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理想汽车是一家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商,专注于提供智能交通工具研发和服务。计划推出两款产品:SEV将满足城市1~2人的短途出行,SUV则将满足家庭用户中长途的出行需要。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产品。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8
上海庚商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庚商科技成立于2004年,由上海、苏州、南京、珠海、西安等五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太原办事处组成,在国内推出基于过程管理的实验资源管理系统,含基础信息管理、实验项目库建设维护、实验排课、开放预约、安全检查等,形成过程留痕,数据汇聚到绩效报表的管理系统。 主要业务领域是以实验实践教学为抓手,以教育物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手段、以过程性管理为核心的下一代高教智慧校园建设。 拥有数百项软件专利、软件著作权,服务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数百家客户。 近5年,已经为180多家高等教育用户,承担了近1亿5千万的教育建设与服务,帮助客户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数十项。目前为国内具有技术含量高等教育信息化服务公司之一。
上海庚商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7
迪芝伦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美国DIGILENT是在全球FPGA、微处理器技术、便携式传感器模块及虚拟仪器领域具备顶尖设计、制造水平的公司。从2000年成立以来,为全球70多个国家、2000多所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提供工程电类科研与教学相关平台及解决方案。在工业领域,DIGILENT为上游的半导体厂商提供高端专业的OEM服务,其客户包括“Xilinx赛灵思”、“TI德州仪器”、“Microchip微芯”、“ADI亚德诺”、“Cypress赛普拉斯”等龙头企业。一直以来,DIGILENT借助顶尖半导体行业圈的核心科技致力于将半导体圈工业科技以最高效的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 迪芝伦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为美国DIGILENT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DIGILENT在美洲、欧洲及亚洲设有分公司及研发中心,并在全球5大洲建有大规模的分销与合作伙伴网络。在大中华区,DIGILENT中国公司地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集销售、市场、运营、技术支持、后勤等多部门于一体,致力于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本土企业、高等中等院校以及广大工程技术爱好者/创客,提供符合本土需求的FPGA、开源微处理器、模块化传感器、高性价比虚拟仪器等平台与解决方案。
迪芝伦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2021-12-07
青岛弘毅天图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地信空间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7-16,法定代表人为周培希,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0211MA3Q78WG00,企业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峨眉山路396号光谷软件园50号楼2楼201室,所属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营范围包含: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评许可经营);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网站建设及技术服务;技术进出口;弱电工程施工;经营其它无需行政审批即可经营的一般经营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青岛地信空间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在营(开业)企业。
青岛弘毅天图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10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为核心,为产业提供具备极致效能、开放易用性的赋能服务 得益于前瞻性的软硬结合理念,地平线自主研发兼具极致效能与高效灵活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可面向智能驾驶以及更广泛的智能物联网领域,提供包括效能边缘 AI 芯片、丰富算法IP、开放工具链等在内的全面赋能服务。 以高效明确的产品研发路线为指导, 持续输出行业领先且极具实用价值的AI芯片 基于创新的人工智能专用计算架构BPU(Brain Processing Unit) ,地平线为自研 AI 芯片规划了完备的研发路线图。2017年,地平线即推出了中国首款边缘人工智能芯片;2019年,地平线又先后推出中国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征程2、新一代 AIoT 智能应用加速引擎——旭日2。