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X-7400型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网孔板)
一、 概述: 本实训台适合职业技术学校、技校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电气装配实训台由钢板制作的多功能安装板(网孔板)实训台和电源装置等组成。实训时选择的各种元件、器件和部件,可方便地安装在网孔板上,方便灵活。 根据教学和实训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元件、器件和部件,可进行不同课程模块,不同项目的实训,电气装配实训台适用范围广,可完成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多。使用完毕的元件、器件和部件,从实训台上拆下,集中保管,损坏和丢失少。一个实训场所,可以完成几个专业的教学和实训,经济适用。 实训台配备漏电保护、过载和电路保护,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   二、实训项目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 2.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点动控制线路 3.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 4.       Y-△启动自动控制线路 5.       用倒顺开关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6.       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       按钮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 8.       双重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地按制 10.   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11.   日光灯接线      ... ... 12.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在本实训设备上来完成   三、技术参数及规格:  表一、电工技术实训考核装置的总体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指标要求 1 实训台及实验屏 台 1 外形尺寸:1300×750×1610(mm) 控制屏:用于挂置网孔挂板,安装元件,铁质喷塑结构。提供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及各种测试仪表等。 1.       交流仪表 (1)   交流电压表:0~500V带镜面交流电压表二只,精度1.5级 (2)   交流电流表:0~5A带镜面交流电流表二只,精度1.5级。 2.       实训台设有两组电源通过启、停按钮控制电源的输出,并设有急停按钮。电源输出设有短路保护 3.供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两种电源、单相电源插座 每个工位提供两组安全型插孔三相电源输出,单相电源输出采用二插三孔式插板。 实验桌:为钢木结构;桌面为防火、防水、厚度25㎜、耐磨高密度板,达到E1标准。 输入电压:AC  380 V±10%  50 Hz  三相五线; 容    量:<1.5 kVA;保护:漏电流≤30mA,过电流≤10A 2 电气元件 套 1   3 实训电机 套 1   三相异步电动机 (380V,单速)  1台   三相异步电动机  (380V,单速 带离心开关)  1台   三相双速异步电机    1台 4 电线 卷 4 4色1.0 5 常用工具 套 1 一字螺丝刀1把;十字螺丝刀1把;剥线钳1把;指针式万用表1个;斜口钳1把。 6 网孔板 块 2 580×580mm     7 实验说明书 套 1 指导学生实训教材 四、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三相五线 供电  AC 380 V ±10%  50 Hz; 2.实验台外形尺寸:长(mm)×宽(mm)×高(mm)=1300×750×1610; 3.实验台材料:冷钢板; 4.网孔板钢板厚度:1.5 mm; 5.每个工位提供两组安全型插孔三相电源输出,单相电源输出采用二插三孔式插板。 6.负荷容量≤1.5 kVA; 7.安全保护措施:具有接地保护、过流、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符合国家标准。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VE-2301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整套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验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用实验模块模拟了多种采用PLC控制的电气系统.适用在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配套教学实验.既可以做教材章节后的例行实验,也可用于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1)PLC主机:三菱FX2N-48MR。(2)模拟实验模块:利用开关、按钮、LED各色发光管、LED数码管、指示灯、接触器、继电器、蜂鸣器等电气元件构成,即可进行模拟实验指令训练,也可以带电机负载进行实训操作.可采用其他类型PLC主机进行控制。(3)编程工具:便携式编程器、个人电脑。(4)编程方式:指令表、梯形图、SFC语言。
