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央广网】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4月10日,央广网客户端以《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高黄酮含量桑黄的精准栽培调控技术创新与应用
桑黄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等功效,其抗癌效果在国际有很高的认可度,被誉为“抗癌明星”。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桑黄是一类传统的珍稀药用真菌,含有黄酮、多糖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桑黄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等功效,其抗癌效果在国际有很高的认可度,被誉为“抗癌明星”。我校食药用真菌遗传与育种团队历时10年,围绕珍稀食药用菌桑黄系统地开展了遗传资源挖掘、优质菌株选育、规模化栽培、高活性成分精准调控等方面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建立了桑黄菌株资源库,筛选和鉴定了一批药用价值高的菌株,并建立了桑黄菌株DNA指纹图谱为指标的分子标记鉴定体系,为知识产权保护打下基础。 2.成功突破了野生桑黄菌株的人工栽培技术,系统性地确立了黄酮高产生产工艺参数,形成规模化优质桑黄生产技术体系。 3.率先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对桑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的调控机制,结合工艺参数优化形成了高黄酮含量桑黄栽培工艺,为桑黄精准栽培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与老园重茬更新综合技术
通过对山东省苹果主产区的老果园土壤养分、酸碱度及微生物 的研究表明,20 年生以上的老果园普遍存在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失衡、土壤酸化 等问题。项目采用矮化自根砧密植栽培模式,配合主要根系分布区土壤局部改 良,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思路,根据老果园土壤分析结果,研制了苹果重 茬栽培专用有机基质,对老果园土壤进行局部改良,有效恢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 平衡;利用结果早、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的 M9T337 脱毒优系矮化自根砧带分 枝果苗,以矮化集约栽培技术,成功克服了“连作障碍”,建立了现代矮砧集 约栽培模式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阳台园艺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和阳台园艺栽培基质
本发明提出一种阳台园艺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和阳台园艺栽培基质,制备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或小麦秸秆切割形成1~3cm的小段秸秆;将小段秸秆与牛粪混合形成蚯蚓饲料;将蚯蚓饲料在遮阴处堆积形成条垛;将蚯蚓放养至条垛中,且保持条垛内含水量为65%~75%;40~60天后收集蚯蚓粪;将蚯蚓粪晾干并过筛,形成基质蚯蚓粪;将基质蚯蚓粪放入用于阳台园艺栽培的花盆内形成阳台园艺栽培基质;本发明的阳台园艺栽培基质,包括使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蚯蚓粪。本发明提高了阳台园艺中作物的产量,并且其质量轻,减少阳台负重。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块状根茎类作物收获机
块状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包括机架、挖掘铲和收集箱,挖掘铲通过挖掘铲托板安装在机架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土装置、刮板式升运器、横向输送带及切根装置;挖掘铲、去土装置、刮板式升运器、横向输送带由前向后排列在机架一侧,切根装置和收集箱由前向后排列在机架的另一侧;挖掘铲托板经过桥与去土装置相接,横向输送带与切根装置横向相接。该收获机适用于洋葱、大蒜等具有根系的块状根茎类作物,可完成挖掘、去土、切根功能,适应块状根茎类作物的特点,解决了目前收获、去土、切根分段作业的问题,实现联合收获,可完成块状根茎类作物收获后的所需的操作流程,提高收获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农用无人机及作物智慧管理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和应用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经过近十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在无人机及卫星遥感作物信息高效融合获取与智慧管理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信息快速感知与肥水药精准管理两大难题,创新形成了国际领先的多源信息融合和肥水药精准管控技术产品。主要技术创新包括: 1.首次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实时飞行性能的GNSS-IMU导航捷联解算控制融合算法,研制了多旋翼、直升机等两类12种农用无人机及适应多种作业模式的飞控系统,打破了日本雅马哈等同类无人机和MicroPilot等著名飞控系统对我国的封锁和垄断;首次研制了快拍式28波段(520g)、5波段(250g)和全反射式光栅成像微型光谱仪,分辨率为2nm,优于德国UHD185的8nm;突破了地-星融合的作物养分和病虫害检测技术,实现了遥感与农学模型高精度时空统一,时序MODIS数据解析由8-16天1km提升到逐日10-30m,病虫害发生短期预测精度提高8%。 2.发明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和分段式地头转弯精准接轨优化策略,攻克了弱GNSS信号下的自动导航难题;发明了无人机变载荷的重心平衡技术,研制了16种系列机/车载喷施装备和基于作物高度/作物密度/病害程度的精准对靶施药机具,实现了无人机和地面精准变量作业;首次研制了适用于水稻、水生蔬菜等复杂水田环境的无人空气动力船及船载装备,实现了水田的自动化除草、施肥施药作业,节肥省药10%-35%。  3.创建了集地面/无人机/卫星遥感信息获取融合、智慧决策和精准作业于一体的云平台管理系统。提出了植物-土壤养分一体化平衡施肥策略,建立了浙江省“两区一田”全覆盖的田块养分解析图;创建了高精度三维数字果园,在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茂名基地等进行了应用,节水8%,减药25%,减少劳力20%,增产10%,优果率提高23%。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 44 件(美国专利3件),发表论文 64 篇,出版专著 3 部,软著登记14项。经多位院士和专家评审,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制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2项、浙江制造标准1项。研发的产品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14种产品被列入国家及省市农机推广补贴目录,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创汇近2亿元。成果近三年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累计综合效益21多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2-07-22
欢迎报名 |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新文科2.0建设论坛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新文科2.0建设论坛报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9
湖北主栽食用菌优良菌株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本研究采用分子标记技术与经典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系统选育研究了香菇、黑木耳栽培种质资源遗传特异性,从全国81个试验材料中筛选出适于湖北省香菇、黑木耳、双孢蘑菇等食用菌不同栽培模式的优良菌株6个。选育出适宜湖北省栽培的香菇品种7个、黑木耳品种4个、双孢蘑菇品种2个,其中香菇“华香5号”和黑木耳“单片5号”通过了全国食用菌新品种认定。对湖北省主栽品种进行了菌株提纯复壮研究,恢复了菌株原有的优良特性。对湖北省香菇、黑木耳和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集成和规范化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 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6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成果集成了机械化条件下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出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技术体系,并在技术地方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扬州大学 2021-04-14
欢迎报名 |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新医科2.0建设论坛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新医科2.0建设论坛报名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19 3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