2020年,地平线进一步加速AI芯片迭代,推出新一代高效能车规级AI芯片征程3和全新一代 AIoT 边缘 AI 芯片平台旭日3。 地平线于2021年7月推出业界第一款集成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于一体的全场景整车智能中央计算芯片——征程5,单芯片AI算力达128 TOPS。随着征程 5的推出,地平线成为业界唯一能够提供覆盖从L2到L4全场景整车智能芯片方案的边缘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 快速落地的智能驾驶商业项目, 地平线正以全场景 AI 能力加速产业智能化变革 地平线目前已同(按照首字母排序)奥迪、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红旗、江汽集团、理想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集团等主机厂及德赛西威、东软睿驰、大陆集团、Freetech、佛吉亚、华阳、亚太、英博超算等Tier1达成深度合作,快速搭建开放共赢的智能汽车芯生态。 截止目前,已公布搭载地平线征程芯片的有长安UNI-T、奇瑞蚂蚁、智己汽车、长安UNI-K、广汽埃安AION Y、东风岚图FREE、江淮汽车思皓QX、广汽传祺GS4 Plus、上汽大通MAXUS MIFA、2021款理想ONE、长城哈弗H9等车型。更多搭载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车型将陆续发布。 未来,地平线将以大算力汽车智能芯片,以开放共赢的商业模式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加速智能驾驶创新产品成熟落地,打造草木繁盛的智能汽车生态,让人们获得更安全、更美好的驾乘体验。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8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信息终端TM-03
场景物联:内置物联网关,可以接入无线物联设备,实现灯光、风扇、空调、窗帘等用电设备管控,同时支持无线麦克风接入功能,实现教室无线扩声,一师一麦,根据场景进行自定义。 校园广播:支持图片、音频、视频广播播放功能,可将融合平台推送的任务信息进行解码播放,任意终端收到的任务信息以后自动运行播放。 课堂直播:主讲教室进行一键开启直播功能,听课教室设备自动开启,学生可同步观看主讲教室的推送的课程内容。 远程对讲、报修自如:内置IP对讲模块,通过融合平台实现语音呼叫、远程监听、监控联动等功能,在线完成督课巡课;本地实现一键故障报修。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信息终端TM-H
内置工业电脑,强劲性能,搭载HDBaseT端口,支持信号传输,性能稳定,运行流畅,功耗更低; 音视频解码,定时推送,可将融合管理平台的音视频任务进行解码播放,任意终端收到任务信息都会自动运行播放,任务结束后设备自动关闭,实现自动化管理; 智能联动:内置无线物联网关,可以接入无线物联设备;支持无线麦克风接入,实现教室无线扩声; 反向扫码,语音对讲功能:对接校园IC 卡,可插卡、刷卡、扫码或者反向扫码开机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艾迪思特智能融合信息终端NC-MINI
轻量化设计,极简操作:轻量化设计,一键开关所有多媒体设备;支持与麦克风智能连接; 音视频解码,定时推送,智能化管理; 智能联动:内置无线物联网关,可管理灯光、空调、风扇、窗帘等用电设备; 强电管理,能耗监测。
深圳市艾迪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3
基于相变材料的片上光电存算一体化器件的研发
现阶段所设计的存算一体器件单元结构如图 1 所示: 器件的基本结构由波导和功能层(由下到上分为加热层、电极层、保护层、相变材料(硫系化合物)层)所构成。拟通过在当前流行的绝缘层上硅(SOI)光子平台上集成四氮化三硅光波导的方式实现器件的光学读取功能,即在非常厚的硅衬底层上生长一层绝缘层二氧化硅和波导层,然后在基片上通过光刻、显影、刻蚀等工艺制备四氮化三硅波导。功能层主要用于实现器件的电学写入功能。加热器层的主要用途是与相变材料层形成电接触,通过较小的接触面积使接触处的热量集中,从而可以在较小的电压或电流下使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因此需要加热器层具备较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同时在近 C 波段具有较低的光损耗,可采用石墨烯。电极层可用于提供相变材料器件单元所需要的编程电脉冲。当前拟采用硒掺杂的相变材料合金(如 GSST)作为器件的核心功能层的相变材料。该材料在通信/非通信波段显示了极低的光损耗和更高的品质因数,且相变前后在通信 C 波段具有足够大的光学常数反差,可在更恶劣的高温环境下进行操作,适用于硅基光子器件应用。 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① 依托于相变材料的电致和光致相变特性,通过电学编程、光学读取的方法实现器件的存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  存储功能的实现:拟利用相变材料晶态低透过率和非晶态高透过率分别代表二进制中的‘1’和‘0’,实现数据存储(编程)功能。例如在电极两端施加合适的电脉冲,所产生电流流经加热层时,生成的热量主要集中在加热层和相变材料层接触处,使得接触处的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实现存储功能。在完成上述编程操作后,从器件波导输入端输入读取连续光。由于相变材料功能层对光强的吸收能力在编程和非编程区域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当输入光经过波导后,其能量会因为相变材料编程区域的吸收而发生改变,进而显著改变输出光强能量。所以通过测量输入输出光强的能量之比(即透过率),可实现对先前编程区域的读取。  