广东威士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带考核功能的网络型多功能综合布线实训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 【发明专利】 一种双绞线端接测试实训装置,专利号:200910089129.3 一种双绞线端接故障演示装置,专利号:200920110601.2; 一种双绞线端接测试实训装置,专利号:200920110300.X; 一种综合布线实训装置,专利号:200920110299.0; 一种打线端子快换装置,专利号:201020188141.8 【外观设计专利】 多功能综合布线实训装置,专利号:201030165270.0   【功能简介】     多功能综合布线实训装置(实训仪)是用来进行综合布线工程实训类教学及学习的仪器,具备综合布线工程中基本技能实训和部分工程实训功能,同时能够检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线缆端接与打线的连接情况,并以彩色图形的方式形象的展示双绞线线缆中常见的各种接线故障。   【仪器特点】 1.由双绞线打线实训、双绞线跳线制作实训、双绞线端接测试实训和双绞线端接故障演示实训等装置组成,物理上与实训室中心设备间(CD)用5E类双绞线相连。 2.能满足2-6人同时进行双绞线端接实训,双面操作; 3.可进行双绞线端接测试及故障演示实训,测试及演示的双绞线端接常见的故障现象包括开路、短路、交叉线对、反向线对和串对等。测试结果可以回放显示。 4.打线训练模组采用斜口专利技术、模块化设计,更换便,支持学生无限次重复压接线实训,无使用寿命限制。 5.实训操作机架可维护性强,各个训练功能和测试功能模组全部采用结构化设计,当其中一部分因磨损需要更换时可以采用最小化的方式,只需对单一模组进行更换,节约维护成本和教学成本。 【规格参数】 长0.6米,宽0.53米,高1.8米,开放式机架。配36U双面开放式机架1个,双绞线端接测试及故障演示装置GCT-MTP 1台,实训模组2套,24口网络配线架2个,理线环2个,双口地弹信息插座1个,地弹电源插座1个,零件盒1个。可供2-4名学生同时操作(双面操作,互不干涉)。    
北京华育迪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2021-08-23
SDY-MAC03综采工作面仿真配套设备系统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  SDY-MAC03综采工作面仿真配套设备系统装置     该设备是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生动再现,在地面就可以达到现场教学效果,是各类煤炭院校和培训中心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     仿真支架有多种类型,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放顶煤等多种架型:采煤机有多种规格,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而定。各设备表面处理均彩喷涂金属烤漆。 本系列产品还提供:     SDY-MAC01现代化矿井开采设计综合模型(A型)     SDY-MAC02现代化矿井开采综合仿真模型(B型)     SDY-MAC04综采开采生产系统及演示装置     SDY-MAC05综采工作面及顶板管理安全演示装置     SDY-MAC06综放开采生产系统及安全演示装置     SDY-MAC07普采工作面生产系统及安全演示装置     SDY-MAC08炮采工作面生产系统及安全演示装置     SDY-MAC09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演示装置     SDY-MAC10巷、岩巷、半煤岩巷掘进装药、联线、模型(A型)     SDY-MAC11巷、岩巷、半煤岩巷掘进装药、联线、模型(B型)     SDY-MAC12矿井开拓方式立体模型(A型)     SDY-MAC13矿井开拓方式立体模型(B型)     SDY-MAC14井底车场巷道布置模型     SDY-MAC15走向长壁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模型(A型)     SDY-MAC16走向长壁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模型(B型)     SDY-MAC17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模型(A型)     SDY-MAC18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模型(B型)     SDY-MAC19探放水模型     SDY-MAC21各种地质构造立体模型及岩石标本、岩层产状模型     SDY-MAC22煤矿井下支护实验演习装置     SDY-MAF02现代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综合模型装置(B型)     SDY-MAF04瓦斯(煤尘)爆炸实训演示装置     SDY-MAF05煤尘爆炸实训演示装置     SDY-MAF06矿井环境安全监测控实训演示装置     SDY-MAF07现代化矿井通风系统与安全实训装置     SDY-MAF09矿井灾变、风流逆转实训装置     SDY-MAF10掘进与通风工作面生产安全演示装置     SDY-MAF13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三专二闭锁演示装置     SDY-MAF14矿井避灾路线演示装置     SDY-MAF15矿井避灾路线演示板     SDY-MAF16预防瓦斯突出安全措施模型     SDY-MAF17井下各种风门演示装置     SDY-MAF18煤与瓦斯突出实训演示装置     SDY-MAF19轴流式通风机     SDY-MAF20离心式通风机     SDY-MAY01立井提升与保护实训演示装置     SDY-MAY02斜井提升与保护实训演示装置     SDY-MAY03胶带输送机及安全保护实训演示装置     SDY-MAY04各类型可弯曲刮板运输机电动模型
上海上育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双极探火管 间接式 感温自启动 灭火装置
探火管式灭火装置是一套简单、低成本而且可靠度高的独立式自动灭火系统,随着行业场所的广泛应用,误启动情况偶有发生,造成一定的麻烦,为避免此类情况,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大力攻关,创新研发了双极探火管式灭火装置,极大地降低灭火装置误动作的比例。 优势特点:双路探测,动作可靠,结构简单,安全方便。一级预警,二级确认后启动,减少误动作。双探火管释放,灭火剂喷发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应用范围:探火管式灭火装置解决了电器设备、控制箱、配电柜等易发生火灾的狭小空间的防火问题(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目前,该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石化、铁路、金融等行业。TH-J-E-42/150/170-SF间接式装置构成及原理双极探火管式灭火装置由容器、容器阀以及双极探火管、压力表等组成、探火管通过容器阀连接到容器上,一路探测到火源时发出预警信号,另一路再次探测到火灾信号并爆破压力下降,启动容器阀,通过释放管将灭火剂通过喷头释放,扑灭火灾。释放方式:间接式型号规格:TH-J-E-42/150/170-SF灭火剂充装量:42kg(0-5%)20℃贮存压力:5.7MPa最大工作压力:12.4MPa单位体积所需灭火剂最小量:1.14kg/m3(A类)0.69kg/m3(B类)探火管最大长度:2×25m释放管最大长度:12m工作温度范围:0~50℃
