慧出行解决方案,针对道路事故率高、交通拥堵困局、道路交通监管难、公共交通信息阻塞等问题,汇集了5G 通信、AT 算力资源平台、AI 算法、边缘计算网关、车路协同、智慧灯杆、大数据管理平台等诸多软硬件技术成果,具有充分的综合性、创新性、协同性、大集成等特征,同时将 5G、AI、物联网、大数据、云边一体化等技术交互融合,实现交通流感知、交通事件感知、配时方案优化、智慧灯杆、边缘计算网关等功能。 建设进展 研发方向一:网络建设规划南京移动在新港地区优先投入5G建设资源,目前新港开发区范围内,共 规划5G站点114个,其中宏站82个,杆站32个;已开通宏站27个。本项 目规划恒竞路需求站点11个,宏站9个,杆站2个,厂区内部宏站2个,兴 智路需求站点6个,其中宏站2个,杆站4个。 研发方向二:AI云平台研发 南邮信产院投入建设AI云平台,为人工智能提供算力支撑,为算法模型训练提供海量数据和开发环境,为区内 人工智能企业及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产业服务,带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目前已建成。 研发方向三:智慧灯杆+边缘网关 智慧灯杆:场景载体,环境感知等多功能实现。 边缘网关:各个功能互通互联的媒介 目前智慧灯杆进入融合各家设计阶段。 研发方向四:车路协同/无人驾驶交通流感知-实时感知城市交叉口内车流量、速度、排队长度、占有率等数据。交通事件感知-提供停车,逆行,超速,拥堵,变道等事件信息,并提供照片和视频。车路协同-将感知数据下发至无人驾驶车辆,车辆根据获得的信息自动优化行驶路线。配时方案优化-将感知数据直接下发到交通信号机,实时生成交通信号配时方案,下发至交通信号机,实现路口单点自适应控制。 研发方向四: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建设面向L4级无人驾驶的车路协同系统。主要是车路协同系统车端建设。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参与对5G网络的验证,协助验证5G网络与无人驾驶的互联互通。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其无人驾驶车可以在多场景应用,充当城市各种数据收集的载体。 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建设方面:承担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建设。 关注重点 开放性场景定义:一般是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对新技术新产品有应用需求的各类工程、项目。通过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可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和迭代升级,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南京市关于加快应用场景开发建设2021年行动方案》围绕5G+AI云边一体化创新应用示范道路,向全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等)开放能力。一是路侧基础设施开放,在南京南邮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统筹管理下,开放路侧龙门架、杆位等资源,以及相应的供电 、联网能力,为路侧生态参与者提供宝贵的示范场地;二是数据开放,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公共隐私的前提下,开放路侧时空全覆盖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形成"兴智路数据集",为产业发展注入珍贵的稀缺数据资源;三是应用开放,建立其他生态参与者加入的申请入口,规范开放"数据集",通过互联网、展厅等线上线下渠道向全社会展示 5G+AI云边一体化创新应用示范道路的成效。 示范性在中国(南京)智谷的指导下,本项目参与四方集聚各自技术及资源优势,群策群力,协同创新,紧密且高效地推进建设计划;将5G、AI、物联网、大数据、云边一体化等技术交互融合,期望建成经开区人工智能产业方向上的标志性应用场景,树立良好的示范典型。 先进性5G+AI云边一体化创新应用示范道路"项目,针对道路事故率高、交通拥堵困局、道路交通监管难、公共交通信息阻塞等问题;汇集了5G通信、AI算力资源平台、边缘计算网关、车路协同、智慧灯杆、大数据管理平台等诸多软硬件技术成果;与其他单纯的车路协同场景、智慧灯杆场景相比,具有充分的综合性、创新性、协同性、大集成等独特特征和 充分的先进性。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5-11
一种数学函数教学用数形结合一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学函数教学用数形结合一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细化网格装置和固定座,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粗网格、L型长圆槽、中心轴和坐标轴;所述细化网格上设置有细化网格条、连接条和拨动把手;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槽、支撑槽、蝶形锁紧螺杆和内六角螺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通过将桌子边沿卡在支撑槽内部,通过蝶形锁紧螺杆将固定座与桌子固定,将装置主体放在固定槽内部,通过内六角螺栓将装置主体与固定座连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通过设置的纵向网格和横向网格,在L型长圆槽内部进行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一个比较密集的网格,这样就方便复杂曲线图形的描绘,这样就达到了预期效果,还方便了教学。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硅太阳电池表面等离子体增益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太阳电池表面等离子体增益的方法,采用将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在醇溶剂中形成金属纳米颗粒胶体溶液,在硅太阳电池片迎光面上,丝网印刷或喷淋或旋涂金属纳米颗粒胶体溶液,烘烤使醇溶剂从电池片表面挥发完全,在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快速热处理退火温度,再进行二次常规热处理退火,实现硅太阳电池表面等离子体增益。本发明方法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效率提升效果好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2 213 214
  • ...
  • 795 7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