算术和逻辑功能的实现:通过调整编程电脉冲的幅度和宽度可以动态调控相变材料的相变程度,使得器件的中间透过率值可用于代表不同的数值,实现多级存储功能。所以拟采用输入脉冲数量对应加数的方法实现标量加法计算。同时由于所设计器件的读取连续光输出功率可视为读取连续光输入功率和器件透过率的乘积,因此可采用将输入功率和透过率作为被乘数和乘数的方法实现基本乘法运算。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器件功能层的初始状态设置为非晶相,把晶化脉冲幅值和不足以产生晶化的脉冲幅值分别作为输入逻辑‘1’和‘0’;同时设定一个判定阈值并与编程后器件透过率的变化率进行对比,把高于和低于阈值的透过率变化率分别作为输出逻辑 ‘1’和‘0’;通过合理选择编程脉冲有望实现各种逻辑功能输出。 ② 基于器件透射率可调特性验证其实现神经突触的可行性。并依托所设计人工突触构建人工神经网络芯片,实现图像、语音和文本识别功能:  突触可塑性是大脑记忆和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是人工类脑器件需要实现的首要功能。为实现突触可塑性,拟把相变材料和波导之间的耦合区域视为仿生神经突触,左右两端电极分别代表突触前和突触后,分别施加在两端电极上的电脉冲则作为突触前和突触后刺激。通过调节从左右两端电极输入耦合区域的电脉冲时间差对耦合区域的光透过率进行连续调控,进而依托于上述存算理论模型和实物器件仿真和实验实现仿生神经突触的脉冲时序依赖可塑性(Spike-Timing-Dependent-Plasticity, STDP)。  将不同波长的光脉冲序列输入所设计的突触单元, 经过相变材料的作用,脉冲强度发生变化,对应于乘法器。进而借助于微环结构,将不同波长的脉冲导入进同一波导中,该功能类似加法器。相加后的脉冲光强较小时,读取光与微环发生共振,在输出端口没有光强输出。当光强达到一定的阈值后,读取信号不再和微环发生共振,而是传播到输出端口。这一过程类似神经元脉冲信号的激发,实现了非线性激活函数的功能。利用上述的单个神经元结构,验证其监督式机器学习和非监督式机器学习。对于监督式机器学习,权重的数值通过外部管理器设置;对于非监督式机器学习,不再需要外部管理器来设置权重值,而是通过输出光脉冲进行反馈控制,调整权重值。在单个神经元结构的基础上,更复杂的光学脉冲神经网络结构,证明该结构的可扩展性。拟设计的神经网络中的每一层结构包括三个功能单元,即收集器、分发器和神经突触结构。收集器将上一层不同波长的光脉冲信号收集到同一根波导中,分发器将光脉冲分发给多个神经元,神经突触结构则产生光脉冲信号,输入给下一层结构。基于上述结构实现图片、语音和文本的识别。 创新性分析:①首次研究了一款基于“电学编程、光学读取”模式的光电混合存算一体化器件。与传统电学存算一体化器件相比,拟研发的器件可以进行长距离的信息传输,具有传输带宽高、信号间延迟低、损耗低、抗干扰、集成密度高等优点。②采用硒(Se)掺杂的相变材料作为存算一体化器件的核心功能材料。与采用其他相变材料的存算一体器件相比,以硒参杂的相变材料作为功能材料的存算一体器件有望展现出极低的光损耗。③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学脉冲刺激、光学权重调节”的人工神经突触。该突触器件有望成为未来通用型人工神经突触,填补了光电混合型人工突触的技术空白。 先进性分析:①所提出的光电混合工作模式使得该存算一体化器件不但具有传统集成电路的高密度特性,且兼具光通信技术的宽频带、低延迟、抗干扰的优越性能。②所采用硒参杂的相变材料不但继承了传统材料具有的快速相变转化速度、低功耗和稳定性强等特性,且本身在通信波段非晶态透明的同时还保持了相变前后足够大的光学性能差异的特点。③所设计的突触继承了人工电子突触和全光突触的优点,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超快响应时间、稳定性强等优点。 独占性分析:根据已取得成果正在撰写专利,以获得该关键技术的独有权。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5-11
磷化铟纳米柱径向同质结阵列结构的制备及高效光电转换器件
1. 痛点问题 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占据着太阳能电池的主导地位,其中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已可以达到25%左右,但它们需要比较多的单晶硅材料,生产成本高。而对于多晶硅,由于缺陷较多,转换效率比较低。III-V族材料转换效率高,但是材料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推广使用。虽然可以利用纳米柱阵列来提高光吸收能力及减少材料成本,但是由于纳米柱结构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载流子较大的表面复合严重影响着器件的性能,而且需要昂贵的设备生长径向异质结和控制掺杂浓度。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提出一种磷化铟纳米柱径向同质结阵列结构的简单制备方法,目前已完成高效太阳能电池验证和原型器件的制备,另还有可见光探测器等在研。 本方法是在磷化铟纳米柱制备过程中,利用刻蚀气体中加入氢气,可以同时实现了磷化铟纳米柱阵列和径向同质结的制备,通过控制刻蚀时间及氢气含量,精确控制磷化铟表面掺杂浓度及深度,相比于其他生长径向同质结的方法,本方法设备简单,制备效率高。在降低成本方面,纳米柱结构相比于平面结构具有更好的陷光效应,只需使用少量的材料便可以实现高效光吸收。 合作需求 本项目下一步发展需求主要集中在与太阳能电池相关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合作,优化和固定产品制作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是资本投资、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扶持。需要的外部资源主要是产业的工程化和市场资源。
清华大学 2022-03-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9 70 71
  • ...
  •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