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实验室成套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
天津市基诺尔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观察实验室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
深圳长海现代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恒湿净化除酸设备
河北因朵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2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孙璟睿副教授在Nature Water发文综述河流障碍物检测的发展历程
研究团队全面对比了现有的河流障碍物检测方法(记录、计数和分类),包括实地调查、建模模拟、自动化检测等。研究表明,不完整的障碍物数据库,特别是当大量的小型障碍物数据缺乏时,会导致水资源管理不可靠和低效的生态修复效率。
云南大学 2025-02-07
基于电流检测及压电介质的宽频空间电场探测头、其检测电路及其探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流检测及压电介质的宽频空间电场探测头、其检测电路及其探测方法,涉及电场探测技术领域。探测头包括压电介质,配置在压电介质上下表面的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设置在上电极板上方的半圆形电极;半圆形电极与上电极板通过导电介质连接,半圆形电极与下电极板通过绝缘介质支撑相连;上下电极板各自设有一个可变电容基板,两个可变电容基板在压电介质的一侧弯折后表面附有导电层;两个导电层在一侧以预定间隙平行排布,其投影面的重叠面积可在预定范围内变化,形成一个可变电容,可变电容连接外部的检测电路。本发明利用压电介质形变产生可变电容,利用双电流差分回路进行检测,从而反映空间电场大小,功耗低、适用性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加工第三代半导体晶片光电化学机械抛光技术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和碳化硅因其禁带宽、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和光电子等领域。各种氮化镓和碳化硅基器件是5G技术中的关键器件。将半导体晶片制成器件,其中的一个关键加工步骤是晶片表面的抛光。然而,氮化镓和碳化硅的化学性质极其惰性,半导体工业目前常用的化学机械抛光方法无法对其实现高效加工。对此,我们从原理上创新发展了一种光电化学机械抛光技术,不仅可快速加工各种化学惰性半导体晶片(如:加工氮化镓的材料去除速率可达1.2 μm/h,比目前的化学机械抛光的高约10倍),而且可加工出原子台阶结构的平滑表面。设备简单,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厦门大学 2021-04-10
一种两性分子改性的钙钛矿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两性分子改性的 MzAyBXz+y+2 钙钛矿 基光电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功能材料是以 ABX3 钙钛矿材料为 基 体 , 以 有 机 两 性 分 子 M 为 改 性 成 分 , 其 化 学 通 式 表 示 为 MzAyBXz+y+2。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 用。本发明所用的基体材料与改性材料成本低廉,原料丰富;此外, 制备方法可采用全溶液法,制备工艺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仪器,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光电逻辑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光电逻辑门及其制备方法,该光电逻辑门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正光电导器件和第一负光电导器件,用于接收第一光信号;第一正光电导器件采用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第一负光电导器件采用二氧化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第一正光电导器件和第一负光电导器件均具有供能电极和输出电极;第一正光电导器件的输出电极与第一负光电导器件的输出电极相连,作为输出逻辑运算结果的端口用于输出逻辑运算结果,该逻辑运算结果受第一光信号影响。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负光电导效应,提高了负光电导器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属于光电子器件领域。本发明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通过调节双温区管式炉装中真空压力等实验参数,在氮化镓衬底上实现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均匀可控生长,然后利用透明导电玻璃直接贴压法,得到对365nm 紫外光具有毫秒量级的快速响应和恢复时间的紫外光电探测器。本方法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廉,在快速紫外光电传感器和短长光电器件领域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
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旨在通过漏洞扫描和模拟攻击行为尝试读取、复制、篡改、销毁和拒绝服务等攻击,对已有RFID应用系统进行测试。系统具备开放式体系架构可以方便的增加新的攻击手段和升级漏洞库。系统具备安全性评估功能,可对被测系统生成检测报告。系统包含漏洞扫描模块及报表生成模块、漏洞管理模块和插件管理等四个功能模块。 系统能够实现以下技术: ? 标签漏洞扫描功能能够针对超高频、高频和低频标签执行盘存攻击、复制攻击、弱密码攻击、销毁标签攻击、和DOS攻击,且攻击存在一定的成功率; ? 插件管理功能能够通过添加dll插件文件,在插件管理窗体中,增加了新的攻击手段; ? 漏洞库管理能够查看漏洞的数据库,添加、删除漏洞; ? 每次扫描结果和系统建议会生成pdf报告。 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设计是完全开放的,RFID技术在应用中缺乏完善的安全机制,将会给消费者带来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RFID安全漏洞分析与检测系统可应用在RFID应用系统的安全测试上,在系统上线前及时帮助发现安全漏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2 63 64
  • ...
  • 265 2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