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MXY5006光纤信息与光纤通信综合实验系统
一、产品简介     本实验系统覆盖了光纤光学、 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器等相关领域。是学生学习并了解光纤传输信息和光纤传感信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的基础实验设备,通过实验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涉及的专业:信息类专业、通信专业、光学专业、物理专业、计量测试专业和仪器科学专业等。 二、实验内容 光纤光学基本知识 1)光纤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实验; 2)光纤传输损耗性质及测量实验; 3)光纤数值孔径(NA)测量实验; 半导体激光器特性实验 1)半导体激光器阈值实验; 2)半导体激光器效率、串联电阻和背光电流的测量; 3)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特性实验; 4) 半导体激光器的结发热效应实验; 光纤无源器件 1)光纤转换器测试实验; 2)光纤变换器测试实验; 3)光纤耦合器测试实验; 4)光纤隔离器特性测试实验; 5)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测试实验; 6)可调光纤衰减器测试实验; 7)光纤机械光开关特性测试实验; 光纤传感实验 1)M-Z光纤干涉实验; 2)光纤温度传感实验; 3)光纤压力传感实验; 光纤通信实验 1)多模光纤特性测量; 2)单模光纤特性测量; 3)法兰盘特性测量; 4)衰减器特性测量; 5)光分路器特性测量; 6)光波分复用器特性测量; 7)回波反损测量; 8)光波长测量; 9)扰模器制作; 10)PI特性测量; 11)光源稳定性测量; 12)模拟信号光调制; 13)模拟信号光接收; 14)图像信号传输; 15)CMI码型变换实验; 16)接收定时恢复电路实验; 17)消光比测量; 18)加扰码实验; 19)5B6B码型变换实验; 20)光时域反射测试仪; 21)CDMA扩频调制解调实验; 22)AMI/HDB3终端接口实验; 23)同步数据接口实验; 24)异步数据接口实验; 25)CMI传输系统测试; 26)5B6B线路编码通信系统综合测试; 27)CDMA传输系统测试; 28)在线误码测试; 29)计算机数据传输系统测试; 30)光纤传输系统抗干扰性能测量; 31)同步数据通信系统测试; 6、智能语音光纤通信设计实验 本实验主要涉及语音识别,光纤通信,和智能灯控三部分,利用语音识别电路将语音口令转化为电信号,信号通过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光纤发送给主控电路,最终主控电路根据解析出的口令来实现控制LED灯的开关、亮度的切换以及颜色的切换。本实验实现了声音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的一个数据传输与转化的过程,通过本实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声光电的数字传输与转化应用,以及光纤通信的优势。  三、实验配置参数 1、 激光器波长:650±20nm, 功率:≤5mw,输出端口:FC/PC ; 1310/1550±20nm,功率:1-2.5mw,连续可调;输出端口:FC/PC; 2、可见光功率探头:中心波长:650nm,最大输入功率5.5mw; 3、红外探头:响应波长范围:800-1700nm; 最大输入功率:4mw,校准波长:1550nm/1310nm; 4、光纤数值孔径参数:多模光纤跳线:纤芯直径62.5um;长:1米; 5光纤机械光开关:插入损耗:1310/1550  P1→P2 0.56/0.54 dB ,P1→P3 0.53/0.47 dB ;回波损耗>50dB ;开关速度:≦8ms ; 6、高隔离度光纤隔离器:最大插入损耗:0.35dB ;回波损耗:≧50dB ;隔离度:≧30dB ; 7、光纤耦合器:分光比:50% : 50% ;最大插入损耗1310/1550: 3.3dB ; 8、光纤波分复用器:隔离度:1310nm :31.8% ;1550nm :34%;插入损耗:1310nm :0.30%;1550nm :0.34% ; 9、光纤可调衰减器:0-30db可调; 10、光纤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40°~260°,精度1%; 11、光检测灵敏度高,实际测试指标约-40dBm; 12、可建立临时应急通信系统(点对点距离大于50公里),可传输PCM电话、同步数据(速率:2.048Mbps),计算机数据、模拟图像等业务。 13、语音识别/声控芯片:内置单声道mono 16-bit A/D 模数转换;内置双声道stereo 16-bit D/A 数模转换;内置 20mW 双声道耳机放大器输出;内置 550mW 单声道扬声器放大器输出;支持并行接口或者 SPI 接口;内置锁相电路 PLL,输入主控时钟频率为 2MHz - 34MHz;工作电压:(VDD: for internal core) 3.3V;48pin 的 QFN 7*7 标准封装;省电模式耗电:1uA; 14、TF卡(MICRO SD 卡):存储空间512M; 15、喇叭:直径5CM;负载电阻8欧;额定功率1W;厚度1.1CM ; 16、麦克风:3.5mm迷你麦克风;灵敏度52DB; 17、光纤收发器:额定电压:DC 5V; 物理接口:DB9串口接口与SC接头;RS-232数据传输速率: DC-250Kbps; 18、单模光纤跳线:接口:SC-SC单模光纤跳线;类型:单模;工作波长:1310-1550nm;纤芯直径:9μm。 四、实验目的 1、了解光连接器及其原理、种类,实验操作进行连接器参数测量; 2、掌握光纤偏振控制器工作原理,实验操作单模光纤偏振状态控制; 3、了解光纤耦合器用途及其性能参数,实验操作测量耦合器特性参数测量; 4、了解光纤隔离器用途及其性能参数,实验操作光纤隔离器特性参数测量; 5、了解光纤光开关用途及其性能参数,实验操作光纤光开关特性参数测量; 6、了解光波分复用器(WDM)原理与意义,操作双波长波分复用(WDM)原理性实验; 7、实现声音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的一个数据传输与转化的过程,通过本实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声光电的数字传输与转化应用,以及光纤通信的优势。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RP Fiber Power 光纤激光器及光纤器件设计软件
