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荧光与核素双模载体小动物成像系统
1 成果简介荧光与核素在体小动物成像系统是在国家 863 计划的支持下研制的世界首台小动物在体(活体)分子成像系统。该系统具有同时实现荧光断层成像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双模式信息融合分子影像检测功能,可以以 3D 方式显示活动物体内任何位置的特定细胞和分子事件。在该系统中,发展了旋转扫描式动物在体全景成像检测技术和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有效解决了伽玛光子信息采集与荧光图像获取相互干扰的难题,同时提高了荧光的检测深度;通过研发的光子漫射理论逆向算法,提高在体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定位精度,结合 PET 深层透视的优点,可以 3D 方式显示活动物体内任何位置的特定细胞和分子事件。目前拥有 12 项专利。 该平台采用荧光和核素双模标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者可以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同时获取荧光、 PET 及双模融合的多种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更好更为全面地理解疾病产生的机理,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也可以分析疾病耐药的发生过程,以及药效的持续时间等。研究人员能够使用该系统实时监测活体动物内部器官、组织与细胞、基因蛋白分子等不同层面的动态变化信息,开展在体水平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科研和应用研究工作。例如,研究肿瘤和癌细胞在体生长、分化、凋亡、转移、扩善,药物在细胞、组织、器官层面的输送、扩散、代谢与定点释放,药物作用下体内肿瘤或癌细胞的生长、凋亡变化,以及与各种疾病相关的分子、细胞、组织的动态变化情况。 ( 1) 肿瘤小鼠荧光图像 ( 2)荧光与 PET 断层图像 上图 荧光与 PET 双模成像 系统特点:荧光与 PET 同时双模成像;动物在体 360゜全景无遮挡扫描成像;支持常规荧光或 PET 成像,也可以采集双模数据;荧光活体成像超越常规的浅表成像,支持 FMT 及小动物深度组织的成像。2 应用说明应用领域:药物研发和筛选;病理机理与病毒研究;新一代分子影像药物研发;药物代谢过程, 基因治疗效果及药效评价。
清华大学 2021-04-13
眼球仪模型眼球成像演示模型XM-426
XM-426眼球仪模型(眼球成像演示模型)   XM-426眼球仪模型由成人眼球、光源、校正镜片、活动成像显示屏及底座组成,通过眼球前后及在正中与水平成75°切面,示眼球壁三层被膜, 眼球内晶状体(可改变曲率),玻璃体和虹膜,由外向内三层被膜做成梯形切面,并示其各部结构,在眼球后部装一垂直眼球轴的剖面,以示视网膜成像,可调节晶状体,示远视、近视成像。   尺寸:放大3倍,45×14×27cm 材质:PVC材料   模型结构: 1、眼球成像演示模型由成人眼球、光源、校正镜片、活动成像显示屏及底座组成。 通过眼球前后极在正中与水平成75度切面,示眼球壁三层被膜,眼球内晶状体(可改变曲率),玻璃体和虹膜。由外向内三层被膜做成梯形切面,并示其各部结构。 2、在眼球后部装一垂直眼球轴的剖面,以示视网膜成像。 3、晶状体系有机玻璃制成,二张拉紧的透明橡胶薄膜,里面充满液体。 4、曲率通过改变波纹管的容积来改变薄膜的曲率。 5、光源:220V,15W-40W烛形灯泡作为光源,离眼睛恰好为明视距离。 6、校正镜片由不低于400度的近、远视镜片组成。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通过调控合金界面结构和化学成分实现超高耐磨性能的新策略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任富增课题组提出通过调控合金界面结构和化学成分实现超高耐磨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金属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上。 该研究成果对服役于极端环境的新型高强耐磨合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将有助于开拓多主元合金在耐磨损领域的应用,对设计用于严苛环境的高强度、耐磨损、热稳定合金具有一定意义,且为拓展界面相工程在多主元高熵合金领域的应用挖掘了潜在研究方向。本研究中开发出的TiMoNb合金除可用于高温耐磨材料之外,其高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使其在牙科、骨科等医用植入材料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折射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学薄膜
