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分布式
储
能系统协同控制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储能系统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双重支持下,储能装机规模将持续扩大,逐步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为应对大规模储能系统中各储能介质在时间及空间上的特性差异,本技术主要研究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协同控制。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基于虚拟阻容的一次功率平衡方法,解决多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储能和发电机的协同控制问题;2)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多组复合储能分布式控制策略,实现多组储能单元精确协调配合;3)考虑时延的储能分布式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在有通信时延情况下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分配和母线电压恢复控制;4)提出光-储-荷协同控制方法,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中一次控制存在稳态电压偏差大、功率分配精度低的问题,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移动电池
储
能系统研究与开发
本项目针对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灵活供电问题,设计了集装箱式的电池储能系统。在高档别墅、机场、工厂、社区等孤岛环境下,该移动储能系统能有效提高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本课题成功开发了100Kw移动电池储能系统,针对电池与用电负荷之间的交直流转换,移动电池储能系统PCS采用了先进的T型三电平拓扑,该拓扑具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小、导通损耗小等特点,配合空间矢量调制还能够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为应对直流侧550-700V的电池电压, 高达100KW功率的高压大功率使用场合,拓扑采用的IGBT耐压能力强,功率密度高,大大缩小了PCS的体积。整个移动电池储能系统的电池、PCS以及散热装置集成在集装箱内,使用灵活,在具备电网接入的条件下可对电池进行充电, 其他情况下电池放电进行能量供应。 该项目曾获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项目成功实现产品转化,解决了孤岛条件下的稳定供电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湖南隆深
氢
能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1
稀土贮
氢
合金铸片产业化技术
中国生产的镍氢电池性能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这是由于工艺设备落后、材料性能较差等原因造成的,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均有待提高。日本稀土贮氢合金全部采用片铸(Strip Casting)工艺生产,我国则全部采用模铸(Mold Casting)工艺生产。在国家“八六三”计划支持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贮氢合金的铸片产业化技术,达到日本同期水平。该技术优点有:(1)可以提高稀土贮氢合金的比容量。相同成分的稀土贮氢合金采用模铸工艺生产比容量为320mAh/g,如果采用片铸工艺生产则比容量提高到340mAh/g;(2)活化速度快。模铸工艺生产的稀土贮氢合金需要10-15个完全冲放周期才能达到最大吸氢量,片贮工艺则只需要2-3个完全冲放周期。(3)抗氧化、耐腐蚀、寿命长。片铸工艺生产的相同成分稀土贮氢合金比模铸工艺生产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200个循环周期;(4)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例如生产比容量为320mAh/g的稀土贮氢合金,采用片铸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金属钴,降幅达到30%-50%;(5)能耗降低。片铸工艺生产的稀土贮氢合金全部有均匀细小的柱状晶组成、相分布均匀、偏析降低到最低限度、没有富锰析出,不需要热处理。模铸工艺生产的稀土贮氢合金偏析严重、富锰相析出,因此需要热处理来消除或减弱。 LaNi5型稀土贮氢合金是1969年荷兰菲利浦公司发现的,它具有电化学容量高、循环工作寿命长、对电解液有良好的耐蚀性、对过充电时正极产生的氧要有良好的耐氧化性、电催化活性高、反应阻力(氢过电压)小、氢扩散速率大、电极反应可逆性好、在电池工作温度范围(-20~+60)内有合适的氢平衡分解压、无污染。稀土贮氢合金的重要应用是它可以被用作镍氢电池的阴极材料。镍氢电池与传统的镍镉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提高两倍,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电子、宇航、军事及民用各个方面,如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摄像机、收录机、数码相机、通讯器材、电动工具、混合动力汽车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分形网状相变
储