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0
BEX-8510 理想真空二极管综合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但电子在金属内部所具有的能量低于在外部所具有的能量,因而电子逸出金属时需要给电子提供一定的能量,这份能量称为电子逸出功。研究电子逸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很多电子器件都与电子发射有关,因此研究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对提高材料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本实验还可以利用磁控法测量电子荷质比,研究真空中电子能量遵从费米-狄拉克分布。   仪器概述 本实验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只理想(真空)二极管和套在理想二极管外的通电螺线管线圈。本实验通过测量金属钨的电子逸出功,将钨丝作为“理想”二极管阴极材料,阳极做成与阴极共轴的圆柱,把阴极发射面限制在温度均匀的一定长度内而又可以近似的把电极看成是无限长的无边缘效应的理想状态。金属电子逸出功(功函数)的测定实验,综合性地应用了里查逊直线测定法、外延测量法、补偿测量法和磁控法等基本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有比较好的技巧性训练。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实验。   仪器特点 独立的理想真空二极管座:理想真空二极管插在独立的管座之上,并且配有透明的亚克力保护罩,既可以直观的观察真空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有效地保护玻璃器件。独立的管座上刻有清晰的实验原理图,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整个实验原理。   精确的阳极电流测量模块:阳极电流测量模块采用微安级电流放大器,采用四位半数显表,测量范围可达0.1uA~20mA,可以准确、精细、稳定地测量到微弱的阳极电流。 稳定的阳极电压输出模块:阳极电压输出采用线性电源,输出幅度达到0~160.0V,可以稳定、高效地提供真空二极管的阳极电压。 便捷的数据采集接口:每个实验电源都配置模拟数据采集接口,可以连接电压传感器和PASCO数据采集软件,可以实时地采集大量的数据来分析测试结果,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及典型数据 实验一: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 表1:在不同阳极电压和灯丝温度下的阳极电流及其对数值,作 lgIa~√Ua 图,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截距 lgI 填入表2。     表2: 在不同温度T时所算得的 lg( I / T2) 和 1/T 的值 根据表2作 lg( I / T2) ~1/T 图,求直线斜率 m 直线斜率:m = -22802 逸出电势: φ = 4.53 (V) 逸出功(功函数)eφ = 4.53 eV 与逸出功(功函数)公认值 eφ=4.54eV 相比的相对误差:Er = 0.33%   实验二:电子在径向电场和轴向磁场中的运动(磁控法测量电子荷质比)   实验三:费米-狄拉克分布的研究     实验四:理想真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部件清单 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仪   BEM-5715    可调直流 (恒压恒流) 电源I,12V/1A   BEM-5055    理想真空二极管盒   BEM-5716    螺线管线圈   BC-105236    连接导线,2mm护套香蕉插头,红   BC-105238   【2】 连接导线,2mm护套香蕉插头,黑   BC-105239   【2】 连接导线,4mm香蕉插头,红   BC-105084    连接导线,4mm香蕉插头,黑   BC-105083    连接导线,4mm护套香蕉插头1m, 红   BC-105074    连接导线,4mm护套香蕉插头1m, 黑   BC-105073    电源线   BC-105075    用户手册   CD-M-BEX-8510B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17
一种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方法及装置一种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输出功率大于最大输出功率,获知根据频率增量增加工作频率,获得当前工作频率;在当前工作频率下,根据功率增量逐步从最小输出功率增加输出功率直至大于最大输出功率,每次增加输出功率前,读取与当前工作频率一致的目标标签。本发明通过动态调整工作频率与输出功率,遍历读取处于不同工作频率、位于不同距离的所有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大大提升了超高频RFID读写装置的应用范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Er3+Yb0.20Y2.80Al5N0.10F0.10O11.80Pt-TiO2光催化剂及其在光催
本发明提供了光催化剂 Er3+:Yb0.20Y2.80Al 5 N0.10F0.10O11.80 /Pt-TiO2 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中。
辽宁大学 2021-04-11
布兰斯特酸催化烯烃的不对称胺氢化反应:合成含季碳中心的吡咯烷类化合物