可以设计并优化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光波导激光器、光纤耦合器、多芯光纤、螺旋芯光纤、锥形光纤;也可以模拟超短脉冲在不同光纤设备中的传输,例如在光纤放大器系统、锁模光纤激光器和通讯系统中的传输。 能够跟踪和优化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器,让它们适合各种应用。帮助评估和排除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中各种不利的影响;能够对有源光纤器件性能进行预测;能寻找最佳光纤长度、掺杂浓度、折射率分布等;能够计算掺杂浓度与光线的关系,准确模拟双包层光纤,还可以模拟时域动态变化,可以理解和优化的细节如功率效率和噪声系数。 RP Fiber Power可用于分析和优化各种器件: 单模和多模光纤 计算模式特性;计算光纤耦合系数;模拟光纤弯曲、非线性自聚焦效应对光束传输和高阶光孤子传输的影响。 光纤耦合器、双包层光纤、多芯光纤、平面波导 模拟双包层光纤的泵浦吸收,光纤耦合器的光束传输, 光在锥形光纤的传输, 分析弯曲的影响, 放大器中的交叉饱和影响, 泄漏模式等。 光纤放大器 研究单级和多级放大器中的增益饱和特性(连续或脉冲放大器), 铒镱共掺光纤放大器能量转移过程、猝灭效应、自发辐射放大等。 光纤通信系统 分析色散与非线性信号失真,放大器噪声的影响,优化放大器非线性效应和放置位置。 光纤激光器 分析并优化能量转换效率、波长调谐范围、动态调Q。 超快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 研究脉冲的形成机制和稳定范围,非线性效应和色散的影响,抛物脉冲放大,优化色散脉冲压缩,灵敏度反馈,超连续谱的产生。 脉冲和超快速固体激光器和放大器 研究Q开关,模式锁定行为,找到可饱和吸收器所需的特性,分析反馈灵敏度,啁啾脉冲放大研究再生放大稳定性极限。 这款软件是致力于光纤器件学科研究或工业开发人士的必备工具。这款软件及其技术支持将为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这款软件也是一款相当出色的教学工具。 目前已使用该软件的高校:耶拿大学、英国南普顿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技术应用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目前已使用该软件的单位:费朗霍夫研究所、苏州纳米所、兵器装备部、三江航天、上海光机所、绵阳九院、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光电所商业单位、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等。   ※ 光纤数据: 软件中带有各种稀土掺杂光纤数据,即时可以仿真各种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   ※ 各种公开数据: “Yb-germanosilicate” “ErYb-phosphate” “Er-fluorozirconate F88” “Er-silicate L22”  “Er-fluorophosphate L11”  
武汉墨光科技有限公司 2022-10-19
基于 FPGA 的专用星载交换单元
团队长期从事星载专用定制交换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自主掌握交换核心技术,并自行研制了基于 FPGA 平台的星载交换 IP 核,技术成熟稳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团队已经与多家航天、中电等行业科研院所开展并完成了相关合作。 交换软件主要基于 FPGA 平台实现,整体采用共享缓存或 Crossbar 交叉网络结构实现专用帧格式的存储转发,支持二层标签及三层 IP 分组交换,具体实现了对专用数据流的接口输入输出处理、流分类与分组处理、高性能队列缓存管理、多级队列调度、Crossbar 交换、输出端口流量控制等复杂功能。 团队与合作科研院所的多个项目成果已经完成交付,其中搭载卫星如中电“02 星”升空运行,至今工作稳定正常,目前团队正在承担着 4 个星载交换及一个空间站交换的研制任务,基本都已经完成联合调试任务。 主要技术指标 (1)交换容量:5-160Gbps; (2)端口速率;100Mbps-40Gbps; (3) 接 口 类 型:1G 以 太 网 电 口(RJ45)、10G 以 太 网 光 口、GTX(Serdes)、LVDS、SpaceWire 接口等; 接口协议:MII、GMII、RGMII、SGMII、Aurora、RapidIO 以及其他专用接口协议等; (4)交换单元支持二层以太网或三层 IP 交换,也可支持专用帧格式的专用网络交换,支持多个自定义查找表配置转发功能; (5)支持 8 个优先级的数据业务流区分服务; (6)支持高效队列管理机制; (7)支持多种形式的多级调度算法; (8)采用 Crossbar 交换结构实现无阻塞的分组交换; (9)提供 PCIe/IOSN CPU 接口,支持 CPU 插入捕获功能; (10)支持交换单元输出端口虚通道流量控制功能。 (11)除上述主要技术指标外,团队还可根据合作方需求进行专用功能的定制实现。 相关成果 团队星载交换方向项目成果主要以软件(RTL 级代码或比特流)形式交付合作方,并配合合作方在其提供的硬件平台上共同完成联调与测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4-19
洛阳载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洛阳载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4-04-25