能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形网状相变储能装置,由储能单元体和载冷剂通组成,载冷剂通道位于储能单元体内外体外,储能单元体由壳体、传热肋片及相变材料构成,传热肋片为分形网状结构并配置在壳体内,壳体内非传热肋片区域填充相变材料;传热肋片为分形网状结构,其级数为m级,m≥2且m为整数,每级传热肋片发散系数N=4,即每个第j级的传热肋片生成4个j+1级传热肋片,第j+1级传热肋片的中心位于第j级传热肋片的四个顶角。该发明利用分形网状结构的特征,增加了储能装置的有效换热面积,减少罐体内的换热死区,同时增大了传热肋片与相变材料之间的有效导热系数,实现热量从点(面)到面(点)的快速传递,进而提高储能装置的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东南大学
2021-04-11
无膜分步法电解水制
氢
传统的电解工业(电解水、氯碱工业)阴、阳极会同时产生两种气体,一般采用离子交换膜防止两种气体的混合,避免爆炸性混合气体的产生。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增加了电解的成本,此外膜内阻也增加了电解的能耗。且由于阳极和阴极室的气体压力必须通过稳定的电源输入保持平衡,很难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不稳定的可持续能源来直接为离子膜电解池供电。另一方面,电解池中的高压气体和阳极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也会加剧膜的老化降解,近一步增加电解成本。基于电池电极的分步法无膜电解技术有望为电池电极反应推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电池工业迅速发展,电池电极的制备已经非常成熟,分步法电解技术很容易利用现有的商业化电极实现产业化。
复旦大学
2021-04-10
两相厌氧发酵产
氢
产甲烷技术
项目背景及主要用途: 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热值是甲烷的 2.5 倍。目前,氢气的工业 化生产主要有烃类的高温催化裂解和水的电解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能 耗较高。而厌氧发酵制氢可以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获得氢气能源,是一种经济环 保的方法。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先利用产氢产酸菌,在酸性厌氧条件下将有机 污染物转化为氢气和有机酸,再利用产甲烷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分别从两相反应器中回收氢气和甲烷,氢气和甲烷可进一步提纯作为替代燃料。 技术特点:生物质能产率比单相工艺提高 30%以上,运行费用较低。该技术 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应用领域: 该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有机固体废弃物、农 业废弃物的处理。 17 有机固废高效厌氧发酵与安全运行技术 18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 19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天津大学
2021-04-11
高
储
能电介质电容器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光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沈洋教授课题组在高储能密度柔性电容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者成功找到了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击穿电场强度和介电储能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推广至不同的柔性聚合物电介质材料,为今后高储能电容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2,3-二
氢
呋喃的生产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2,3-二氢呋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学品、液晶显示液,也可应用化学合成高档树脂眼镜,也是生产抗癌药依托度酸(Etodolac)、替加氟和香料等的中间体。该产品的市场在逐渐扩大,2005年国内市场每年100吨左右,国际市场每年100吨左右。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通过1,4-丁二醇的关环反应生产2,5-二氢呋喃,通过2,5-二氢呋
南开大学
2021-04-14
新一代高效跨季节
储
热技术
化学储热利用化学反应储热,储热密度高,能长时间储热无损耗,是新一代储热技术。还能够提高热能品位,可用于取暖和工业用热。本技术是授权专利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可为碳中和目标保驾。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太阳能的不连续性造成无法应用,利用储热技术储存太阳能就可以实现连续供热,解决这个问题。熔盐储热已经产业化,但是储热密度低,热能损失高,储热时间小于10小时。化学储热利用化学反应储热,储热密度高,能长时间储热无损耗,是新一代储热技术。还能够提高热能品位,可用于取暖和工业用热。本技术是授权专利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可为碳中和目标保驾。 新一代跨季储热材料的性能显著优于同类技术,性能如下: 1)储热密度,每吨360 kWh (水的储热密度约58 kWh),是水的5.8倍。 2)简单密封,长时间保存无热能损失。 3)储热材料成本每吨< 1000元。 4)设备投资 约50元/kWh。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首页
上一页
1
2
...
9
10
11
...
202
2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