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路面减速带压电发电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路面减速带压电发电装置,包括有垂直于行车方向的弹性减速带、以及位于预留凹槽内的传动装置、变速装置、压电发电装置;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弹性减速带底面上的竖向驱动轴、设置于路面基座凹槽内的减速带基座,竖向驱动轴两侧分别设有齿条;所述的减速带基座上设有减速带凹槽,弹性减速带位于减速带凹槽上方,弹性减速带宽度小于减速带凹槽的宽度,弹性减速带与减速带凹槽底面之间垫置有减速带复位弹簧;弹性减速带受压后可嵌入减速带凹槽内;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弹性减速带下压的下冲程和回弹的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发电设备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和运行与维修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
发电设备维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缺少适用的维修模式、先进的运行与维修智能决策系统和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等作为技术支撑。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基于SRCM的发电设备状态维修管理模式及工作程序:确立了基于SRCM和以工单为主线的维修管理模式,制订了状态维修的工作程序及其具体内容。   (2)生产实时数据接口技术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生产实时数据接口技术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实时信息的远程连接、智能查询和有效共享。   (3)发电设备状态维修理论与技术体系:确立了功能位置码与系统码相结合的设备编码方案;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设备重要度分析模型和维修方式决策规则;给出了状态划分规则和状态阈值确定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和变权方法的状态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基于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的状态综合预测模型;建立了主设备定期维修的间隔优化模型,以及辅助设备定期检查、定期更换、隐患检查的间隔优化和状态维修阈值模型;建立了基于RCM定量分析的维修优化模型;建立了复杂可修复系统的短期维修决策和评价模型。   (4)发电设备运行与维修智能决策系统和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建立了SRCM分析平台和维修知识库,可进行故障模式影响、故障树、故障风险及可靠性分析;建立了状态评价及预测平台,可实现综合状态实时评价和预测;建立了维修决策及评价平台,可实现维修的智能决策及优化;建立了缺陷管理平台,可实现缺陷处理自动化;建立了备件存储优化及管理平台,可节省备件的购买和存储费用;建立了维修过程管理平台,可实现维修计划的全程管理。   本项目完善和丰富了设备维修理论与技术体系,可促进发电设备维修技术的进步;为发电设备状态维修的实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和高效的管理平台,可以优化定期维修间隔,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费用和维修风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率,改善机组的运行性能,增强发电能力。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发电设备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和运行与维修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
发电设备维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缺少适用的维修模式、先进的运行与维修智能决策系统和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等作为技术支撑。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基于SRCM的发电设备状态维修管理模式及工作程序:确立了基于SRCM和以工单为主线的维修管理模式,制订了状态维修的工作程序及其具体内容。 (2)生产实时数据接口技术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生产实时数据接口技术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实时信息的远程连接、智能查询和有效共享。 (3)发电设备状态维修理论与技术体系:确立了功能位置码与系统码相结合的设备编码方案;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设备重要度分析模型和维修方式决策规则;给出了状态划分规则和状态阈值确定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和变权方法的状态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基于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的状态综合预测模型;建立了主设备定期维修的间隔优化模型,以及辅助设备定期检查、定期更换、隐患检查的间隔优化和状态维修阈值模型;建立了基于RCM定量分析的维修优化模型;建立了复杂可修复系统的短期维修决策和评价模型。 (4)发电设备运行与维修智能决策系统和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建立了SRCM分析平台和维修知识库,可进行故障模式影响、故障树、故障风险及可靠性分析;建立了状态评价及预测平台,可实现综合状态实时评价和预测;建立了维修决策及评价平台,可实现维修的智能决策及优化;建立了缺陷管理平台,可实现缺陷处理自动化;建立了备件存储优化及管理平台,可节省备件的购买和存储费用;建立了维修过程管理平台,可实现维修计划的全程管理。 本项目完善和丰富了设备维修理论与技术体系,可促进发电设备维修技术的进步;为发电设备状态维修的实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和高效的管理平台,可以优化定期维修间隔,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费用和维修风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率,改善机组的运行性能,增强发电能力。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和市电供电混合能源的全直流空调器
