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教学音箱
产品简介 SPK系列教学音箱是艾力特自主研发的电声设备之一,适用于教室、会议室等场所。 艾力特音频整体解决方案,可提供高保真立体声音效、清澈、自然、真实的声音,为用户提供一流音频体验。支持自动混音(AN)、自动增益(AGC)、回声抑制(AEC)、噪声消除(ANC)等多种音频处理功能,消除教室环境、低频设备或人为产生噪音,并根据发音声音高低自动增益,提供高保真的音频效果。 应用场景 适用于教室、会议室等场所。 产品特点   1. 超薄箱体,均衡音效,清晰人声 2. MDF箱体,PVC木纹表皮,构造出高档超薄的外观 3. 6寸PP盆超薄低音,加20芯蚕丝膜高音,打造出均衡音效及清晰人声 4. 嵌入式布网罩有效防尘,保护音箱喇叭 5. 自带壁挂架,简易方便安装 6. 珍珠棉包装,有效保护音箱
杭州艾力特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教学示波器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教学电源
产品详细介绍
西安市电子教学仪器厂 2021-08-23
国家知识产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推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专项任务,决定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现将《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印发。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4-03-19
教学黑板 内蒙 呼和浩特教学黑板
产品详细介绍 我公司专业生产各种固定式平面黑板,便携式黑板,支架活动黑板,推拉黑板,升降黑板,各种组合黑板,各种多功能黑板,品种全,规格全,欢迎来电咨询。  咨询电话: 0311-66697286 400 696 8802 
石家庄新世园家具有限公司 2021-08-23
课堂讨论工具/教学助手/互动教学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U伴慧学教师端教学软件包含任务系统、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和及时反馈系统,可有效帮助教师轻松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实施,系统教学评价,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前: 1、 高度匹配自学资源,教师轻松自学任务; 2、 查看自学报告,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 调动多样化教学资源,一秒备课 课中:        1、 围绕点睛题组织高效课堂讨论        2、 随堂检测即测即评,精准教学        3、 系统互动工具辅助授课 课后: 1、 根据课中情况发布针对性固学任务; 2、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激发学习良性循环
深圳伟东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数字音乐教学仪教学系统
       数字音乐教学仪是基于国家中小学音乐器材装备配备标准,满足于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全新的音乐教学系统。有效地还原音乐老师真实的上课内容,是白板工具与音乐教学全方位结合体,是传统音乐教学向数字音乐教学的一次革命性的教具改变。主要由:音乐教学授课软件、音乐教学备课软件、音乐教学资源库(配套音乐课本中的乐曲及练习曲)、乐器教学演示终端五部分构成。        数字音乐教学仪和键盘乐、打击乐器的结合有效地实现了歌唱教学、乐理教学、乐器演奏教学、音乐律动教学、音乐创作教学以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数字化,并且结合国家网络信息化建设,将音乐资源共享、师生互动成为可能。为推动国家音乐教学资源均衡化、实现“同在蓝天下、共享音乐梦”提供了有效教具。       意义:        有效地降低了歌唱教学、乐器演奏教学对专业音乐老师的依赖性,让没有音乐老师的广大农村校能够上得了音乐课。        有效降低了音乐老师或非专业音乐老师的教学工作强度。让他们的教学工作更加的轻松便捷。        同时也能有效地辅助好的音乐老师创造性的上好音乐课。让他们随心所欲的修改教学课件,满足其个性化的音乐教学需求。        功能:        数字音乐教学仪首先能支持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支持图片、音频、视频的插入与欣赏,有效的解决了音乐教师课件制作难、备课软件缺失、上课难的问题。         其次数字音乐教学仪乐谱的播放,能够显示音乐教学所需要的乐谱,老师也能在乐谱上进行编辑(勾画,移动位置等),方便教学。结合谱曲播放、唱名播放、范唱、伴唱、节奏播放以及相应的音频文件及动画视频文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音乐课对专业音乐教师的要求,将传统音乐教学的听、唱学习转化为视、听、唱教学,让孩子们跟谱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歌唱教学效率。       第三、辅助乐理教学、视唱教学、音乐实践教学。实现五线谱电教板的数字化。将歌名、唱名、八度关系、和弦变化关系直观有效的展现给学生、使枯燥乏味的乐理教学变得直观易懂。结合视唱教学将乐器演奏技巧统一展现,实现教学互动的可视化,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基于音乐授课及备课软件的基础之上,能够任意调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并可对其进行放大、缩小、编辑等操作。同时具有强大的音乐资源库,拥有五线谱和简谱的所有音乐元素。实现音乐创作、编辑、输出、打印。将实物键盘模拟化,通过触屏可直接操作。并且对所有操作均可以通过录制功能实时地记录、保存并展现出来。这样优质课程就被记录、保存,通过我们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展现出来。        数字音乐教学仪是目前音乐教育领域最全面、最开放、最易用的教学平台。在音乐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数字音乐教育的新模式,摒弃了传统依靠实物教具实现音乐教学的方法,引领音乐教学发展新方向。将教师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的便捷、丰富,更加的多元化。有效地满足了我国现阶段农村教学点、农村中心校、城市中心校、重点实验校等学校的不同教学需求。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格参数 数量 1 ◆数字音乐教学仪 一、音乐教学仪授课软件: ★集成化教学平台:歌唱教学模块、乐理教学模块、演奏示范模块、五线谱与简谱混合教学模块、电子白板互动教学模块、多媒体教学模块、多功能录制模块。 1. 