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块状根茎类作物收获机
块状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包括机架、挖掘铲和收集箱,挖掘铲通过挖掘铲托板安装在机架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土装置、刮板式升运器、横向输送带及切根装置;挖掘铲、去土装置、刮板式升运器、横向输送带由前向后排列在机架一侧,切根装置和收集箱由前向后排列在机架的另一侧;挖掘铲托板经过桥与去土装置相接,横向输送带与切根装置横向相接。该收获机适用于洋葱、大蒜等具有根系的块状根茎类作物,可完成挖掘、去土、切根功能,适应块状根茎类作物的特点,解决了目前收获、去土、切根分段作业的问题,实现联合收获,可完成块状根茎类作物收获后的所需的操作流程,提高收获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胆酸结合蛋白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传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因修饰的小鼠疾病模型,对有限的几个胆酸相关蛋白进行研究,进展缓慢。迄今为止还从未有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全面发掘可以和胆酸分子相互作用的靶标蛋白的研究,而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首次以天然胆酸分子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可以模拟其生物学功能的光交联胆酸分子探针,然后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活细胞水平上全面探寻了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和胆酸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潜在蛋白靶点,并从生化水平上进行了验证。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脉冲反馈检测电机运动学参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反馈检测电机运动学参数的方法。 通过连续采集信号读取时刻前的 N 个时刻的脉冲数,将采集的 N 个脉 冲数及其对应的时刻线性拟合成 N-1 次函数,得到电机位置与时间的 关系函数,对电机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函数求一阶导数,得到电机速度 与时间的关系函数,对电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函数求一阶导数,得到 电机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函数;根据信号读取时刻是否与脉冲计数时 刻同步,并代入相应的约束条件,得到电机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检 测结果。本发明能同时计算出信号读取时刻的电机位置、速度和加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蛋白组学直接检测靶点活性的肿瘤伴随诊断项目
现有伴随诊断主要是基因检测,而基因突变并不等于蛋白质表达,更不意味着靶点激活。本项目基于蛋白组学,特异性捕获磷酸化酪氨酸激酶(最主要靶点),直接检测靶点激活状态,极低成本为肿瘤用药提供最精准指导。
清华大学 2021-02-24
一种可多台并行工作的多维运动学数据测量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多台并行工作的多维运动学数据测量装置,属于运动数据采集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采集单元、路由器和上位机,数据采集单元、路由器和上位机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角度信息、磁场强度和方向、加速度、角速度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传送给上位机。本发明多个数据采集单元并行采集工作,实时传送给上位机显示,相比传统的单线采集,效率倍增;通过卡尔曼滤波,融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数据可以有效抑制因积分和漂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以色谱中心策略算法(CCS)提高基于质谱的组学数据质量
南科大医学院教授张文勇、研究助理教授栾合密等在国际著名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期刊Bioinformatics上发表题为“CPVA: a web-based metabolomic tool for chromatographic peak visualization and annotation”的论文。该研究创新提出了以色谱中心策略算法(CCS)提高基于质谱的组学数据质量,并搭建了R-Shiny的Web应用CPVA,实现了组学数据在线交互式的处理。 该论文提出了色谱中心策略算法(CCS),并开发了在线互动工具来解决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色谱中心策略是指通过对组学数据中提取的色谱峰形状进行数字化描述,包括对称性(Symmetry)、锯齿度(Jaggedness)、形态(Modality)、色谱质量指数(MCQ)等,并以在线互动的方式直接展示色谱峰的形态特征。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农用无人机及作物智慧管理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和应用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经过近十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在无人机及卫星遥感作物信息高效融合获取与智慧管理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信息快速感知与肥水药精准管理两大难题,创新形成了国际领先的多源信息融合和肥水药精准管控技术产品。主要技术创新包括: 1.首次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实时飞行性能的GNSS-IMU导航捷联解算控制融合算法,研制了多旋翼、直升机等两类12种农用无人机及适应多种作业模式的飞控系统,打破了日本雅马哈等同类无人机和MicroPilot等著名飞控系统对我国的封锁和垄断;首次研制了快拍式28波段(520g)、5波段(250g)和全反射式光栅成像微型光谱仪,分辨率为2nm,优于德国UHD185的8nm;突破了地-星融合的作物养分和病虫害检测技术,实现了遥感与农学模型高精度时空统一,时序MODIS数据解析由8-16天1km提升到逐日10-30m,病虫害发生短期预测精度提高8%。 2.发明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和分段式地头转弯精准接轨优化策略,攻克了弱GNSS信号下的自动导航难题;发明了无人机变载荷的重心平衡技术,研制了16种系列机/车载喷施装备和基于作物高度/作物密度/病害程度的精准对靶施药机具,实现了无人机和地面精准变量作业;首次研制了适用于水稻、水生蔬菜等复杂水田环境的无人空气动力船及船载装备,实现了水田的自动化除草、施肥施药作业,节肥省药10%-35%。  3.创建了集地面/无人机/卫星遥感信息获取融合、智慧决策和精准作业于一体的云平台管理系统。提出了植物-土壤养分一体化平衡施肥策略,建立了浙江省“两区一田”全覆盖的田块养分解析图;创建了高精度三维数字果园,在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茂名基地等进行了应用,节水8%,减药25%,减少劳力20%,增产10%,优果率提高23%。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 44 件(美国专利3件),发表论文 64 篇,出版专著 3 部,软著登记14项。经多位院士和专家评审,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制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2项、浙江制造标准1项。研发的产品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14种产品被列入国家及省市农机推广补贴目录,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创汇近2亿元。成果近三年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累计综合效益21多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2-07-22
湖北主栽食用菌优良菌株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本研究采用分子标记技术与经典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系统选育研究了香菇、黑木耳栽培种质资源遗传特异性,从全国81个试验材料中筛选出适于湖北省香菇、黑木耳、双孢蘑菇等食用菌不同栽培模式的优良菌株6个。选育出适宜湖北省栽培的香菇品种7个、黑木耳品种4个、双孢蘑菇品种2个,其中香菇“华香5号”和黑木耳“单片5号”通过了全国食用菌新品种认定。对湖北省主栽品种进行了菌株提纯复壮研究,恢复了菌株原有的优良特性。对湖北省香菇、黑木耳和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集成和规范化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 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6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成果集成了机械化条件下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出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技术体系,并在技术地方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扬州大学 2021-04-14
食用菌栽培技术
依托山东省食用菌体系岗位专家程显好教授团队,采用细胞工程育种、核辐射技术育种和分子标记技术育种等先进育种技术,培育了牛樟芝、桑黄、白鲍菇、黑鲍菇、杏鲍菇、姬松茸、舞茸菇、榆黄菇、鸡腿菇、黄伞、羊肚菌等多种优良菌株,筛选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6个。其中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紫外诱导、交配型基因检测及田间实验筛选,培育出3株高耐盐耐碱的羊肚菌品种,分别为Mel-2、Mel-7、Mel-22,在全省开展示范推广300多亩,亩产量均在350kg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本团队首次从台湾引进珍稀药用菌牛樟芝,省内利用苹果木栽培牛樟芝获得了成功,其主要药用成分与牛樟木栽培相同,这对牛樟芝的开发及牛樟树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近三年,团队服务大型食用菌企业12家,服务烟台--巫山东西协作扶贫工作,服务莱山区院格庄街道郑家庄村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体30余家,累计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500个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鲁东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361 3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