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高压直流供电的电气化铁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供电的电气化铁路系统,它包括:高压交流母线、牵引变电站、高压直流接触网、高压直流母线、受电弓、钢轨和电力机车;牵引变电站一端连接高压交流母线,另一端连接高压直流母线,将高压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并传输到高压直流母线;所述高压直流母线连接高压直流接触网和钢轨,接触网、受电弓、电力机车、钢轨组成电力回路;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目前单相轮换供电产生的负序电流影响电网电能质量的问题,接触网电压的升高还大幅度提高了电气化铁路的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3
太阳能供电的汽车空调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种太阳能供电的汽车空调系统。它包括光伏电池组件、蓄电池、 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微控制器 (MCU)、驱动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动压缩机调速功率控制电路组成。将 光伏板置于汽车表面,通过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对汽车空调实现供电。 本设备将光伏电池、蓄电池和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结合,可以实现电动汽车 本身资源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同时因为采用太阳能供电,能降低空调系统所占能 耗比,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技术创新点 将光伏电池、蓄电池和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结合,以光伏为空调系统供电, 目前几乎很少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采用光伏供电,利用电动汽车蓄电池,降低 空调系统所占能耗比,能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上海电机学院 2021-05-21
城轨新型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
来源: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基于国家“十一五”最新科技成果(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及传动系统研制”,编号:2007BAA12B07),并成功申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简介: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将城市供电网高压交流电转化成供城轨车辆的直流电,其核心产品双向变流器柜,可实现交直流能量双向传输:在列车牵引时向列车提供电能,列车制动时将多余再生制动能量反馈回交流电网,保持直流网压稳定。 亮点:与传统的二极管不控式牵引供电系统不同,新型牵引供电系统采用PWM整流器作为系统中基本的整流器单元,直流侧输出特性完全可控,通过闭环反馈控制可保证牵引接触网的直流牵引电压水平;交流侧可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同时谐波含量大大降低;在车辆制动过程中,该装置可自动将直流侧累积的过剩能量逆变为交流能量回馈到交流电网,节能效果显著。 产品: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由变压器、低压交流开关柜、双向变流器柜、直流接触器柜构成。 系统参数:名称参数额定功率2×1000kW (连续)峰值功率125%*额定功率 (一分钟)设备功能整流、逆变、无功补偿直流并联输出电压750V(750-900)直流串联输出电压1500V(1500-2000)功率因数>0.99变流器效率>0.98电流总谐波畸变<3% (计算到51次)冷却方式强迫风冷柜体尺寸1200*1200*2300mm(L×W×H)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自供电式压力传感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作为信息监测的窗口,压力传感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压力传感器我们可以实现人体活动状态和电池内部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以及潮汐洋流的经过、水位的涨落等,从而对危险情况作出判断。根据传感机理压力传感器可分为摩擦电型、压电型、电容型及压阻型四大类,其中电容型和压阻型传感器的探测范围限制于低压探测,严重制约其在高压范围中的应用,且需外接电源不适用于长期监测。摩擦电型和压电型传感器具有自供电功能,但这两类传感器不适用于静压探测。并且,目前以上四类传感器均不能直接应用于电解液环境中,器件封装导致传感器灵敏度受限是目前的痛点难题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静悬试验台超导磁体的自由度控制与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原理:结合磁浮列车极端运行工况,充分考虑运行环境的强磁场,深入研究机-电-磁耦合机制,精确调节磁体悬浮姿态,以实现超导磁体在液氮温区(-196℃)自稳定悬浮。 2.创新点: (1)研发国产化低功耗悬浮控制模块,能耗较进口设备降低35%; (2)突破-196℃环境下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填补国内工程化应用空白。 3.应用场景: (1)高速磁浮列车静悬试验台 (2)精密仪器运输平台 (3)航空航天地面测试装备 4.应用案例:前期开发的自由度控制系统,已被合作团队应用且效果较好。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模式关键技术