歌唱教学 1.1★在同一页面内可以分别播放五线谱和简谱乐谱。可从任意位置选择任意范围进行播放。可跨小节播放,可播放单音符。 1.2★在同一页面内对可播放的五线谱和简谱谱曲课件进行范唱播放、伴唱播放、谱曲播放、节奏播放和唱名播放,五种播放模式可从任意位置选择任意范围进行切换。 1.3★可通过选择任意歌词确定播放范围,包括多段落与跨段落歌词选择,对所选范围可进行范唱播放、伴唱播放、曲谱播放、节奏播放和唱名播放。 1.4★范唱播放、伴唱播放、曲谱播放、节奏播放和唱名播放时乐谱和歌词同步高亮显示。 1.5★唱名播放模式下可改变调式、速度。 1.6★谱曲播放模式下五线谱与简谱谱曲课件的音符、歌词、虚拟钢琴键盘同步高亮显示。 1.7★支持段落、反复、跳转、省略等播放顺序标记,能实现乐谱的完整播放。包括终止符在中间位置,例如《歌唱祖国》能正确播放。 1.8★课件谱曲播放时,可直接操作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按钮改变音色进行播放,可任意调用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通过电子琴或电钢琴的扬声器发声。 1.9★用户可以自行添加VSTI音色库。 1.10★歌唱教学模块下具有完备的电子白板讲解标注功能。包括:笔迹标注,擦除,手势操作放大/缩小/页面漫游,标注的笔迹可与课件同步缩放。 1.11★歌唱教学模块下可将曲谱与笔迹标注内容完整转移到电子白板互动教学模块进行曲谱编辑与修改。 1.12★歌唱教学模块下可将曲谱与笔迹标注内容完整导出为DOC、PDF、JPG、PNG格式的文件。 2、乐理教学 2.1MIDI键盘、虚拟钢琴键盘与五线谱表相互映射。教师在进行MIDI键盘演奏示范过程中,虚拟钢琴键盘同时显示乐符在键盘上的弹奏位置。 2.2★虚拟钢琴键盘可一键显隐音名、唱名,包含等音显示,并可随调式同步转换。 2.3支持15种调式讲解,14组音程尺,32组和弦同时对照讲解。 2.3★虚拟钢琴键盘上的等音,可以根据键盘触摸区域输入升音和降音,并在五线谱表上显示有升音符和降音符的变音音符。 2.4支持乐理知识课件讲解,包括:记谱法、音、音律、乐音体系等。 2.5可在五线谱表上直接弹奏发声,并在五线谱表的相应位置进行标记。 3、演奏示范 3.1与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硬件无缝挂接,MIDI键盘琴键影像与虚拟键盘琴键一一对应。 3.2★虚拟钢琴键盘可一键显隐音名、唱名,包含等音显示,并可随调式同步转换。 3.3可直接操作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按钮改变音色进行播放,可任意调用电子琴或电钢琴的音色通过电子琴或电钢琴的扬声器发声。 3.4通过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硬件教师可进行演奏示范,在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设备上显示。 4、五线谱与简谱混合教学 4.1★同一页面内满足五线谱乐谱与简谱乐谱的混合编写与讲解。支持五线谱与简谱所有音乐元素的编写。其中简谱至少包含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连音线、延音线、高音、低音、变音标记等。 4.2★支持五线谱乐谱的关联、移动、组合与拆分。 4.3★支持简谱乐谱的关联、移动、组合与拆分。 4.4★支持可播放的五线谱、简谱乐谱与文本、表格混合编辑,可将谱表中的乐符和乐符组直接拖动至文本或表格中,可设置文本或表格中乐符的大小、颜色、行间距、基线。 4.4★可在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直接插入文本框,并可设置四种边框类型:矩形、圆角矩形、菱形、圆形。可对文本框进行旋转。 4.4★可在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直接插入表格,并对表格单元进行拆分、组合,可对表格整体进行移动、复制粘贴及克隆,可设置表格颜色、层次。 4.5★支持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直接播放课件中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对象。 4.4★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具有完备的电子白板讲解标注功能,标注内容与课件同步移动、缩放、保存。笔迹类型包括:铅笔、荧光笔、虚线笔、直线虚线笔、箭头虚线笔、直线笔、毛笔。其中毛笔具有智能笔锋功能。 4.5支持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的手势操作:放大/缩小/页面漫游。 4.6★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可将曲谱与笔迹标注内容完整转移到歌唱教学模块。 4.7可在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进行音乐知识讲解。 5、视频展台 5.1★可与标准USB接口的视频实物展台无缝连接,独立的展台讲解功能。 5.2★可进行板书书写、页面缩放、参照等操作。一键抓取展台页面内容,以图片形式保存到固定目录。 5.3★书写笔迹类型包括:铅笔、荧光笔、虚线笔、直线虚线笔、箭头虚线笔、直线笔。书写笔迹可自动识别为直线、三角形、圆形、矩形等。 5.4★可一键抓取展台下的内容进行参照,参照窗口与展台窗口可分别进行移动及缩放。 6、白板工具 6.1常规白板教学工具包含:幕布、聚光灯、局部快照、提醒等。 6.2局部快照包含:以图片形式插入到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以背景形式插入到五线谱与简谱混合编辑页面内,插入到视频展台的参照窗口。 6.3窗口录制、全屏录制两种录制方式,实时将教学内容录制成高品质FLV、MP4、SWF、AVI等格式的视频文件。 ★产品的软件功能必须在同一套软件环境下实现。 二、数字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 1. 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为便携式视频设备,支持电脑USB供电或外接电源,视频幅面完全覆盖音乐琴键,完整展示教师演奏示范。 2. 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支持 500万像素(2592×1944),支持10倍数码放大,500万高清像素下,动态速度在15帧/秒以上。 3. 音乐教学仪演示终端支持免驱系统,包括Windows10/Windows8/8.1/Windows7/ Windows VISTA/Windows XP sp2。 4. 输出格式MJPG  YUY2  , 图像色彩RGB24位真彩 拍摄速度≤1秒 光源:自然光、内置6颗LED灯辅助光源,无极调控开关控制。 三、音乐教学仪备课软件 1. ★独立的音乐教学备课软件。 2. ★支持五线谱、简谱、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本、表格、图形混合编辑排版。 3. 五线谱课件编辑与制作,包括音符组输入、和弦输入,并具有符尾自动调整功能。 4. 简谱课件编辑与制作。可选择一个或多个音符添加减时线等。 5. 乐理课件及音乐知识课件编辑与制作。 6. 完备的乐谱符号库,包括谱表、谱号、调号、拍号、音符、歌词等。 7. 丰富的乐谱标注符号库,包括变音演奏标记、演奏记号、谱曲标注等。 