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给水管网多点漏损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给水管网多点漏损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供水管网压力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的供水数据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将各个样本归一化,归一化后的训练样本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归一化后的测试样本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保存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时数据归一化后输入到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通过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得到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对比标签索引,判断漏损。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给水管网多点漏损定位装置。本发明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拥挤程度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拥挤程度检测方法,首先对待检测视频进行预处理,分段并提取运动残差图像,将原始图像与运动残差图像组合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输入,建立至少包含一个卷积层和最大池化层的特征提取块,处理并计算原始图像和运动残差图像中包含的人群状态特征,再将人群状态特征和运动特征结合,构建至少包含一个卷积层、最大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的特征融合块,进行融合处理,同时构建分类器,使用预制的带有拥挤程度标签的训练集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分类器对待测视频中的乘客拥挤程度进行正确检测,更加全面的表征监控视频中的客流状况,实现拥挤程度的检测,提高了算法检测的准确率。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有接触性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接触性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包括中空薄膜管体,内壁上具有纵向沟槽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制备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升降平台、安装在升降平台顶面的两台微量注射泵和喷丝头以及位于喷丝头正下方的凝结池;喷丝头包括:喷头,内部开设有与其中一台微量注射泵连接的喷腔;位于喷头内的双层喷孔,外层喷孔顶端与喷腔连通,内层喷孔顶端外接另一台微量注射泵、底端延伸出外层喷孔外,内层喷孔外壁上具有沿内层喷孔轴向延伸的沟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制备神经导管的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神经导管内壁上的纵向沟槽结构在制备过程中与神经导管同时形成,且结构形状均匀稳定,避免了二次加工等额外程序。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阿片肽 Biphalin 和神经肽 FF 的嵌合肽及其合成和应用
疼痛是人类所经受的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疼痛的困扰。据统计全球大约有 1/3 的人忍受着持续或周期性疼痛的折磨,美国在疼痛相关社会问题的花费约为 1 千亿美元/年。在临床上,吗啡类的阿片药物已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和缓解各种疼痛,但由于阿片类的镇痛药物能引起严重的耐受、成瘾、便秘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机体内的阿片肽同样也能通过激活阿片受体而介导镇痛作用。为了获得选择性高、高效、分子较为稳定的阿片类配体分子,在脑啡肽等阿片肽的结构基础上
兰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内吗啡肽 2 和神经肽 FF 的嵌合肽及其合成和应用
在临床上,吗啡类的阿片药物已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和缓解各种疼痛,但是由于阿片类的镇痛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和阿片依赖作用,而大大限制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中枢和外周都广泛存在着阿片受体。1997 年,发现内吗啡肽(endomorphins,EMs),即内吗啡肽 1(EM-1,Tyr-Pro- Trp-Phe-NH2)和 2(EM-2,Tyr-Pro-Phe-Phe-NH2)为 μ 阿片受体(MOR)内源性的高效选择性的激动剂,它们对 μ 阿片受体的 Ki 分别为 360 pM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 B-P 神经网络判断照明场景的自动曝光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 B-P 神经网络判断照明场景的自动曝光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S1 通过视频采集系统获得原始图像;S2 将原始图 像划分为多个区域;S3 求每个区域的图像亮度平均值,获得亮度矢量; S4 设计 B-P 神经网络,将亮度矢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照明场景 进行判断;S5 根据神经网络的判断结果,计算图像的理想亮度;S6 将 原始图像的实际亮度与理想亮度的偏差作为 PID 算法的初始输入,利 用 PID 算法获取理想亮度对应的理想可控量;S7 依据理想可控量,获 得曝光时间 t 和模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构建基于卷基神经网络的胃癌HE病理切片AI辅助诊断算法
悬赏金额:95万元 发榜企业:百盛(广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需求领域:环医疗器械及设备及医学专用软件;临床医学-肿瘤 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 技术关键词:人工智能;病理学;组织形态学
百盛(广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2021-11-01
一种基于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以实现人脸识别。在构建卷积神经网络的过程中,采用卷积和最大值采样交替的方法对特征进行深度提取,另外对每层卷积层采用了多尺度池化的策略和步骤,一并输入到全连接层,使其具有多尺度的、固定大小的特征列向量。本发明不需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做截取或调整尺寸,不同尺寸的图像都能使用同一个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基于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不但解决了输入图像尺寸可以不固定的问题,使得网络能够提取多尺度的人脸特征,而且对网络性能带来极大的提升,将会促进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中的广泛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1-12
一种光-生耦合定向转化低变质煤的方法
伴随着能源危机的挑战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采用生物转化技术转化低变质煤不仅可以实现煤的高附加值高效利用,而且能够有效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由于不同煤种生物溶解产物是不同的,对同一煤种使用的菌株不同,其溶煤产物也不同。本方法首次采用粗壮串珠霉、黄绿青霉和黄杆菌进行溶煤,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转化条件定向转化低变质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光氧化煤粉的制备;( 2 )光氧化煤粉的碱抽提;( 3 )光氧化煤粉及碱抽提后光氧化煤粉的微生物转化。通过控制煤粉的光氧化时间、接种量、转化条件以及光氧化煤粉的用量可以有效提高低变质煤基再生腐殖酸的产量,不仅可以实现煤炭绿色转化、高附加值利用及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同时提高低变质煤再生腐殖酸的产率,从而制得精细化学品,实现煤的温和条件下转化和非燃烧利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任意摆放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
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光学三维测量技术,是基于条纹投影的物体三维面形重建技术。它利用物体面形对标准正弦条纹图的相位调制并对图像进行相位解调实现物体三维检测。该系统包括高质量面结构光投影模块、低失真图像采集模块及快速的数据处理算法。该测量系统中,标定准确的相位与空间三维坐标的关系是该三维测量技术至关重要的步骤。由于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具有速度快、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最有发展潜力的三维测量技术。 一、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该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结合特定的标定技术,确定各个系统参数,建立相位与空间三维坐标的数学关系,改善系统的精确度及灵和性。该测量系统适用于工业制造、产品检测、模具设计、逆向工程、生物医学、文物保护、机器视觉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特色及先进性 1、系统结构任意摆放 该任意摆放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的组成部件在空间位置相对任意,易于在实地测量中使用。它在几何结构、光路等方面没有严格的平行性、垂直性要求,仅需要图像采集系统的视场被投影系统的视场所覆盖。 2、标定技术经济实惠且使用灵活 系统标定的过程中,仅需一种打印的棋盘格作为标定板,相比于制作困难且成本高昂3D标准件,该技术成本低,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同时,标定板的位置可以随机、任意放于测量视场中的任何一个空间位置,相比于现行的标定技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3、高分辨率 基于任意摆放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避免现行测量方法中因系统设置不准而造成的测量误差;考虑镜头引起的畸变现象,对每个像素点标定,降低畸变对测量结果的不良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多组数据拟合,保证相位与空间三维坐标关系的准确性。 4、测量系统技术指标 物体面形三维测量对测量仪器的分辨率、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且部分算法复杂,所设计的系统采用联机方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200mm×300mm×200mm,且连续可调;横向分辨率:可达0.06mm(主要受相机分辨率的限制,本系统采用AVT-GT1660C相机);纵向分辨率:可达0.02mm 四、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1、基于任意摆放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解决传统系统设置难度大、对测量环境稳定要求高的困难。 2、标定技术可适用于任何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解决了现行标定技术使用范围较窄的问题。 3、该测量系统和标定技术具有高分辨率且经济实用,极大提高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测量精度,拓展了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5 76 77
  • ...
  •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