随着光学器件在日常生活领域越发广泛地应用,对其新功能的需求也加大,其中高折射率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高折射率聚合物(HRIP)。近来,由于其在高级光电制造中的潜在应用,HRIPs已经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例如先进显示设备的高性能基底,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光学黏合剂或密封胶材料,高级光学应用中的减反射涂层,193-nm浸润蚀刻光阻剂,和微透镜组件中的电荷耦合式装置以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然而,一般普通聚合物的折光指数的范围在1.30~1.70之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要求更高的折光指数(大于1.70,甚至 1.80)。由高折射率无机纳米粒子和有机高分子基体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轻易地获得高的折光指数。本项目将高折射率的无机纳米粒子炭黑、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添加到各种聚合物基体中,获得高折射率光学薄膜,且通过对无机粒子和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设计,使得无机粒子少量填充即可获得高折射率光学薄膜。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生物拆分生产光学纯左旋泛解酸内酯
光学纯的内酯化合物以及相应的水解产物羟基酸是重要的手性合成中间体,其中D-泛解酸内酯 (俗称D-泛内酯)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以及日化产品的合成前体,年产量达到上万吨。其他许多光学纯手性γ-内酯以及相应的羟基酸也是重要手性精细化工产品合成的前体。 本项目使用我们自行开发的固定化左旋内酯水解酶,立体选择性地催化左旋内酯的水解,水解产物羟基酸在强酸环境中进行内酯化,即可获得高光学纯度的左旋内酯;而剩余未水解的产物,在强碱环境中进行消旋化得到消旋的底物内酯,重新用于水解拆分。固定化酶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几十次,极大地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 本技术可应用于多种手性内酯产品的拆分生产,包括D-泛内酯以及其他系列内酯化合物,比如α-羟基-γ-丁内酯和β-羟基-γ-丁内酯,2-羟基-4-取代-4-丁内酯等,具有非常高的立体选择性,产品光学纯度达到94.8% ~ 99%。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高精度光纤大气光学湍流强度与结构测量系统
已有样品/n在相关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驱动下, 2004年开展了基于光纤干涉测量技术原理的大气光纤湍流测量技术研究, 次年完成了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 2006年建成了原理样机系统, 该成果被国际光学权威刊物Applied Optics发表, 2011年完成实验样机系统的研制, 2015年完成了便携式光纤湍流测量系统的研制。 此后与相关大学和公司合作, 攻克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 噪声抑制、 信号衰退等问题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 并且在模块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纳/微结构非线性光学、光调控与器件应用
本项目主要开展纳微结构体系光子带隙的设计、纳微结构体系的光学非线性效应、光波传播动力学以及光控光操作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发展在介观尺度下调控光子传输行为的新效应、新原理与新技术。已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和Optics Expres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关铁锆双掺铌酸锂晶体的相关成果被《Science Archived》收录,有关非传统偏压配置条件下各种非线性光子学晶格的制备
南开大学 2021-04-14
基于图像的焦炭光学组织自动识别系统
成果简介通过光度计采集不同偏光下焦炭显微图像, 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焦炭提取图像中颜色、 纹理、 分形、 区域及边界等特征, 并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 实现焦炭光学组织的自动分类与识别。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硬件平台及软件系统均已构建, 算法已得到实验验证。 作为成熟产品, 软件尚需要进一步优化, 软硬件需要联调。技术指标识别准确率: 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95%, 片状 98%, 纤维状 99%, 镶嵌状>95%。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自适应光学聚焦干涉补偿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光学聚焦干涉补偿系统。光束准直扩束模块布置在激光器后,激光器发射出光束平行扩束并空间滤波后入射到数字微镜器件,旁侧出射端前方置有相位补偿模块,正侧出射端置有分束器和缩束模块,相位补偿模块位于分束器旁侧,旁侧反射光束经相位补偿模块后再反射到分束器中,正侧反射光束直接反射到分束器中;光束经二向色镜反射后经扫描模块进入显微物镜聚焦,实验样品位于显微物镜焦平面;实验样品内激发出的荧光经过显微物镜与扫描模块后透过二向色镜被光强探测模块接收。本实用新型从光学干涉原理出发,能够快速改善散射介质内部聚焦光斑的质量,为光遗传学与活体深层高分辨率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浙江大学 2021-04-13
透射式多功能光学教学系统T-MOES
西安中科微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305 3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