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创建于1953年。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西安煤炭卫生学校和陕西煤炭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2011年划转陕西省教育厅管理。 学院本部位于咸阳市文林路29号,辖设临潼医学校区和西安培训中心,设有资源与测绘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其中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是陕西省省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系)。开设专业43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国家骨干建设专业6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及专业群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室)覆盖全专业,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陕西省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教学资源库和共享在线课程资源丰富,现有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1个,在线资源共享课程108门。 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2000余人。资产总值4.49亿元,固定资产3.1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56.63万元。建有教室232间,实验实训室149个,校外实训基地217个。现有图书馆藏512784册,电子图书35944G,总建筑面积21.76万平方米。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80人,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11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18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教师14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职教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咸阳市煤炭科技创新先进个人1人。院级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共55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7人、“双师素质”教师253人、兼职教师238人。 学院充分利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与政府、企业、医院之间的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咸阳市科技局、咸阳市煤炭工业局等地方政府机关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陕煤集团、武汉美斯坦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德合资尤根牙科医疗(北京)有限公司、江苏泰州扬子江药业集团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其中与武汉美斯坦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成为陕西省高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典型,现稳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西安大兴医院、陕西富平医院、陕西省康复医院等单位建立校院合作关系,其中与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共同建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日本能源培训中心、澳大利亚蓝龙公司开展了能源类专业人才培训合作;与冰岛国合作建立咸阳地热培训中心;与加拿大维尼尔学院、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语言学院、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国际教育学院、德意志联邦黑森马尔堡手工业协会、奥地利布尔根兰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国际教育学院、新西兰林肯大学、新西兰商学院等达成了合作意向,与部分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是中德职教联盟陕西省唯一的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发挥办学特色优势,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应用水平考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学院被陕西省科技局批准为“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受咸阳市政府委托,学院牵头成立了咸阳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学院被咸阳市人社局批准为“咸阳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学院“模拟矿井”、“地质陈列室”、 “生命科学馆”被咸阳市政府设为咸阳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铸院、创新兴院、依法治院”的办学理念,坚持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安全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6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素质品牌和拼搏奉献、求实创新的“太阳石”精神。2008年,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称号。 当前,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和陕西省实施“四个一流”战略的难得机遇,贯彻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改革创新,承前启后,扎实工作,不断追赶超越,为建设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5101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山东能源集团南美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南美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27日,注册地位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长白山路888号九鼎峰大厦209-5室,法定代表人为张鑫。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管理及运营;矿权运作与买卖;资产管理,组织企业资产重组、并购(以上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选冶、加工、销售、技术服务及相关产业技术开发;普通货物运输;航空、陆路、国内、国际货运代理及咨询服务;仓储服务(不含冷库、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货物与技术业务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禁止和须经审批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大宗矿产品、矿山机械、建筑材料的销售。国内外项目开发、运营、管理;施工总承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高新科技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经营其他无需行政审批即可经营的一般经营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山东能源集团南美有限公司 2021-09-10