在非活化烯烃官能团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含α-季碳中心的手性胺是许多有生物活性化合物和重要药物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的不对称合成一直以来是充满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克服季碳中心的空间位阻和控制与之相连的四个取代基的正确方向。刘心元、谭斌课题组利用质子酸(布兰斯特酸)催化非活化烯烃的不对称胺氢化反应,合成了含季碳中心的α-吡咯烷类化合物。此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通过不对称胺氢化反应构建含有季碳中心的含N杂环化合物,该工作通过在底物中引入硫脲基团,该基团在手性磷酸(布兰斯特酸)催化下可活化非活化烯烃和控制手性的季碳中心的形成。该方反应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官能团耐受性好,绿色环保(非金属催化的)等优点,可以很方便转化为各种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螺环的含季碳中心的α-吡咯烷类化合物。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酶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se)和金属配位交联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人工多酶凝胶体系
常见的纳米酶大多数是金属化合物纳米颗粒,其催化活性主要是来自在纳米颗粒表面的金属离子。在自然界中,生物酶的特征表明活性位点和支持、稳定活性位点的网络环境对于高催化效率同样重要。通过调整活性位点的成分和环境可以实现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水凝胶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三维亲水网络材料,其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酶分子活性中心,同时提供更好的底物迁移微环境,从而实现有效的催化作用,载酶水凝胶材料已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纳米凝胶为水凝胶的纳米粒子,具有类似于宏观水凝胶材料的亲水网络及类似流体的传输特性,其纳米的尺寸可以作为进一步体内生物应用的理想载体。在受限的纳米空间中实现修饰或组装以获得杂化纳米凝胶仍然存在挑战。应对这一挑战,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启刚团队从仿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酶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se)和金属配位交联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人工多酶凝胶体系。该体系具有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like)和过氧化物酶(POD-like)特性,可以实现肿瘤微环境级联催化的响应成像。日前,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enzyme‐Mimic Nanogels Synthesized by Biocatalytic ATRP and Metal Coordination for Bioresponsive Fluorescence Imaging”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德国应用化学》) 上。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该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单位,硕士生齐美园为第一作者,王霞副教授和王启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a)人工多酶凝胶体系的ATRPase及配位交联制备流程(b)模拟SOD和POD级联酶催化的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荧光成像机制。研究人员首先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酶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Br),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酶为催化剂,修饰有双键的赖氨酸(N-acryloyl-L-lysine)为聚合单体,在纳米粒子周围聚合制备得到聚赖氨酸高分子刷,最后通过亚铁配位交联,从而构建出具有多酶活性的人工多酶凝胶体系(如图1所示)。凝胶体系中高分散的Fe离子一方面作为凝胶网络的交联剂,同时作为模拟酶的活性中心。通过模拟SOD和POD酶,先将肿瘤部位高水平的O 2 •− 催化转化为H 2 O 2 ,进一步基于肿瘤部位提升的H 2 O 2 通过级联酶催化反应实现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安全、高效的肿瘤成像。该人工多酶凝胶体系类似自然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机制不产生羟基自由基,具有低毒性和高生物安全性。同时,ATRPase方法和金属配位交联技术可进一步实现多种纳米材料体系的制备,用于药物输送和其他生物医学应用。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经费支持以及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技术支持。王启刚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分子凝胶固定酶技术及其生物诊疗应用,近5年累计以通讯作者在 Adv.Mater. ,  Nat. Commun. ,  Angew. Chem. Inter. Ed.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多篇。文献链接: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2331  PDF:anie_202002331.pdf课题组网站:https://qgwang.tongji.edu.cn/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1 302 303
  • ...
  • 387 3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