所属领域:家用电器 项目中全直流空调器通过对每块太阳能电池模组标配一个太阳能控制器,实现每块太阳能电池板 都能跟踪到最大功率点。通过将太阳能控制器进行小型化、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使其可以直接安 装于太阳能模组上,实现分布式独立控制。利用蓄电池一方面可以作为短时间内的直接电源,在长时 间内主要的用途是平滑太阳能发电的功率波动,让太阳能侧的功率在加入蓄电池后变得输出平稳。基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市电混合使用的,太阳能发电被优先利用的混合能源空调器系统。太 阳能电池板面积 4m2 光伏电池板功率 600W 蓄电池。空调器主要技术指标可以达到制冷量:3.5kW(0.35—4.2kW)制热量:4.7kW(0.4—5.2kW)制冷剂:R410A 能效比 SEER: 5.6 (GB 21455)。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和市电供电混合能源的全直流空调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和基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和基板,该光引擎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焊接设置的单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分段线性恒流驱动电路和多个交流发光二极管,所述基板由印刷电路层、导热绝缘层和散热体组成,所述散热体具有散热结构,所述导热绝缘层为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本实用新型由散热体代替了原先的散热器、导热硅脂和导热基板,简化了LED灯具构造,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效率大幅提高,使得光引擎的可靠性、散热效果、寿命均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对光引擎的生产流程进行整合、简化,缩短了灯具生产的时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
项目基于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研制了一套用于驱动小功率电器用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聚光型集热器、温差热电转换器和散热器三部分组成,温差热电转换器是由某种半导体材料加工而成。系统原理是利用太阳能聚光型集热器对温差热电转换器的一面进行加热形成热端,而热电转换器的另一面通过散热器自然散热形成冷端,这样两端就形成了一定的温差,由于半导体材料的赛贝克效应实现热能向电能的转换,从而可直接给负载电器供电或把电能用蓄电池储存起来。 白天利用太阳能可对某些小功率电器直接供电,或者把多余的电量用蓄电池储存起来电池;夜间可以用蓄电池来带动用电设备。代表性的电器设备如:应急灯、节能灯、小型风机或、风扇、小功率通讯设备等等。本发电系统对环境无污染,还有工作时间长、维护小、可移动性好,无噪音等一系列优点,使得其在偏远山区家用照明、做饭和通讯,无须维护的小功率公共设施如山区公路照明和海上灯塔,以及野外应急用电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本系统在实验室初步测试已经能稳定提供至少2W以上的电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1
永磁振动发电装置及应用
一、 项目简介项目涉及将振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特别涉及永磁振动发电装置及其应用。小功率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信号采集、无线通信等领域,是一类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小功率电子设备现有的电源主要依赖于电池,需要经常进行电池的更换或充电。小功率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中存在一定的振动能源,利用永磁振动发电装置将能解决这些电子设备的供电问题。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完成实验室工作,进入中试阶段。三、 技术指标经该电能处理的直流稳压电能由振动发电装置的VO端输出,输出电压为3-5V。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已申报发明专利。四、 市场前景本发电装置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可防止外界环境对其性能的破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期使用而无需维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根据生产规模确定。六、 生产设备100平面厂房, 电工检测仪器及机械加工设备等。七、 效益分析按每年生产1000套计算,可获利约800-1000万。八、 合作方式面谈。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王博文, 王志华,电话:022-60204363;E-mail: bwwang@hebut.edu.cn十、 附件:成果图片图1 研制的振动发电机图2 振动发电装置与测试系统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氢能微型发电机
该项目以“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氢能”作为产品研发的核心能源支撑,以独有的专利作为核心技术支撑,以专攻“痛点”作为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支撑, 自主研发出新能源高科技环保系列产品:氢能微型发电机(25W/500W+/5W)。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渗透管发电循环系统
一种渗透管发电循环系统,包括引水管(1)、渗透管(2)、进水管(3)、发电机(4)、输水管(5)、反渗透 海水淡化装置(6)、尾水管(7)依次连接,所述引水管(1)的进水口和尾水管(7)的出水口均位于海水中;所 述引水管(1)倾斜向下放置,引水管(1)末端弯折延伸至淡水池内;渗透管(2)倾斜向下放置,其延伸方向 平行于淡水池;进水管(3)弯折延伸至与发电机(4)相接;输水管(5)倾斜向上放置,继而与反渗透海水淡 化装置(6)的引水泵相接;所述渗透管(2)内设有传感器(8),用于监测流速与水压。其有益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253 2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