项目2011年启动以来,重庆大学即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开展了紧密的国际 合作,项目负责人戴欣及成员周继昆于2012年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展开联合研 究,而外方代表呼爱国(Hu Patrick Aiguo)也于2013年到访重庆大学展开合作。 经过三年研究,双方就电动车无线供电模式先后开展了模式方案设计、系统架 构、总体设计、模块实现及实验平台调试与测试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开发出 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构建电动车无线充供电技术体系, 重庆大学搭建了电动车无线供电实验系统平台,并与广西电网等大型企业合作 将该技术进行推广与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装置
交流供电可从根本上避免直流供电产生的迷流及其长期有害影响,交流同相供电技术不仅可从根本上解决电分相和电能质量问题,还可带来提高供电能力、保障运输能力、提高系统可靠性等多方面效益。2010年10月28日补偿式同相供电装置在成昆线眉山牵引变电所投入试运行;单相-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2013年8月中铁总公司通过技术评审,2014年3月通过上道评审,2014年5月在中南通道投入试运行。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风光互补供电的多用途远程监测装置
成果简介针对远程监测设备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单一、 通用性差的问题, 又考虑到许多需要使用远程监测设备的地方都是远离电网的,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应用风光互补供电的多用途远程监测装置。 它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灵活的通用性和完备的自供电功能。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产品已完成试制, 若有资金投入可进行产业化生产。技术指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无线自供电液体泄漏报警传感器
本技术将自供电器件与超级电容器、蓝牙信号传输装置集成,成功制备液体泄漏检测器件。探究了电容的充电稳压机制在器件集成中的应用,在器件在接触到漏水后产生电压和电流为超级电容器充电,将峰值电压保持30 s以上,使能量收集芯片接收足够高的能量,激活并发送2 V以上电压脉冲信号,驱动蓝牙信号传输装置将漏水信号传送到中继点和云端,为用户提供漏水警报。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1.采用碳纳米材料-Mg自供电器件替代传统的电池,可以做到遇水发电、不遇水不耗电,兼具对液体和湿气的传感功能,同时能够长时间工作。在传感器表面滴水100 μL后可以产生高达2.65 V的峰值开路电压和10 mA以上的峰值短路电流,并且能够在2 V的开路电压或1 mA的短路电流下,保持2小时以上的稳定输出;在80%以上湿度环境下可以产生1 V以上的开路电压和100 μA以上的短路电流,对环境湿气、湿度变化响应迅速(响应时间<2 s)。 2.碳纳米材料-Mg器件湿气自发电机理是电化学放电和碳纳米材料赝电容放电的叠加效应。氧等离子体活化碳纳米材料-Mg器件可以产生超过Mg还原电势的峰值电压,同时具有极高的响应灵敏度,是由于碳纳米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在电化学反应中部分还原放电,产生了赝电容效应,产生的电压与Mg的化学电势叠加,使峰值电压提高。此外,由于赝电容放电在碳纳米材料与水接触时立刻发生,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器件的电压响应灵敏度,响应时间小于10 ms。 3.将自供电器件与超级电容器、蓝牙信号传输装置集成,成功制备液体泄漏检测器件,如图所示。探究了电容的充电稳压机制在器件集成中的应用,在器件在接触到漏水后产生电压和电流为超级电容器充电,将峰值电压保持30 s以上,使能量收集芯片接收足够高的能量,激活并发送2 V以上电压脉冲信号,驱动蓝牙信号传输装置将漏水信号传送到中继点和云端,为用户提供漏水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08-15
牵引供电关键设备安全运行检测技术
本成果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针对牵引供电关键设备特殊的负荷特性和运行环境,深入研究其绝缘破坏机理及表征方法,研制了离线和在线相结合的综合检测系统,开发了检测信息相融合的故障诊断与数据管理平台。可实现牵引变压器、GIS、断路器、避雷器、互感器、电缆、套管等关键设备的状态监测,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已在我国高速及重载铁路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536 5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