VKV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VKV 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以下简称分接开关)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式分接开关,它把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的功能合二为一,分接开关借助于开关头部法兰安装于变压器箱盖上。分接开关上还可加装转换选择器,有载分接开关不带转换选择器时,分接工作位置最多为12 个,带转换选择器时,分接工作位置最多为23 个。 VKV 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适用于设备最高电压40.5~126kV,最大额定通过电流600A,频率为50Hz~60Hz,三相接法为D接或Y接中性点调压的电力或工业变压器,在带负载的情况下变换变压器接头,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以达到输出端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之内;或根据载荷要求来达到增加或减少输出电压,以实现调整线路上的电压的目的。
山东泰开变压器有限公司 2021-08-26
基于铝镓合金在线供氢的氢能源技术及应用研发
铝镓合金是一种新型、易储、即取的固体能量块。其是以铝为主体的在线供氢材料,加水实现平稳释氢。其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且产品易于储存、运输和销售。该项成果处于同类产品世界领先水平,其产业化能够避免目前氢气利用过程中储存、运输和加注等环节带来的困扰,从而有效突破阻碍氢能源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魏存弟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可产业化。
吉林大学 2021-05-11
基于铝镓合金在线供氢的氢能源技术及应用研发
项目成果/简介: 铝镓合金是一种新型、易储、即取的固体能量块。其是以铝为主体的在线供氢材料,加水实现平稳释氢。其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且产品易于储存、运输和销售。该项成果处于同类产品世界领先水平,其产业化能够避免目前氢气利用过程中储存、运输和加注等环节带来的困扰,从而有效突破阻碍氢能源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魏存弟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可产业化。应用范围: 铝镓合金在线供氢技术可应用于氢能源汽车,还可作为无人机、野外探测、单兵作战及面对大型灾难的等各类电源系统。该技术无须加氢站,避免了传统氢能源利用技术路径高投资、低回报、周期长等问题,投资回报高。
吉林大学 2021-04-10
基于新型氢转换材料的便携式氢动力集成装备的开发
新型氢转换材料实现了简单、高效、即时即地制氢,结合氢氧燃料电池,可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提供便携式电源的解决方案。关键产品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我国在氢能制取和应用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新型大包层传感光纤及其光纤传感环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大包层传感光纤及其光纤传感环。光纤由长拍长保偏光子晶体光纤从头到尾经扭转处理形成,扭转以后光纤的最小螺距介于0.2~2mm之间。光纤的包层介于300~800μm之间。传感环包括石英基底层、传感光纤、石英上包层、外部保护骨架等。采用超快激光加工技术,对一体化传感光纤进行整体定型。退火释放应力之后,磨平粗糙部分;钻出中心通孔,放入外部保护骨架内固定封装即可。石英基底层的膨胀系数和光纤接近,封装成传感环后,既减少了外部温度和振动对一体化光纤偏振态的影响,又有效地固定和保护了一体化光纤。本发明制作精度高,使用方便。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循环氢脱硫工艺与装置
循环氢脱硫溶剂发泡,引起胺液跑损,夹带的分散相提高了循环氢的分子量,增加了循环氢压缩机的能耗,降低了氢气的纯度,缩短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反应的效率。针对我国石油炼制行业原料油含硫量逐渐提高,循环氢气夹带重烃升高的趋势,提出并首先实现循环氢旋流脱烃、脱硫方法,发明预旋流脱重烃的循环氢气脱硫新工艺:采取预旋脱烃方法控制脱硫剂发泡、降低循环氢压缩机工质的分子量;采取后旋脱胺方法回收“跑损”胺液、降低胺液微粒危害。该工艺,在脱硫塔前设置了循环氢分烃设备,有效地脱出其中的液相组成,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了循环氢带液的问题;在脱硫塔增加旋流分离器组,控制循环氢带液量,节约能源,部长环氢压缩机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该工艺可推广应用到炼油厂加氢裂化、催化裂化、焦化、重整以及催化裂解等装置产生的循环氢、液态烃、柴油和低分气的脱硫系统,以及含硫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推广到由油田伴生气、天然气、水煤气合成等加工过程附产的液化气和燃料气的脱硫系统。本项目研究成果及衍生成果已申请了11件中国专利。其中,中国发明专利9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件和实用新型专利2件,负责编写国家标准1件(GB/TXXX-XX 液-液分离旋流器技术条件.计划编号:20079030-T-606)。目前拟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