8. 谱表、音符、连音线、小节线、歌词等元素智能关联、移动。 9. 歌词智能对齐与歌词自动添加拼音功能。 10. ★可以输入文本,插入标题字、常用图形、表格,可对表格进行编辑,单元格合并、拆分。文本框与表格可插入任何形式的音符、谱表、谱号、调号、拍号、乐理符号、演奏记号等。 11. ★音符可以字符方式进行编辑。 12. ★音符及乐谱片段可直接拷贝到Word。 四、音乐教学仪音乐教学资源 1. 乐谱符号库:齐备的谱表、谱号、调号、拍号、乐符、歌词等。 2. 乐谱标注符号库:各种反复线、强弱线等变音演奏标记;速度术语、力度术语、表情术语等演奏记号;各种谱曲标注符号。 3. ★20多万字的音乐知识库:乐理知识、中西方乐器知识、中国音乐(民乐演奏形式、中国曲艺、中国戏曲)、西方音乐、名曲名家等。 4. ★各种图库:基本图形不少于50个,装饰图库不少于200个。 5. ★与音乐课本里乐曲配套的非图片形式、可播放且可编辑的乐谱课件。 要求提供制造厂家授权书原件、教学仪授课软件及备课软件著作权证书、软件产品测试报告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备查。 ★提供样品演示。 1台 2 电子白板或触摸一体机 尺寸不小于65寸 1套 3 电子琴 61键,UD端口 1台
北京金三惠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舞指导教师教学指导用书教材申请国规
凤舞中国舞教师教学指导用书是一套全面、系统的教材,旨在帮助舞蹈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下是该套教材的亮点:内容全面:涵盖了从基础软开训练到高级技巧的全方位教学体系,确保教师能够系统性地教授中国舞。教学方法实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场景和案例,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技巧,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互动性强: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引导语和口令训练,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资源丰富:配套纸质教材和视频教材,方便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凤舞中国舞教师教学指导用书以其全面的内容、实用的教学方法、丰富的资源以及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了舞蹈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得力助手。
凤舞教育科技(东莞市)有限公司 2024-10-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50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气象装备、环境工程、通信工程等8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8个学科领域,学校还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拥有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5人,各类国家级人才工程共50多人,省部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共440多人次,拥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5个,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达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53%。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集群计算机中心等27个实践教学平台,拥有一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有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办有《大气科学学报》(中文核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16万余册,数据库总量40余种,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68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56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以上佳绩,连续三年获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66%、升学率达31.85%。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900多项,获授权专利1800余项。2017年,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40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其中重大1项,全年科技到账经费达3亿元。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有无锡、苏州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台湾大学、东华大学等5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我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厚植大学精神,笃行以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群。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420余人,高级职称550余人,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80余人,聘有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学术兼职46项。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航空港校区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邮编:610225;电话:028-85966502;传真:028-85966503。 龙泉校区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邮编:610103;电话:028-84833333;传真:028-8483333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326 3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