山东浩宇能源有限公司
山东浩宇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05-08,法定代表人为张玉君,注册资本为12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1122688288195K,企业地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经济开发区淄博路以北,莒安路以西,所属行业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经营范围包含:焦炭、煤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硫磺(硫膏)、硫酸铵生产销售(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除外)批发销售。
山东浩宇能源有限公司 2021-09-09
锥管、葫芦形管拔制新工艺和设备
锥管、葫芦形管拔制、螺旋管(杆)高效拔制、方矩管顶推成型等新工艺与设备。锥管拔机采用全液压驱动,具有国内外创新结构,它的设计完成及应用必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锥管、葫芦形管(纵向变径管)被广泛地用作各种形式的散热器管、灯杆、旗杆及装饰杆件,纵向变厚度管用于管端加工内外螺纹等方面。仅以灯杆为例,随着我国城市公路、立交桥、高速路网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开发西部战略的实施,灯杆用锥管的需求市场巨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消纳冗余电能的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及装备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东南大学 2021-04-11
消纳冗余电能的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及装备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复杂铸件轻合金材料与控形控性工业软件
(1)研发了系列新型高强高韧铸造轻合金材料,支撑了复杂铸件性能提升。 1)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铝硅合金。开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一种混合稀土和Sr元素的复合变质方法,缩小枝晶间距并细化共晶硅;研究出合适的热处理制度;阐明了变质剂组成与含量对变质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此显著提高了铝硅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铝合金铸件易发生的裂纹、伸长率低、屈服强度不达标等缺陷和问题。 2)研发出一种低成本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开发出一种添加低成本混合稀土的新型多元稀土镁合金材料;揭示了混合稀土对镁合金相变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出准晶增强稀土镁合金的高温固溶T6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兼具优良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的低成本稀土镁合金;解决了现有镁合金铸件易产生冷隔、强度低、韧性差等问题。 3)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钛合金。开发出一种α+β型双相高强高韧钛合金,揭示了合金在凝固-热等静压-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出调控相组成及相形态的双级固溶时效热处理制度,形成了以等轴和篮网为主要特征的基体组织,使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同步提升。解决了现有铸造钛合金强度和韧性偏低、铸造成形性差等问题。 (2)研发了铸造全流程模拟仿真系统,提出了高效的单件化铸造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高性能复杂铸件的数字化工艺设计。 1)提出了一种铸造原辅材料热物性参数高精度求解方法。提出了基于实验测温与数值模拟反求的热物性参数求解方法,实现了面向数值模拟的热物性参数高精度求解;建立了反热传导法求解铸件/铸型界面换热系数的数学模型,降低了界面关键参数求解误差;研发了高精高效的热物性参数反求平台-华铸PIS,创建了铸造原辅材料高精度热物性参数数据库。 2)研发了铸造合金熔炼-复杂铸件充型凝固-热处理的铸造多物理场全流程高效模拟平台。建立了电磁、速度、压强、浓度、温度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自主研发了从铸造合金熔炼到复杂铸件充型凝固到热处理的铸造全流程模拟仿真平台,为铸造工艺优化提供了工具;提出一种数据内存动态自适应划分技术,解决了SOLA流动场求解数据耦合干扰难题,实现了大规模铸造流动场模拟问题的并行高效求解。 3)提出缩孔缩松缺陷定量预测与单件化模拟工艺优化方法。提出双高分配原则缩孔缩松预测模型,解决了复杂铸件缩孔缩松高精度预测难题;提出了针对高性能复杂铸件不同批次的单个铸件模拟方法,建立关键工艺参数波动对典型缺陷的多元回归关系模型,实现了基于单件化模拟仿真的高性能复杂铸件缺陷控制与工艺优化。 (3)建立了铸件生产全生命周期的单件化柔性化质量管理模型,实现了高性能复杂铸件质量问题的单件化、全过程、全要素溯源。 1)创建了基于PLM理论和TQM理论的铸件单件化管理模型。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PLM理念以及多智能体技术,构建了铸造串并联多工位单件化的缺陷溯源模型;建立铸件单件及作业过程信息模型和组批、混批、拆批模式下单件自动生成、感知、标记、进度跟踪的控制机制,实现高性能复杂铸件单件化缺陷溯源。 2)创建了支持业务即时重构的参数配置式多维度铸造柔性化管理模型。创建了支持铸造数字化管理系统业务即时重构的参数配置式多维度铸造柔性化管理模型,解决了刚性管理系统可重用性低、应变能力弱和实施周期长的难题,支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铸造企业随环境变化、自身发展等柔性进行的组织变革、流程变更和管理改善,实现了企业按需柔性化管理。 3)创建了基于TLBO\GA\BSA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理论的铸造智能化管理模型。创建基于改进性教与学算法(TLBO)、遗传算法(GA)、回溯搜索算法(BSA)等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理论的铸造智能化管理模型和技术,解决了铸件异步热工序组炉复杂条件下工序生产调度IPPS组合优化难题,实现了系统智能决策管理以及多品种大容量铸件高效生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24
2021年能源成绩单公布: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0亿千瓦
2021年,能源行业加强煤炭兜底保障,坚决消除不合理限产措施,分类加快煤矿产能释放,煤炭产量稳步增加。12月份以来全国煤炭日均产量较9月份增加了200万吨,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较9月末增加9000万吨,超去年最高水平。
人民网 2021-12-27
智能缆控无人潜航器
无人潜航器,英文名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是指没有人驾驶,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航行的器具,主要指那些代替潜水员或载人小型潜艇进行深海探测、救生、排除水雷等高危险性水下作业的智能化系统。因此,无人潜航器也被称为“潜水机器人”或“水下机器人”。 此潜航器的主要特点: 1.推力强劲:采用六个大功率无刷电机为动力源,推力强大,适用于多种水下环境; 2.自主供电:内置大容量锂电池自主供电,电池更换方便,摆脱了实际作业环境中外接电源的限制; 3.智能控制:具备定深巡游、定向巡游等多种运动模式,配备人造侧线系统,水下运动更加智能; 4.载荷扩展:可搭载声呐、深度计及定位系统等设备,满足水下通信、水下定位和水下探测等需求。 Robo-Rov具有大深度、长航时的优势,适合用于长时间的水下搜寻、目标打捞等任务。可完成海洋勘探,包括海洋科考、水质监测、地貌测绘等任务;水下作业,包括水下打捞、大坝巡检等任务。RoboRov智能缆控无人潜航器根据应用场景和使用需求,除高精度GPS、深度计、九轴姿态传感器以及通信控制等标准模块外,还可以搭载声呐设备、水声通讯设备,满足水下复杂任务需求。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