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简易作物茎秆温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作物茎秆温度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热电偶丝及其延长线、温度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和数据采集器四部分组成。该装置的热电偶丝通过延长线可紧密贴附于作物茎秆表面,用于测量茎秆和环境温度之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作物所处环境的温度,二者相加即可得到作物的茎秆温度,信号放大电路用于放大热电偶丝的输出信号,数据采集器负责采集温度传感器和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易作物茎秆温度测量装置,安装简单,工作稳定,成本低廉,适合于小植物或草本植物的茎秆温度变化进行检测,且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
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26- 新技术,在加压灌溉条件下,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将化肥按照科学配方溶解在 灌溉水中,根据作物对水分、养分的需求规律和土壤中水分、养分的状况,把 水分和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新型灌水施肥技术,该技术 将传统的大肥、大水漫灌浇地施肥改变为根系局部浇作物的精准施肥。技术可 节水 30~60%;节肥 30~50%;增产 10~20%;减少农药 15~30%;节省施肥 打药劳动力 10~15 个。减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5月24日·长春]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4-24
柑橘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该项目自主研发并首创了椪柑开心形整枝、柑橘缩冠改造、防治果面伤害、无核椪柑丰产等技术,在机制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在湖北柑橘产区得到全面推广,使得柑橘产量、品质和效益显著提升。同时在引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柑橘产区实际消化创新了起垄栽培、覆膜增糖、隔年交替结果、留树保鲜、椪柑简易设施等技术,研究明确了其作用机制,实现了在湖北柑橘产区规模化的示范推广,在柑橘提质增效上成效显著。不仅具有适应性强、简单使用、增产增质增效明显的特点,同时各技术之间又可以互相组合,形成提质栽培集成技术。研究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小麦玉米保优环保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玉米保优环保栽培装置,属于种植方式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棚顶、土壤、喷淋控制仪和侧墙,棚顶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棚顶的下方紧密贴合有土壤,支架,三块太阳能电池呈等间距布设。通过太阳能电池上的光伏组件,保证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棚内小麦玉米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支持棚内灌溉系统,对小麦玉米进行补光,达到了供暖效果,可以使棚内小麦玉米快速生长,解决了在寒冷季节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弱筋小麦量质协调栽培理论与技术
该成果先后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和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该技术完善了弱筋小麦“足穗稳粒增重”栽培途径, “适期早播、 半精量播种、 适量减氮、 氮肥前移、 适时化控”等量质协调栽培技术体系, 制定了实用性好、 可操作性强的弱筋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规程和明白图;多途径进行弱筋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了五种不同形式的产业化模式。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
该成果 2014 年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该技术建立了江苏机插稻品种区域化布局;明确了机插稻高产生育精确诊断实用指标;建立了机插稻标准化壮秧指标及其培育技术;提出了机插稻基本苗、栽插规格定量技术;建立了 Stanford 差值法定氮及其减少基肥、 增施蘖肥和穗肥的“一减两增”的定量运筹技术; 建立了“浅水与露田交替促活棵、 浅水勤灌活水促分蘖、 80%够苗早搁轻搁控蘖、 中后期干湿交替强根抗逆”的水分定量管理模式; 构建了以“标秧、 精插、 稳发、 早搁、 攻中、 强后”为内涵的水稻机插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
该成果于 2011 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技术创建了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水稻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 引进创新了“三因”养分高效利用管理技术, 创建了因地(土壤基础肥力)、因色(叶色)、因种(品种类型)的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养分管理技术;建立了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体系,建立的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成果应用后产量增加了 7.0%,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了17.1%; 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 39.7%。
扬州大学 2021-04-14
高品质棉高产保优栽培技术体系
该成果先后获得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农业部中华神农奖二等奖。该项技术系统研究了高品质棉花高产和提高纤维生产品质的机理及途径,提出了高品质棉高产保优的总途径为确定适宜群体果节量,提高果枝数和成铃率。并明确了优化群体,培育健壮个体,促进棉株向纵向和横向发展,提高单株果枝数,提高成铃率的优、壮、高栽培途径。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专用小麦品质栽培改良机理及其调控技术
该成果先后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建立了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专用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体系和籽粒品质指标预测生态模型;制定了指标化、标准化、数字化的专用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规范,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产业化技术服务模式。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