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楼宇式吸收式换热站
01. 成果简介 由于节能减排的要求,许多回收工业余热作为热源进行城镇供热的供热改造方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广泛的认同。采用板式换热系统的一次网回水温度高于二次网回水温度,使得整个系统的一次网回水温度较高,难以回收低温的工业余热。同时,一个换热站带多栋建筑的供热模式难以实现分栋独立调节,无法避免冷热分配不均所带来的热量损失。 本成果公开了一种楼宇式吸收式换热站,由吸收式换热器、补水定压装置、二次循环泵以及站内一次网水路和二次网水路组成为一体化换热站,一次网进水进入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连接吸收式换热器的热侧进口,另一个支路连接补水定压装置的进水口,吸收式换热器的热侧出口经流量计与换热站一次出水口连接;二次网回水进入后经水处理装置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连接吸收式换热器的冷侧进口,另一个支路连接补水定压装置的出水口,吸收式换热器的冷侧出口连接二次循环泵的进口,二次循环泵的出口连接换热站二次出水口。 相比北欧流行的传统楼宇式换热站,改变了最基本的换热设备,将普通楼宇式换热站的板换改为吸收式换热器,从而可以使得一次网回水温度比二次网回水温度要低,温差达到15K到25K,相比我国目前已经在部分集中换热站应用的卧式吸收式换热器,实现了分楼栋的供热,大大减小了换热站占地面积,取消了传统的集中的热力站,从而可以实现分栋楼宇式供热,增加了单栋建筑的调节性能,同时实现了分栋热量计量。 楼宇式小型吸收式换热器示例和优势02. 应用前景 楼宇式吸收式换热站可以代替传统集中热力站,放置于每栋楼前或地下室为单栋楼供热。03. 知识产权 成果涉及1项授权专利。04. 团队介绍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3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领导,旨在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及实现。自成立至今已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大科研任务14项、省级部委科研任务6项。在所完成的科研成果中,有2项获国家级奖项,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申报了25项国家发明专利。共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本,发表论文百余篇。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06. 联系方式 邮箱:zhysh@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运动系统模型
1、参照典型人体标本及国内外经典权威教材及图谱制作,如人卫出版社丁文龙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人卫出版社南京医学院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姜同喻编著的《连续层次解剖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丁自海主译《格式解剖学》、广东科技出版社胡耀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等,造型自然准确、颜色自然,满足教学需要;
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4-12-23
焊接结构内外一体化智能检测装备与自主评估技术
焊接作为工程机械领域的关键技术,直接决定着国之重器的安全可靠性。目前,智能焊接与检测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对于大型、复杂焊接结构,焊后焊缝质量智能检测在整条焊接产线上属于空白。本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发了大型焊接结构内外一体化智能检测装备及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建成了国内首条内外一体化焊接智能检测与评估生产线,在徐工挖掘机上获得应用,并在央视CCTV2制造中国节目中播出。 图片 内外一体化焊缝智能检测与评估生产线获央视CCTV2报道
吉林大学 2025-02-10
便携式人体生理信号监测系统研发及应用
本项目从人们对社区或家庭健康监护的需求出发,基于掌上电脑、PDA 或手机等无线移动终端实现远程健康监护:  (1)根据监护的生理参数需求,开发分立的小型化装置,采集人体生理信号或参数,经由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传送到无线移动终端;  (2)基于无线移动终端开发生理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心电图等健康监护参数的数据存储、显示和信息处理,构建监护对象的生理监护体域网;  (3)基于无线移动终端进行无线数据联网,建立健康监护对象体域网与监护服务器的远程数据交互,开发服务器端的健康管理系统,从而构建面向社区或家庭健康监护的低成本健康监护网络。 目前已经完成基于安卓操作系统开发生理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基本信息存储、显示和数据通信;成功研制工程样机,并在此基础上生产3000台智能手机;设计平板电脑的模具等硬件设计及相关试样,正研制平板电脑样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1
一种带有智能家居系统的拼接式楼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智能家居系统的拼接式楼房。本实用新型由拼接式楼房组件以及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拼接式楼房组建由设置于房间框架内的基层以及设置于基层上的装饰层和隔板组成,所述智能家居系统由服务器终端、安防系统、环境调控系统、网络系统以及远程终端。本实用新型在建筑开发商提供的最基础的框架基础上,购房者可将内部结构灵活改变,由用户定制。实施上按照功能可以由其他专业供应商构造(整体厨房、浴室已经有专业分工,不需使用水泥来固定瓷砖,更换时简单无损耗,使得变换房屋构型变成了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将多种市场通用产品集成,适合于家居的智能化,可构建性价比较高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方式灵活多样,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和PC机对家居随时进行监控。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5-03
基于PCB线圈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
该成果采用PCB线圈组成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可实现中短距离无线供电,该系统的创新在于采用PCB线圈替代传统的线绕线圈,铜线绕制的线圈容易变形而引起参数变化,对系统完全保持一致的谐振频率增加了难度而PCB 板生产出来的线圈参数几乎能完全保持一致,因此有利于保持系统的谐振频率一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装备系统
该项目开发出一种带有智能助力、可穿戴在行走障碍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或行走助力的机器人设备,主要应用于下肢康复领域,可以实现全支撑真实行走训练方式和在线姿态反馈实时智能引导的全闭环人机交互训练模式,能为各种状态(不同损伤及恢复体况)的患者进行准确合理助力、提供正确步态引导的真实行走式康复训练,使患者运动机能得到更快更好恢复,高效提升行走能力。作为国内首个治疗改善下肢运动障碍的特效智能机器人系统,该产品改变了传统一对一人工或半机械康复训练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种广泛适用的下肢康复训练科学手段,极大提升了我国康复学科的技术水平和先进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并网过程中考虑了系统的不平衡状态,通过以有功功率不平衡量作为目标函数,并且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计算分布式电源三相中每一相的参考输出电流,利用每一相的参考输出电流对每一项的实际输出电流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控制,并且降低了配电网的电压不平衡度。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可穿戴式无创性迷走神经调控系统
已有样品/n心血管病患病人数2.9 亿,死亡率高居疾病死亡构成首位,自主神经失衡,尤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组成自主神经系统,两者之间相互拮抗,形成动态平衡。该项目提出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促进自主神经再平衡,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成果的先进性或独特性:1.可穿戴、无创、非药物、非手术2.更为安全、方便、有效3.
武汉大学 2021-01-12
基于SBR工艺的船式污水处理系统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BR工艺的船式污水处理系统。它由运动子系统(船体、收缩轮)、污水处理子系统(SBR水处理装置、厌氧池、进水泵、回流泵、排泥泵、曝气泵)、动力子系统(电控柜、发电机)、控制子系统(PLC控制箱、进水阀、回流阀、排水阀)等4个子系统构成。当水体受到局部性污染时,可方便地移将污水处理系统动到污染区域,对污水进行快速、有效处理。该方法可到达消除水体局部性、突发性的污染,提高水体水质,对于维护水体水质长期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1 52 53
  • ...
  • 794 7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