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先进日盲紫外探测与应用技术
240-280nm范围电磁波谱段也称为日盲紫外波段。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为电子领域的尖端技术,被公认为国际军事制高点。同时,该技术在电网安全监测、医学成像、环境与生化检测等民生领域也有重要应用。由于日盲紫外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严密核心技术封锁,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我国的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技术,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开辟新的技术路径。 针对国家在日盲紫外探测及应用技术方面的
南京大学 2021-04-14
教育部公布最新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
此次公布的名单共涉及458个单位,其中433所高校。
教育部 2022-09-13
技术与设计教学挂图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冠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
日前,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大数据与复杂网络研究团队同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一起,组建新冠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助力新型流行病研究和防控,给多个省份和国家有关部委等提供了8份数据分析报告和决策建议报告,为防控和战胜疫情贡献出了科学智慧。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大数据与复杂网络研究团队基于新冠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利用海量多源异构大数据,结合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对人群流动及传播风险进行了综合建模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特别是团队通过分析春运期间人口流动大数据,建立起疾病传播模型,测算出了疫情扩散蔓延阶段武汉市向全国各地区的输出人口状况和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指数。还有许多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客运数据,研判各个地区及城市的感染风险。也有学者采用“百度迁移”所提供的人口流动数据,通过春运期间从武汉流向全国各省市的人口规模(不包含港澳台数据)和全国感染病毒人数的可视化分布,直观解读两者间的联系。同时加以推断,武汉封城之后,二次传染所造成的病毒传播将日趋占主导地位,传播程度和各省市的人口密度以及管控措施等密切相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先进陶瓷焊接技术
基于Al 2 O 3 陶瓷金属化钎焊技术、ZrO 2 的陶瓷改进活性钎焊(TiH 2 活性金属法)以及SiC陶瓷的高温液相连接技术可进行陶瓷与金属材料或陶瓷的高可靠性连接。相关技术在民用、军研有关行业用途广泛,如用于研制各种真空高压绝缘子、真空管座、真空组件、微波器件、传感器(氧传感器或高温压力传感器等)、高温复合部件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新型冠状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
2020年1月23日,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组建新型冠状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为新型流行病研究和防控贡献科学力量。 参与该平台组建的是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吕欣教授牵头的大数据与复杂网络研究团队,该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挖掘,应急管理与人类行为动力学分析,长期围绕地震、洪水、流行病等问题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在海地地震与霍乱、孟加拉台风Mahasen、西非国家埃博拉、中国登革热等事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团队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利用海量多源异构大数据,结合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对人群流动及传播风险进行了综合建模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国防科技大学 2021-04-10
先进铸造耐磨材料制备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铸造耐磨材料课题组主要研究铸造耐磨材料强韧化、高温耐磨材料组相协同控制和 离心复合铸造耐磨高速钢轧辊。开发的耐磨高速钢轧辊(辊环)、多元低合金钢挖掘机斗齿、大型球  磨机复合衬板、烧结机耐磨蚀篦条、低破碎率铬系耐磨铸铁磨球、微合金化高铬铸钢轧机导辊、硼钛  微合金化(超)高锰钢、高铬耐磨复合烧结矿筛板(筛网)、耐磨耐蚀导电辊、高炉溜槽耐磨衬板、  爆炸焊接轧机衬板和高硼铸钢耐火制品模具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宝钢、昆钢、江铜等大型企业,取    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5 项、北京市教委项目 4 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2 项,云南省、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各 1 项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先进铸造耐磨材料制备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电动车系统的建模、分析与先进控制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电动车辆由于其具备很多优势如环保节能、零污染和能量来源途径广泛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电动车本身是一个受多源干扰影响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如PI控制)已经不能满足电动车在高性能场合的需求。面向电动车控制系统,我们已经拥有一整套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案。我们的成果是,利用时变干扰观测器技术对受外界环境变化、负载变化和模型误差等因素引起的时变干扰进行实时精确估计,从而进行精确补偿,消除干扰对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以与滑模控制或其他先进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和实现基于时变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案。目前已受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技术成熟,解决方案尤其适合基于位置传感器/无位置传感器的模型参数不匹配、受大时变干扰影响和有高效率需求的电动独轮车、两轮车和四轮车等电动车辆应用场合。
东南大学 2021-04-13
聚合物先进制造与系统集成技术
聚合物微纳器件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光学性能,制造过程具有明显的成本和工艺优势,是微纳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成果完成了跨尺度功能结构与器件的设计制造,提出了聚合物微纳流控芯片、光学透镜阵列、仿生表面等典型聚合物的功能结构与器件一体化设计制造的理论和方法。以应用为导向,开发了注塑成型-模内键合集成制造、聚合微零件超声塑化、微纳米结构模芯离子沉积电铸等新原理和新方法,研制了聚合物功能结构零件批量化微纳制造的装备原理样机。 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复杂构件成型制造所面临的多工序、高附加能耗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热压-注塑复合成形工艺实现构件的整体化成形与制造。成果集设备、工艺、材料配方于一体,可兼顾构件的结构力学性能和复杂几何特征,为车用轻量化结构件的高效制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跨尺度功能结构与器件设计制造 规模化微纳制造方法与装备 热塑性复合材料复杂构件规模化制造方法与装备
中南大学 2023-08-2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